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字究竟有沒有標準匙隔?真正熱愛文字的人都應(yīng)該思考這個問題。
我以前覺得浪默,文字是有標準的牡直,簡單地劃分兩個維度:一是有用,二是有趣纳决。單論文學范疇碰逸,偉大作品都兼具有用與有趣兩個特性:有用體現(xiàn)在人生指導與文學意義,有趣體現(xiàn)于行文風格與閱讀體驗阔加。有用的層次饵史,要交給時間長度和空間廣度去評判;有趣的級別胜榔,應(yīng)該認定由通俗向嚴肅而遞增胳喷。因此,偉大的作品應(yīng)該是:持久的夭织、廣泛的吭露,擁有嚴肅的趣味。
到現(xiàn)在尊惰,我越來越認同王朔的觀點:“文學只是個人的事讲竿,寫作是一條狗,或一面鏡子弄屡,和別人沒有關(guān)系题禀;活下去,活在自我虛構(gòu)和自我陶醉中膀捷,是一個寫作者的宿命迈嘹,明白也沒有∪梗”話太絕望秀仲,卻是事實。
天地萬物逆旅壶笼、光陰百代過客啄育,面對宇宙與時間,人本身太渺小拌消。然而人的真正偉大之處正在于:發(fā)明了用于對抗宇宙與時間的器物——比如望遠鏡、飛船、相片以及文字墩崩。文字氓英,確有金線。但由于自我審美的局限鹦筹,這根金線不能由任何個人掌握铝阐,而該交還宇宙與時間本身。
任何評價本質(zhì)上都是對作品意義的強賦铐拐。
所以寫下去徘键,討好自己就夠了。
時間是唯一的對手遍蟋,或者朋友吹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