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也救了我萌踱,但多年以后厌漂,當我站在亞拉巴馬的滂沱大雨中尋找并不存在于立交橋下陰影中的那個人時,當我站在四處散落的行李和身首異處的尸體中時烧栋,我明白了一個可怕道理:有時候写妥,拯救和詛咒之間根本沒有任何差別。
仔細想來审姓,我對斯蒂芬·金的態(tài)度珍特,其實在最近一年中經(jīng)歷過兩次轉(zhuǎn)變。自從過了高中階段和老金的“蜜月期”后魔吐,大學里饭耳,我一度不愿意再去讀他器虾,而且我也確實很長時間沒有讀他的作品逃贝。
我感覺到自己的“匱乏”寥粹,覺得自己在讀書這件事上很無知,除了暢銷書之外轴踱,有太多“好作者”我根本就沒涉獵過症脂。而金又是一個那么“通俗”的作家,他的小說往往故事性是首位淫僻,文學性其實不強诱篷。所以我開始刻意躲避他,用一年多的時間雳灵,一個接一個接觸那些我從未讀過的作者棕所,感覺就像提著燈籠在黑夜中漫步,照亮哪片悯辙,就望向哪片琳省,心里還總有些誠惶誠恐。
后來經(jīng)過這個月的“反思”(關(guān)于這個反思躲撰,你可以看看我先前的文章)针贬,我讀書的包袱比過去輕了不少。最近精神疲憊拢蛋,索性找出了老金的這本《綠里》桦他,給自己換換口味,尋找下過去的感覺谆棱。從閱讀第一個字開始快压,我就發(fā)現(xiàn),哪怕是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旅行”垃瞧,回到原點蔫劣,我依然喜歡老金的小說。一捧起來个从,就不想再放下拦宣。
個人閱讀歷程談了許多,現(xiàn)在我們說回今天這本小說《綠里》信姓。首先必須要提到的鸵隧,是本書當年的出版方式。老金在序言中講意推,在編輯的提議下豆瘫,加上他自己內(nèi)心對“狄更斯”的崇拜,這本小說采用了非常古老的菊值,19世紀出版方式外驱。那就是把每章分印成小冊子,隨寫隨出版腻窒,直至小說寫完為止昵宇。這樣處理,勢必會給作者帶來更多壓力儿子,老金在序言里也曾提到過瓦哎。總而言之柔逼,我們今天拿到的版本其實是個“合訂本”蒋譬,本書每章都會有一小段重復上一章的故事,也是受原初出版方式的影響愉适。
《綠里》是本涉及諸多元素的作品犯助,大背景是,美國大蕭條時期维咸。講述了即將走上電椅的死刑犯和獄警間的故事剂买。我們故事的講述者“保羅”,當年是負責E區(qū)死牢的頭頭癌蓖,按老金的設計瞬哼,這本小說就是他晚年在養(yǎng)老院撰寫的回憶錄。
小說的視角费坊,和我們普通人看待死囚的眼光不同倒槐。老金在故事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人物附井,他們都是死刑犯讨越。但與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窮兇極惡不同,通過老金的展示永毅,我看到了這些罪人“可愛”的一面把跨,或者更準確的說,是罪人的人性吧沼死。我們也從獄警們的視角着逐,感受到這種生活的壓抑。因為工作原因,獄警們被迫與犯人朝夕相處耸别,但當最后時刻來臨健芭,他們又必須親手把犯人送上電椅。小說中秀姐,一個叫德爾的犯人慈迈,行刑前,對獄警說了這樣的話:
你是個好人省有,豪厄爾頭兒痒留。你也是,埃奇康比頭兒蠢沿。你有時候沖我叫喊伸头,是的,但也是把你逼的沒法子才這樣舷蟀。你們都是好人恤磷,真想換個地方和你們見面啊⊙┙模可不是時間碗殷,也沒有機會了。
我想速缨,每個人锌妻,看到這樣一段話,都會有所動容吧旬牲。以至于忘記仿粹,說出這段話的是個罪人。老金的故事原茅,從不采用非黑即白的寫法(當然吭历,恐怖小說是例外),他通過現(xiàn)實手法擂橘,讓我們看到了晌区,死刑犯身上的人性。這種人性不一定美好通贞,但因為真實朗若,最終還是能捕捉住我們的心靈,刺痛它柔軟的部分昌罩。
