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蝌箍,那個很有調性,也很性感的慢公司
01.
前幾天暴心,為了在城市廣場附件找租房妓盲,我重新打開了豆瓣,登陸了我的豆瓣賬號专普。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悯衬,從2011年到現(xiàn)在,豆瓣已經陪伴了我整整七年的時間了檀夹。
前三年筋粗,我常常游離于豆瓣,寫著那些單薄的文集炸渡,跟那些不知名的朋友互換著明信片娜亿。整整跟他們換了幾十幾百,才想起我高中喜歡去收發(fā)室里面呆著蚌堵,爾后滿心歡喜地把來自各地的明信片夾在書里面买决。
還有一些組織,他們在這7年的時間里面吼畏,不間斷地給我發(fā)各種活動邀請督赤。他們還不停地守著那個根據(jù)地,而我卻離他們越發(fā)地遠了泻蚊。我骨子里面的東西還是存在的躲舌,我愛那個地方,充滿文藝氣息的當年性雄。
各位組長没卸,別來無恙枯冈,我回家了。
02.
我記得那時候办悟,我上高中尘奏,一周只能回一次家,一周也只能更新一篇文章病蛉,發(fā)一次廣播炫加。所以,那時候的文字铺然,總是在我字斟句酌當中誕生俗孝,我生怕哪一處描述不能精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文章也會因此沉浸在一種冗長的狀態(tài)下魄健。
這種時不時寫點“認真表達式”的東西赋铝,在我的印象中,可能也只有早期的豆瓣才會大量存在著這樣的內容沽瘦。
很多人喜歡聚集在豆瓣里面革骨,因為那是個很有調性,也很性感的豆瓣析恋。
而我喜歡的良哲,是豆瓣的那份堅持。
03.
在豆瓣里面助隧,所有的文字筑凫,所有的內容,都只能使用小五號宋體字并村,甚至連一開始都不能配圖巍实。
在豆瓣里面,都秉承著小組自制的理念哩牍。每個小組有自己的管理規(guī)則棚潦,還有文化核心。
在豆瓣里面姐叁,少的是商業(yè)化瓦盛,多的是用戶體驗。創(chuàng)始人啊北寧可決絕金額高昂的廣告主外潜,流量主原环,也不會放棄提升用戶體驗。
這么多年來处窥,2005年出生的豆瓣嘱吗,一直是PC時代文青聚集的理想烏托邦。至少,我覺得是這樣谒麦。
04.
2012年的豆瓣俄讹,它7歲了,那時候的它绕德,那真是一個神奇而又充滿了魅力的地方患膛。
那時候的豆瓣,活躍著作家安東尼耻蛇,張佳瑋踪蹬,陳柏霖,留幾手臣咖,甚至是羅永浩等人跃捣。
那時候的豆瓣,留跡著很多神奇的小組夺蛇。例如北京吃喝玩樂組疚漆,高壓鍋組,逼組刁赦,幾個每個小組都有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娶聘,又可以瞬間抓住你的注意力。
那時候的豆瓣截型,總是能讓你聽到一些高逼格的歌曲趴荸,并不像現(xiàn)如今的QQ音樂,網易云音樂宦焦,總是給推薦各大流行歌手。
當時的互聯(lián)網滿天飛的都是“豆瓣評分最高的100部電影”“豆瓣排名前十的好書”顿涣。那時候豆瓣這個名字波闹,沒有一個年輕人不知道。
亦或者說涛碑,那時的豆瓣精堕,是一個有趣高逼格的地方。遍布著無數(shù)有趣的人蒲障。而我也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趣友歹篓。
比如Jane Austen,十七號信箱,生于1993的我們揉阎,交換明信片庄撮,我們都愛黑白明信片,等等毙籽。雖然現(xiàn)如今的我洞斯,已經淡淡隱身于這些小組,甚至有些已經想不起當初加入的原因了坑赡,但是時間沒有騙我烙如,那是我的青春么抗。
05.
只是,2012年之后亚铁,豆瓣再也無法超越自己曾經的頂峰了蝇刀。
豆瓣成名之后,變得越來越大眾化徘溢。這意味著熊泵,有很多人的加入,使得那個原本精英文青匯聚的地方稍稍變了樣甸昏。一方面顽分,新用戶的大批量流入,而另一方面施蜜,那些核心的文青流失卒蘸。如何保持原有的那種精英化小組氛圍,是當時的最大問題翻默。
某種意義上缸沃,豆瓣的發(fā)展路徑,是一個再經典不過的典型互聯(lián)網社區(qū)的路徑修械,并不是靠推廣和廣告趾牧,而是純粹地依靠社區(qū)小組氛圍的營造,優(yōu)質內容沉淀來驅動的肯污。
于是乎翘单,豆瓣團隊就開發(fā)了格式各樣的APP,豆瓣小組蹦渣,豆瓣廣播哄芜,豆瓣FM,豆瓣閱讀等等柬唯∪想可是一下來衍生了如此多的APP,長期這樣的切換讓用戶很不爽锄奢。
后來失晴,有了現(xiàn)在的豆瓣APP,集所有功能于一身拘央,瞬間重回了當年優(yōu)質的用戶體驗涂屁。
雖然,2016年豆瓣的關注度沒有微博堪滨、微信那么高胯陋,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豆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印證了一個擁有千萬用戶數(shù)量的成熟產品在其用戶活躍度開始下滑時,想要轉型遏乔,想要探索义矛,想要創(chuàng)新,是一件多么痛苦和艱辛的事情盟萨。
各位凉翻,豆瓣是一家“慢公司”,它沉淀著各種優(yōu)質的用戶和內容捻激,它需要一點時間制轰。
無論如何,祝福豆瓣胞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