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顧城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詩猾蒂,甚至把它因為激勵自己的人生格言均唉。很難想象,能寫出這樣的詩的詩人肚菠,自己卻癲狂至死浸卦。
顧城出生于一個詩人之家,他似乎天生就是個詩人案糙。他從小就顯現(xiàn)出自己和一般的孩子不同的一面限嫌。他并不喜歡熱鬧,他喜歡一個人呆著时捌,看看樹看看螞蟻怒医,看看這個世界經(jīng)常被人忽略的的一面。
十幾歲的時候顧城就開始寫詩奢讨,比起和一群人在一起玩耍的樂趣稚叹,他更喜歡一個人在那里用文字傾訴一切。在那個年代,顧家難免受到了歷史的洪流沖擊扒袖,那些遭遇讓本來性格就纖細敏感的顧城變得更加孤僻塞茅。
顧城理想中的世界,是充滿文藝氣息的精致世界季率,可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實在太大野瘦,讓顧城非常痛苦。
十三歲時飒泻,顧城寫下了這首《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著鞭光,
幻想在破滅著;
幻想總把破滅寬恕泞遗,
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惰许。
這首詩就像概括了顧城的一生,他不斷地在構建一個幻想的世界史辙,現(xiàn)實的殘酷打擊讓他更加向往那個幻想中的世界汹买。這是一個帶有悲劇英雄主義色彩的人,他在現(xiàn)實和幻想中徘徊聊倔,最后頑固地把自己完全推向了幻想的彼岸卦睹。
詩人的愛情,來得也很突然方库。顧城和謝燁在火車上相識,那個年代的綠皮火車障斋,似乎本身就帶著一種偶然性的浪漫色彩纵潦,顧城就這樣墮入了愛河,并且開始瘋狂追求謝燁垃环。詩人的追求不只是把自己濃烈的愛意化為纏綿的情書邀层,為了接近謝燁,顧城還在謝家附近買了房子——近水樓臺先得月遂庄。
謝燁抵擋不住顧城的熱情寥院,兩個人開始了四年的戀愛,最終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涛目。
顧城是個在私生活上很強勢的人秸谢,他的控制欲很強,要求謝燁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去生活霹肝,大到謝燁的工作估蹄,小到謝燁的穿著打扮,都是顧城說了算沫换。
顧城曾對另一個人說過臭蚁,謝燁是他后天改造出來的靈魂伴侶,可以看出他的大男子主義。而顧城說這句的人叫英兒垮兑,顧城在對比謝燁的時候冷尉,說英兒是和他天生一樣的人。沒錯系枪,英兒就是顧城和謝燁之間的第三人雀哨。
這三個人走到一起是在一個詩會上震束,英兒在詩會上力挺顧城,讓顧城和謝燁都很感動当犯。然后英兒成功進入了顧城和謝燁的圈子垢村。
后來再回顧顧城、謝燁和英兒三個人的這段復雜的感情故事嚎卫,并不僅僅是一段簡單的三角戀故事嘉栓。
顧城幻想了一個烏托邦的世界,他和謝燁一起去新西蘭的激流島是為了構建這個世界拓诸,后來英兒千里迢迢趕來投奔加入這個世界讓顧城在驚喜之余侵佃,又很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他一開始以為奠支,自己和英兒的感情只是精神上的交流馋辈,而英兒卻主動把兩人的關系升華到靈肉方面。而對于顧城和英兒的交往倍谜,謝燁是知情的迈螟,可是她沒有阻止,反而促成了這件事尔崔。
顧城以為英兒和自己有著共同的精神境界答毫,可是顧城錯了,英兒只是為了迎合他變成顧城想要的樣子季春,英兒本質上還是個物質女孩洗搂,她不是謝燁,她過不了那樣清貧的生活载弄,所以后來她為了綠卡跟著一個老頭結婚耘拇,離開了顧城的理想國。
英兒的行為如同叛逃宇攻,也等于否定了顧城之前的“自以為是”驼鞭。顧城的痛苦可想而知,他曾經(jīng)幾度想要自殺尺碰,都被謝燁給勸下來了挣棕。
而最后译隘,顧城還是想要自殺,但是在自殺前他要寫一本書洛心,書名就叫《英兒》固耘。顧城本來想著在寫完這本書以后,像書里男主人公的結局一樣自殺词身,那么這本書一定可以大賣厅目,那么那些錢就可以讓謝燁和兒子過上好日子。
在那本書里法严,顧城極力描繪了謝燁的高貴和大度损敷。可是在謝燁看來深啤,書里把英兒過度美化了拗馒,謝燁很不高興——從這里可以看出,謝燁其實并不像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大方溯街,她是會嫉妒的诱桂,或許,這個嫉妒早就埋下了種子呈昔,并且一直在暗暗生根發(fā)芽挥等。
而原本想著寫完書就自殺的顧城,在真的寫完了稿子的時候堤尾,卻后悔了肝劲。顧城不想死,他仿佛一下子大徹大悟了郭宝,他還跟謝燁說辞槐,他決定放棄他們的那個理想王國,還要把之前因為覺得太礙事送走的獨子小木耳接回來——然后像普通人一樣過一家三口的日子剩蟀。
可是謝燁卻告訴顧城:“一切都來不及了∏型”
1993年育特,一個“詩人顧城用斧頭砍死妻子謝燁以后自殺”的新聞鋪天蓋地地席卷了中國。是的先朦,謝燁被顧城殺死了缰冤,而他自己也選擇在一棵大樹下上吊自殺了。
在顧城的遺書里喳魏,他提到了一個叫“大魚”的德籍華裔男人棉浸,他說謝燁和大魚走在了一起,要離開他和大魚遠走高飛刺彩,還提到了謝燁跟大魚出主意讓自己把英兒殺死再自殺迷郑,甚至給他準備了兇器枝恋。在這封遺書里,顧城殺死謝燁是出于憤怒嗡害,出于絕望焚碌,是十萬分的不得已,慘劇終究是發(fā)生了霸妹。
而在事發(fā)后十电,大魚否認了自己和謝燁的關系,就如同英兒否認自己愛過顧城一般叹螟。那些是是非非沒有人可以證明鹃骂,或許是忍受不了現(xiàn)實的謝燁在大魚身上找到了情感慰藉,她想要開始新的人生罢绽,卻刺激了顧城本來就脆弱的神經(jīng)畏线;或許兩個人真的只是單純的朋友關系,已經(jīng)被背叛一次的顧城太過敏感有缆。無論如何象踊,跟隨丈夫背井離鄉(xiāng),出走半生的謝燁終究回不來了棚壁。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只能從他們留下的文字袖外、書信和錄音材料去進行推斷史隆,眾說紛紜,如同羅生門一般曼验,顧城殺妻案也成了疑案泌射。
很多人說顧城是個“童話詩人”,卻沒想到顧城的人生結尾卻是個“黑色童話”鬓照。
最后熔酷,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顧城的愛情詩:
《門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豺裆,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拒秘,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臭猜,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躺酒,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還要流浪
我們把六弦琴交給他
我們不走了
我們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毀滅的土地
我們要乘著它
度過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蔑歌,有時狹隘
然而羹应,它有歷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我們輕輕靠著次屠,十分美好
墻后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园匹,它只用指
尖雳刺,觸了觸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