今天看完蘇杰老師的《人人都是才產品經理2.0》第一章搀擂,里面有個關于學生思維和職場思維區(qū)別的例子,寫的特別好【碛瘢現(xiàn)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哨颂,把這個思維陳述一遍,當給自己做個筆記相种。
從學生到職場的產品經理思維的區(qū)別--思考問題的方式威恼,學生思維是因為多年的應試教育,都是直線的蚂子,直接為了得到答案而思考問題沃测。而職場思維,特別是產品經理的思維食茎,我們思考問題應該要有過程蒂破,而且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思維應該要發(fā)散一點别渔,不應該為了得到答案而得到答案附迷。
思考一個問題惧互,職場思維不能直接得出答案,應該理清問題的原因喇伯,提出者喊儡,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更多的答案等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一輛3.05米高的車要過一個3米高的隧道稻据,如何過艾猜?
一般的學生思維可能馬上就能給出答案,例如:放氣捻悯、繞路匆赃、叫多一輛車等等這些答案。
但是這些答案缺少一個思考的過程今缚,比如算柳,我們?yōu)槭裁匆^隧道?如果放氣的話姓言?過完隧道以后怎么走瞬项?走路是否安全等等問題,比如繞路何荚,繞路的成本是多少囱淋?是否能繞路等問題
到了職場,特別是做產品經理兽泣,我們應該要有一種思考問題的過程绎橘,分清問題的本質,給出博弈以后的最優(yōu)解唠倦。
這里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遇到一個問題涮较, 我們首先采集信息稠鼻,也就是需求采集,全面的知道問題的信息狂票,這樣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問題本質候齿。第二步我們就要分析這個問題實際的最根本要解決的是什么,比如前面汽車過隧道的問題闺属,我們不知道為什么要過這個隧道慌盯,如果是給對面的農批市場運西瓜,所以掂器,過隧道并不是問題本質亚皂,本質是把西瓜運到對面。第三步国瓮,找出問題的提出者灭必。問題提出者可能是司機狞谱、批發(fā)市場老板、工作人員角色的不同禁漓,對解決方案的選擇也會很大的不同跟衅,如果是司機它會選擇叫對面的批發(fā)市場老板過來載,批發(fā)市場老板會選擇放氣過來播歼,路政人員的話叫你繞路等等伶跷。第四步就是確定幾個待選方案后,再考慮各種因素秘狞,比如放氣過隧道后還要走多遠叭莫,安不安全。比如繞路要走多遠谒撼,路途產生的油費過路費潛在風險等等食寡,這里也可以做一個成本考慮。最后廓潜,我們再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再綜合考慮一下抵皱,比如時間比較趕,后面要走的路也比較長辩蛋,我們可以考慮扔掉一點西瓜呻畸,讓自己快速通過。這個也是產品經理一個取舍的問題悼院。
最后總結一下伤为,遇到問題,我們應該先采集信息据途,搞清楚問題的本質绞愚,然后分析問題的提出者、實際解決的問題颖医,還有其他成本綜合考慮位衩,最后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