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的時候哭的稀里嘩啦咧七,能把這樣俗套的題材拍成這樣递宅,實在是讓人佩服。一部講述了因醫(yī)院錯誤锉屈,導(dǎo)致雙方父母抱錯孩子后該如何抉擇的故事荤傲。片中互換孩子后的那些片段,讓我陷入到深深的回憶中颈渊。
在我九歲的時候遂黍,舅媽出車禍死了。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俊嗽,但是我沒有什么感覺雾家,可能是因為年齡小吧吧。葬禮那天一進舅舅家門口绍豁,大人們就開始嚎啕大哭芯咧,我跟在大人后面,跟著他們的模樣一起做竹揍,但我哭不出來敬飒。
葬禮過后幾個月,父母說我們家離學(xué)校近鬼佣,就讓舅舅家的小兒子來我們家住驶拱,我們姐妹三個因為多了一個玩伴兒很開心。然后舅舅很快就結(jié)婚了晶衷。
小男孩剛來我們家的時候蓝纲,因為棉褲太厚,他脫不下來褲子晌纫,就尿褲子了税迷。雖說是親戚,可脫衣服畢竟是一件隱私的事情锹漱,他不好意思告訴任何人箭养,就那么繼續(xù)穿著。我父母發(fā)現(xiàn)后給他脫衣服哥牍,他開始哇哇的大哭毕泌。那個時候我理解不了喝检,換衣服為什么要哭啊,長大后才明白撼泛,那是因為想家哭的挠说。突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愿题,而且生活的很親近损俭,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過了幾天潘酗,舅舅突然來我們家杆兵,我們才知道,小男孩自己偷偷給舅舅打電話說他想家了仔夺。舅舅把他接走放到姥姥家住了兩天后琐脏,就又把他送回來了。
小男孩在我們家生活了一個多月后囚灼,家里人全都開始引導(dǎo)著他叫爸爸媽媽骆膝,這個時候我才明白父母要收養(yǎng)他。其實灶体,小時候很多事情我都沒有什么感覺阅签,一直到長大后才懂。我們老家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yán)重蝎抽,父母一直都想要個男孩兒政钟。但我父母一連三胎都是女兒,所以因為無子這件事樟结,我媽在婆家是很沒地位的养交。所以能碰上養(yǎng)個男孩,我父母非常開心瓢宦。
但碎连,這里,不是他的家驮履。
有天晚上鱼辙,舅舅來我們家看小男孩厌衔。見到孩子的那一瞬間突然大吼:天兒這么冷如筛,就不知道給孩子買件外套嗎,一件外套才值多少錢瞭吃。然后一把抱住小男孩放到摩托車上帶走了恐似。
沒過幾天杜跷,舅舅家就開始鬧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家里人騙后舅媽說舅舅只有一個兒子葛闷,人家才同意結(jié)婚的憋槐。家里兩個兒子生活壓力很大,但舅舅他們最后沒離婚孵运。然后小男孩就從我們家搬走了秦陋,家里人就又開始引導(dǎo)小男孩叫那個女人媽媽了。
而這中間沒有人去考慮小男孩心里的真實感受治笨,就這么被換來換去,大人只是考慮了對大人有利的解決方法赤嚼,卻根本不在乎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旷赖。片中兩個孩子互換以后對新環(huán)境的反應(yīng),和我舅家小兒子來我們家生活的狀態(tài)一模一樣更卒。那種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安等孵,想要回到之前熟悉的環(huán)境的迫切感,以及身為小孩子的無助蹂空,實在是讓人心疼啊俯萌。
有時候大人做事情,是真的很不在乎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啊上枕。
一個人的童年在哪里成長的咐熙,哪里就是他的家,只有那個地方才會讓他有安全感辨萍。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棋恼,從咿咿呀呀學(xué)語,到學(xué)會走路锈玉,再到可以用語言和周圍人溝通爪飘。從一個嬰孩兒慢慢的長大,一步一步的去感知這個世界拉背,再到去了解熟悉周邊的環(huán)境师崎,完成童年時期到少年時代的過渡,這就是故鄉(xiāng)兩個字產(chǎn)生的由來椅棺。無論以后身在何方犁罩,只有那個地方才是故鄉(xiāng),也只有那里土陪,才會讓人有安全感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