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編:石宣
20171213徐海波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471天)
《別做“跑題媽媽”》摘錄:
跑題的做法:不給申辯的機會
凡凡和表弟玩賽車游戲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表弟把軌道弄翻旺订,還用力地在凡凡最喜歡的賽車上踩了幾腳霞玄。凡凡氣得打了表弟一拳晃虫,于是遭到了媽媽的批評禽翼。凡凡不服氣地申辯:“媽媽膳算,我打弟弟肥败,是因為他……”“住嘴趾浅!你打人還有理了?”凡凡覺得很冤枉馒稍,他確實被表弟激怒了皿哨。
總是得不到申辯機會的孩子,漸漸會放棄為自己申辯的權利纽谒,默默地承受很多冤屈证膨;如此沉重的心理負擔,很可能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鼓黔。
不跑題的做法:允許申訴
如果孩子申辯央勒,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见,再問一問另一個孩子是不是這么回事,一起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崔步,公平地指出孩子們的對與錯稳吮,不偏不倚,之后再酌情處理井濒,使打人的人和被打的人都心服口服灶似。
(全文請閱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28卷P.60)
一點想法
(Booboo微思錄):
1.時刻提醒自己:
我今天跑題了嗎?
孩子跟我來申辯眼虱,我允許了嗎喻奥?
我有沒有讓孩子把話說完呢?
很多時候捏悬,我真沒有做到撞蚕。
慚愧!
得改过牙,馬上改甥厦,徹底改!
2.分享今天看到的一段話:
當我們在關系和事件中卡住的時候寇钉,我們腦袋里總是有這些聲音:“我才是對的刀疙!我是世界的中心!別人怎么看我扫倡,我的面子往哪放谦秧?你不在乎我!你不愛我撵溃!……”
重點從來都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疚鲤,而是我感覺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我們只做解決問題的選擇缘挑,不做繼續(xù)制造問題的選擇集歇。當那個經(jīng)常感到生氣焦慮的我我我消失時,愿意簡單純粹去解決問題的真正的你就出現(xiàn)了语淘。
選擇本身不會帶來任何改變诲宇,只有行動,才會真正帶來改變惶翻!世界最遙遠的距離姑蓝,就是知道和做到的距離,行大于言维贺。
Booboo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