另一個必須提到的角色哭懈,就是本書的靈魂人物,約翰·柯菲茎用。一個像《圣經(jīng)》中大力士參孫般的“高大黑人”遣总,外表兇悍睬罗、可怖,但內(nèi)心膽小旭斥、善良容达。斯蒂芬·金在刻畫這個人物時,顯然受到了圣經(jīng)影響琉预。因為故事中的約翰·柯菲董饰,能夠像耶穌一樣,用自己的手施展“神跡”圆米,治療一切疾病。從小說開始啄栓,保羅的“尿路感染”到監(jiān)獄長妻子的“腦瘤”娄帖,約翰·柯菲都用他的神力,一一治愈昙楚。
由我剛剛的講述近速,想必你也認為,約翰·柯菲并不是一個“罪人”堪旧。確實削葱,約翰·柯菲沒有殺人。他走到奄奄一息的姑娘身邊想用自己的神力拯救她淳梦,卻被趕來的人視為兇手析砸,判入死牢。當獄警們認識到這一點爆袍,拼盡全力首繁,想為約翰·柯菲翻案時,卻遇到了重重阻力陨囊。一是他們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約翰的清白弦疮;二是在那個年代的美國南部(故事發(fā)生在亞拉巴馬州),是不會有法官愿意給一個黑人翻案的蜘醋。最終胁塞,約翰·柯菲還是上了電椅,步入死亡压语。在小說中啸罢,他曾對故事的講述者保羅說過這樣一段話:
頭兒,我真的厭倦了我聽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无蜂。我厭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伺糠,孤獨得像雨天小鳥。沒有朋友和我在一起斥季,告訴我我們來自哪里训桶,要到哪里去累驮,又為了什么。我厭倦了人們相互憎恨舵揭,我感覺自己的腦袋里扎滿玻璃碎片谤专。每次我都想幫人一把,可總是幫不上午绳,對這我也厭倦了置侍。我不想再待在黑暗中。大部分時間我都很痛苦拦焚。太多痛苦了蜡坊。如果我能了結(jié)這一切,我愿意赎败,但我做不到秕衙。
我們帶入到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想想,約翰·柯菲像不像轉(zhuǎn)世的耶穌呢僵刮?甚至連經(jīng)歷都十分相似据忘。一樣的拯救世人,熱愛世人搞糕,又一樣的被世人拋棄勇吊。耶穌慘死在十字架上,而約翰在電椅上走到自己生命的終點窍仰。我想汉规,這樣的隱喻,應該是斯蒂芬·金有意為之辈赋。似乎千百年時間過去鲫忍,人的本性卻從未更改。
《綠里》這部小說钥屈,涉及了太多元素悟民。大到宗教、種族問題篷就、死刑廢存射亏,小到罪人所具有的人性。老金以死囚牢為大背景竭业,向我們展現(xiàn)了社會多層面的問題智润。盡管老金是那種堅信“故事好看才最重要”的作者。但我們不能否認未辆,他在故事中融入了自己的觀點窟绷。
斯蒂芬·金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位作者,也是我寫作上的第一位老師(JK·羅琳是我的幼兒園園長)咐柜,我至今難以忘懷初中那年閱讀《四季奇譚》時那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兼蜈。直到今天攘残,我的小說都沒有擺脫他的影響,我想恐怕也沒必要再刻意去擺脫了为狸。實際上歼郭,每個我曾經(jīng)讀過的作者,都把他們的一部分辐棒,留在了我的文章中病曾,只是個多少的問題。
老金是這樣的一位作者漾根,他也許不適合你守在書桌前泰涂,一手執(zhí)筆,埋頭苦讀立叛。但當你身心疲憊负敏,窩在沙發(fā)里的時候,拿起他的書讀讀秘蛇,你準不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