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录肯,不經(jīng)造作,它自生
刻意追求试伙,便消失
聽任自然嘁信,它留存
當清風吹過草地
風的手指把草地撫養(yǎng)
要追趕上綠色波紋
上帝會設法制止
使你,永不能完成
——(美國)狄金森
4月的北京,花紅柳綠蚤蔓。
在居住的小區(qū)卦溢、在工作的園區(qū),在上下班的路上秀又,看著枝頭的嫩芽单寂,看著盛開的花朵,覺得自己的腳步都變得輕盈了吐辙。
朋友圈里到處是祖國各地的美圖美景宣决。
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甘示弱,用繪畫表達對春天的感受與體驗昏苏。
因為,春天是美麗的洼专!
正如美國浪漫主義詩人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詩中寫的那樣:可愛的春天帶著花和曲的潮水滾滾而來棒掠,讓大地騰起花的浪濤,空中響徹著春的樂曲屁商。
對生長于南方烟很,目前定居于北方的我來說,這種體驗尤其深刻蜡镶。
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閱讀《茶與美》帽哑,實在是一種驚喜谜酒。
因為叹俏,這是一本講述茶與美妻枕,美學相關的書籍。
雖然書名為《茶與美》粘驰,但這本書的內(nèi)容屡谐,不僅限于與茶有關的內(nèi)容,這一點蝌数,從目錄中就可以看出來愕掏。除了茶,書中還講述了陶瓷器顶伞、搜藏饵撑、工藝的繪畫、織與染等民間藝術(shù)唆貌。
當然滑潘,書籍的核心與書名一樣,仍然是茶與美锨咙。無論哪種藝術(shù)语卤,美的本質(zhì)或者核心,是不變的酪刀,那就是自然粹舵,無為之美。
從用之美到無為之美骂倘,作者柳宗悅大師在書中向我們展示了他畢生研究所學之成眼滤,講述了美的定義,美的形成過程历涝,以及提升審美能力的方法诅需。
對我來說情妖,閱讀此書,不但增進了對日本及東亞地區(qū)燦爛的民間藝術(shù)和文化的了解诱担,開闊了視野毡证;而且在大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字里行間,學會了反思蔫仙。
其實料睛,《茶與美》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出版的作品,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民藝理論家摇邦、美學家柳宗悅恤煞,他也是日本民藝運動的發(fā)起人,日本民藝館的創(chuàng)辦人兼首任館長施籍。在柳大師的積極努力下居扒,開創(chuàng)了日本民藝美學體系,對日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丑慎。
跟大師學習提高鑒賞力
生活中喜喂,美無處不在。我們常說“愛美之心竿裂,人皆有之”玉吁。放眼望去,春光無限腻异。
那么什么是美进副?如何確定真正的美?又如何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當日常用語上升到美學或者哲學高度悔常,大家都感覺困惑影斑。
作者柳宗悅大師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美學觀點和態(tài)度:直觀與無心机打。
【自然的東西是健康的矫户。美雖有千百種,但勝過健康的美是不存在的姐帚。因為健康是一種常態(tài)吏垮,一種最自然的姿。人們在這樣的場合罐旗,以“無事”膳汪、“無難”、“平安”九秀、或“息災”來表達遗嗽。禪語也說“至道無難”。只有無難的狀態(tài)才值得贊賞鼓蜒,因為那里波瀾不起痹换,靜穩(wěn)的美才是最終的美征字。《臨濟錄》說“無事是貴人娇豫,但莫造作匙姜。”】
作者對美學冯痢、禪學都有著高深的造詣氮昧,在文章數(shù)次用禪語解釋美。無事用別的話來說浦楣,就是不造作袖肥。柳大師據(jù)此,解釋了井戶美的價值所在振劳。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椎组,可能有些難以理解,但禪語之后的解釋历恐,還是無心寸癌,自然之美才是最終的美。
