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住校,開學那天下著大雨匪补。媽的手被劃傷了伞辛,但還是堅持去送我。她還要堅持幫我扛著行李夯缺,我送她走的時候蚤氏,哭了。
當時就想踊兜,一定要好好學竿滨,有出息。雖然至今不知道“何為有出息捏境∮谟危”我一開始剛?cè)雽W那段時間,不知是憑借了什么力量垫言,很努力的學習贰剥。
因為數(shù)學有點難,于是花了錢到校外書店買了一本參考書筷频“龀桑“一點通”前痘。那些年,是自認為有些小聰明的担忧,再加上努力芹缔,成績慢慢提了上去。
后來漸漸和同學們熟悉了瓶盛,我的“調(diào)皮”本性便露了出來乖菱。學習成績有些下降,上課老是睡覺蓬网,英語窒所、物理是極差的科目。有點不思進取了帆锋,也忘了曾經(jīng)那個“有出息”的志向吵取。但后來分班,考試成績很差锯厢,著實驚醒了我皮官,我不輕易認輸,決定奮起直追实辑。從高二到高三捺氢,努力了一把。不至于學的太差,最后高考考了一個一般的成績汽烦。但無奈枷餐,卻沒上了大學,只好復讀一年馍佑。
高中生活對于我以后對生活的認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嫠“貧窮”這個詞拭荤,離我越來越近了。但我從沒有認清它的存在疫诽。
高中三年舅世,我從來沒有去學校以外的地方逛過街。我沒有用過洗面奶奇徒,沒有用過化妝品雏亚,用的是兩塊錢一包的“孩兒面”。我喜歡看學校里的樹木逼龟,看天上的星星评凝,那才是屬于我的世界該有的東西,姑娘們的生活腺律,我不喜歡奕短,也不想去追逐宜肉。
我心里總是這樣暗示自己,于是漸漸我也成了這樣的自己翎碑。不在意外表谬返,不在意別人對我衣著外貌的評論,也從不去關心別的姑娘穿了什么新衣服日杈,買了什么化妝品遣铝。我是呆子,也喜歡發(fā)呆莉擒。
其實在我身邊有很多從農(nóng)村來的姑娘酿炸,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涨冀,然后到大學填硕。我們是一群物質(zhì)上貧乏,自尊心有些強鹿鳖,心理敏感的孩子扁眯。在我們身后有一個看似羸弱卻堅強的家庭。
而這樣的家庭給我們的力量支撐著我們翅帜,在大學生活里變得更加獨立姻檀,自強。我看到一些文章涝滴,寫一些農(nóng)村姑娘上大學之后走錯路了绣版。有一些人把這歸為“貧窮”。我想說狭莱,不是的僵娃。一個家庭的“物質(zhì)貧乏”并不是一個人變“虛榮”、“自私”的原因腋妙。是他在成長中“自我教育”出了問題。
人生的路有很多條讯榕,她們所走的路大多是自己選擇的骤素。她們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后,面對周圍的一些“價值觀”一定會有自己的思考愚屁,她們接受或排斥济竹,最后的選擇權或者行動權都在她們手上。
和我一起成長起來的農(nóng)村姑娘霎槐,大都很健康的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送浊。
從小學到高中,我的很多發(fā)小丘跌、玩伴都下學了袭景,我也曾一度蒙生退學的念頭唁桩。我的那些發(fā)小下學的大部分幾乎都不是父母因為家境不好,逼著孩子下學耸棒。那時候已經(jīng)有了“九年義務教育”荒澡,課本費都是免的,學校里補貼也有与殃。如果一個孩子真心想上學单山,不會難到上不了學。除非是ta本人不在意自己是否上學幅疼。
初中升高中米奸,有很多同學輟學了。輟學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因為學生本身對學習沒興趣爽篷。他們在那個年紀追逐一些其他的東西悴晰。
所以最近我也在思考,為什么我們小學一個班五六十人狼忱,最后大專大學的一共也不到五個人膨疏?究其原因不是物質(zhì)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貧乏钻弄。
十幾歲的姑娘佃却,下個學出門打一年工,穿金戴銀回家了窘俺,拿著時興的手機饲帅,聊這些我不明白的話題。她們似乎過的挺幸福開心的瘤泪。我沒從她們那里感受到什么不好灶泵。相比之下,我就是一大土妞对途。
再過幾年我上高中她們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赦邻。過年聚在一起都是在說“相親”的事情或者誰誰誰結(jié)婚了,嫁到了哪里实檀,對象家如何惶洲,生沒生孩子。我離她們的世界越來越遠膳犹,她們也不懂我的世界恬吕。
上了大學,她們大部分都結(jié)婚了须床,不再相聚铐料。
偶爾看她們在空間里曬娃,也從不覺得自己比別人過的好,或別人比我過得好钠惩。我們都是自己選的自己的路柒凉,沒有好壞優(yōu)劣之分,只要自己覺得無悔足以妻柒。
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人覺得扛拨,她們的選擇就會不幸福呢?不見得吧举塔?“貧窮且美貌的姑娘”做一個家庭主婦绑警,并不見得比在外奮斗的人差。她的生活也不見得是無趣的央渣。
姐姐前年結(jié)婚计盒,姐夫一直不讓她去工作。她貌似也不想去工作芽丹。我倒是勸她去工作北启,我姐妹倆有些觀點不一樣,我總覺得“男女經(jīng)濟獨立”比較好拔第。但姐姐說她現(xiàn)在過的挺好的咕村,而且姐夫希望她在家里。
我媽也是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蚊俺,雖然在一些女強人眼里我媽弱了些懈涛,雖然我曾經(jīng)也覺得我媽應該出去干活。但我現(xiàn)在不這樣想了泳猬。社會多元化批钠,家庭結(jié)構也必然多元化。只要一個家庭能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得封,幸福點埋心,怎樣選擇是他們的事情。不必用一種觀點適應每一個人忙上,每一個家庭拷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