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盐茎,說的是小時候的他因為物資的匱乏連三餐吃飽都是問題,更別提什么零嘴啦徙赢。于是他特別羨慕在街邊喝汽水的孩童字柠,尤其嫉妒那些喝汽水能喝到嘔氣的孩子探越。終于有一天他有個機會可以喝到汽水啦,但喝汽水卻是在茅房喝的窑业。當時他興奮得已經忘記了茅房的臭味钦幔,忘記了人間的煩惱,他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数冬。
記得小時候的我雖然不至于三餐吃不飽节槐,但能吃到夢寐以求的零嘴恐怕也是過年過節(jié)的事情了吧!還記得兒時媽媽總會在我過生日的那天給我買一小塊生日蛋糕拐纱,爸爸在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和過年前夕給我買套漂亮的新衣铜异,所以每每這些節(jié)日來臨時我都特別期待。吃到蛋糕我覺得好滿足秸架,穿著新衣在學校六一兒童節(jié)的文藝晚會上表演節(jié)目我有種榮譽感揍庄。兒時爸爸每次上中班回到家都會給我買份夜排擋的炒面,每次爸爸回家時我已經睡著拉东抹,媽媽則會把我叫醒讓我起來吃熱氣騰騰的炒面蚂子,這或許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宵夜,每次爸媽都會看著我吃缭黔,我吃得賊香賊香食茎,當時真的有種超級超級幸福的感覺,吃到撐為止馏谨,爸媽再把我吃不掉的消滅完别渔。一家人就這樣圍坐在床頭,吃著同一份炒面惧互,那種幸福感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哎媚,是因為偶爾得到,感覺特別稀奇才特別珍惜嗎喊儡?在學生時代似乎沒什么零花錢拨与,有也是放在口袋里能用一個月,偶爾在放學時和班上的同學三五成群地買份香酥雞艾猜,買根冰棍买喧,邊走邊吃,吃起來特別香匆赃,似乎這些就是人間的美味了淤毛。小時候的種種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特別容易滿足的人,因為似乎這一切都是那么得難得炸庞。
隨著年齡的增長钱床,經濟條件越來越好荚斯,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卻在降低埠居。幸福似乎來得不那么容易了查牌。讓現在的孩子來想象我小時候的歡樂瞬間恐怕他們是無法理解的。更別提讓他們去理解一個在茅房喝汽水的孩童的幸福了滥壕。因為他們已經應有盡有了纸颜,自然不能體會到那種偶然得到的快樂。那么在當今社會绎橘,在這個貌似什么都唾手可得的社會胁孙,我們是否應該重拾兒時的幸福感呢?或許吧称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告訴自己每一天我都好幸福涮较,每一天我都好開心。生命的幸福不在于人的環(huán)境冈止,人的地位狂票,人所享受的物質,而在于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熙暴。世界原來就是個相對的世界闺属,而不是絕對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對的周霉,不是絕對的掂器。我們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給予的,而是來自我們對外在或內在的價值判斷俱箱,我們的幸福與否国瓮,正是由自我的價值觀來決定的。
或許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會感覺我們是幸福的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