說真的夹供,最初看到封面的那幅圖片(那只破碗)時灵份,知道身價不菲仁堪,但不知道也看不出好在哪里哮洽。這種感覺,數(shù)次出現(xiàn)在參觀博物館弦聂、美術(shù)館的時候鸟辅,說到底,還是看的少莺葫,缺乏眼力匪凉。
讓人高興的是,柳大師在書中指出了提高鑒賞力的方法捺檬。
【此處我特別想呼吁的是唯有在面對美的時候再层,與其從“事”的角度論述,不如直接地觸摸“物”來得更重要堡纬。其次是相較于“知識力”聂受,“觀察力”具有更重要的決定力。無論如何烤镐,美必須避循美物來談蛋济。“美的觀察“必須先行于“美的認識”炮叶⊥肼茫】
【所以最重要的是渡处,首先是直接地觀察器物。不依賴箱書而直到看見器物之后祟辟,才開始了解箱書是最為合適的医瘫。】
面對任何一件器物旧困,大家的觀點和意見會不一致登下。但是,做評論之前叮喳,首先要親眼觀察被芳,去看,去摸去體會馍悟。就算你是小白畔濒,對觀察物一無所知,也沒有關系锣咒。重要的是觀察侵状,親眼看過之后,才能得出結(jié)論毅整。
觀察趣兄,是提高鑒賞力的第一步。
只有多看悼嫉,看不同的作品艇潭,無論是陶瓷器、繪畫作品戏蔑,還是織染作品蹋凝;看大量的同一類作品,才能對作品有所認識总棵,進行評價鳍寂,并做出判斷。
這與“讀書百遍情龄,其義自見”說的是一個道理迄汛。
跟大師學會反思
因為對日本當時的茶道盛行及世襲制度的不滿,擔心對茶文化感興趣的人們被誤導骤视,柳宗悅大師從茶與美的美學角度入手鞍爱,從日本及東亞美物的鑒賞入手,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和思慮尚胞。
讓值得尊崇的享受尊崇硬霍,拋棄哪些不值得贊美的,才是應該對美的態(tài)度笼裳。
這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反思寫書評的事情唯卖。相對于瓷器粱玲、繪畫作品來說,書籍的好壞更容易判斷拜轨。
如何提高自己對書籍的判斷能力抽减?如何抓住書籍的精髓所在,也只有通過直接閱讀橄碾,用心體會作者字面背后傳達的意思卵沉,才能做到。
因此法牲,在閱讀書籍時候史汗,個人不喜歡閱讀書籍的導讀文章,尤其是繪本類圖書拒垃,生怕看了配套的導讀手冊之后停撞,限制了自己的思維。
在閱讀書籍之后悼瓮,再看導讀文章戈毒,可以對內(nèi)容進行對比。以此查缺補漏横堡,記憶跟為深刻埋市。
而當閱讀者用心投入,花費時間與精力命贴,閱讀的書籍達到一定的量道宅,對書籍的駕馭和理解能力,才能顯現(xiàn)套么。到那時培己,寫書評就不會是一項讓人頭疼、需要完成的任務胚泌,而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吧。
欣喜與遺憾
拿到《茶與美》肃弟,就被護封和腰封吸引玷室。書法字體與正中的圖片表明,這是一本與美學有關的書笤受。去掉護封穷缤,簡約、樸素的封面箩兽,再次表達了作者柳大師的態(tài)度津肛。
沉顛顛的重量,意味著這本書的厚度與份量汗贫。
獨特的編排方式身坐。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茶與美》秸脱,除了作者柳宗悅的文章,還在每章或同類內(nèi)容后增加了譯者李啟彰的導讀文章部蛇。這樣的編排方式摊唇,還是首次見到。
原因已在譯者序中解釋清楚涯鲁。因為譯者李啟彰本身是資深茶人巷查,對于日本人都看不太懂的書籍,這樣的編排方式抹腿,方便了更多中文讀者岛请,對書籍的理解。
“不論是過去警绩、現(xiàn)在或未來髓需,對于茶道美學與茶器鑒賞的論述,能超越《茶與美》的深度與格局的著作房蝉,將是鳳毛麟角僚匆。”對于譯者李啟彰的這一評論搭幻,本人表示贊同咧擂。
對于市面上汗牛充棟的各種書籍來說,《茶與美》確實如各家所言檀蹋,在同類書籍中名列前茅松申。這也是在豆瓣上給《茶與美》打5分的原因所在。
對于《茶與美》俯逾,稍微感覺有點遺憾的是贸桶,書中的插圖,如果是彩色的就更好了桌肴。我猜測是由于書籍出版成本的原因皇筛,如果能在書末增加一個涵蓋書中彩圖的二維碼,方便讀者閱讀欣賞坠七,那就更美啦水醋。
我相信,這也是作者期望看到的吧彪置。
@擦亮星拄踪,愛讀書愛旅行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