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父親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后我看著
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jīng)老得像一個影子”
“在這個世上活著哪有輕松可言】富”
縱使人生的底色是悲涼,也總有溫暖能照亮歲月滑负。
多年前在张,韓國電影《牛鈴之聲》上映,感動了300萬觀眾矮慕。
影片講述了一頭老牛和一對遲暮老人的生活瞧掺。
正常的牛,壽命只有十五歲凡傅,這一頭卻活了四十年辟狈。
導演李忠烈說,拍攝之前他曾打算自殺夏跷,但拍完后哼转,他再也沒有這種念頭了。
他跟拍三年槽华,最終將影片濃縮為79分鐘壹蔓,道出了許多人用盡一生方才領悟的道理:
“不要問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活著本身就是意義猫态∮度兀”
1
影片的主角是三個衰老的生命披摄。
老人崔益鈞,妻子李三順勇凭,還有一頭陪伴了他們40年的老黃牛疚膊。
八歲那年,崔益鈞患上腳疾虾标,此后寓盗,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即便如此傀蚌,老人依舊每天清晨駕著牛去田里耕種蘸吓,傍晚再趕著牛回家,無論日曬雨淋读串,幾十年如一日聊记。
老人的一輩子,也就囿于這片土地:吃飯恢暖、睡覺排监、耕地。
當?shù)赜幸环N說法是:牛如果不干活杰捂,五年就死了舆床。
老人的想法很簡單,要一起活著嫁佳,就要一起勞作挨队。
“就算要死在田里,也要繼續(xù)工作蒿往∈⒖眩”
他們一起蹚在水田里耕種,老黃牛走在前面瓤漏,深一腳淺一腳腾夯,緩慢得幾乎下一步就會跪倒颊埃;
老人弓著身體跟在后面,瘦骨嶙峋的小腿顫顫巍巍蝶俱。
他笑著說:“我要是他(牛)我早就不活了班利。”
其實跷乐,老人不舍得累壞他的老朋友肥败。
在田地里,常常是愕提,他撐著拐杖躬身忙碌馒稍,老牛反而在田邊吃草休息。
老人用手輕輕地撫摸黃牛的脊背浅侨,靜靜看著它纽谒,好像從它那雙渾濁的眼里,能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如输,能望見自己這一生的模樣鼓黔。
“這頭牛是他的事業(yè)〔患”只有妻子明白丈夫?qū)吓5纳钋椤?/b>
妻子曾提議在田里噴些殺蟲劑澳化,不然植物被蟲子糟蹋收成不好。
他卻堅持不噴稳吮。
老人固執(zhí)地認為缎谷,這樣那頭牛會活不成。
每次和別人談及自家的牛灶似,他總是非常驕傲地說列林,這頭牛有靈性,雖然走得慢酪惭,卻知道能躲開車輛希痴。
有一次老人趕著牛車去拉柴,在車上不小心睡著了春感,等他醒來砌创,老牛已經(jīng)馱著他和柴火平安到家。
“對我來說鲫懒,他比人更好纺铭。”
可是刀疙,這頭牛實在太老了舶赔,醫(yī)生說,老牛只能再活一年谦秧。
老人只當是玩笑話:“不竟纳,這不是真的撵溃。”緊接著锥累,一臉悲傷缘挑。
別人問他要怎么辦,賣掉桶略?殺掉语淘?
老人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就繼續(xù)養(yǎng)著,直到他死為止际歼』谭”
但老牛的腳步還是越來越沉重。
老人的病也越來越重鹅心。
最后他沒有承受住身邊人的壓力吕粗,把牛牽去市場上賣。
因為年老旭愧,牛并不值錢颅筋。
有人愿意出一百五十萬韓元,老人擺擺手:
“除非你給我五百萬元输枯∫楸茫”
周圍的人都嘲笑這個老頭兒,“你當別人是傻瓜嗎桃熄?”
老人當然知道這么高的價格賣不出去先口,只有這樣,這頭牛才暫時不會離開自己蜻拨。
有人大聲說,就算把這頭牛宰了桩引,它的肉老了缎讼,也沒人會要。
周圍的人發(fā)出哄笑坑匠。
老人低著頭扭著纖繩血崭,大聲說:“我不賣了±遄疲”
在別人眼里夹纫,這頭牛是連作為供人食用的“肉”都沒資格的。
在老人心里设凹,這頭老黃牛就是另一個自己舰讹。
老牛走起來已步履蹣跚
最后站也站不起來
老人孤零零地站在牧場里,不知道該去哪里闪朱,他身邊的老牛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結局月匣,從垂老的眼睛里钻洒,流出了淚水。
最終锄开,老牛還是因衰老離開了素标。
兩位老人看著牛被埋葬
老人低頭懊惱地自言自語:“我怎么做它都站不起來∑笺玻”
他埋了自己幾十年的老伙伴,在老牛的墳上计维,倒上了他最愛喝的米酒享潜,和妻子跪在寺廟前嗅蔬,為它祈禱澜术。
老人曾說過:“有一天鸟废,我和它會一起死去『醒樱”
就在老牛離開后的那個春天缩擂,他的身體愈發(fā)得壞了。
他不再下地勞作添寺,總是呆呆地枯坐屋下胯盯,手里拿著曾系在老黃牛脖子上的銅鈴。
導演問:“你在想它么计露,那頭牛博脑?”
老人回答:“是啊,不管他是人還是畜生票罐,我都想他叉趣。”
2
相比老人的寡言该押,妻子李三順的話更多些疗杉。
鏡頭里,她似乎無比嫌棄那頭牛蚕礼。
因為老伴不愿意噴殺蟲劑,一把歲數(shù)的她只好在田地里悶頭鋤野草杨何。
她埋怨丈夫:“我要受這么多的苦要這樣地割野草翼馆,只是因為嫁錯了郎应媚!”
李三順的一生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故事:18歲時,她嫁到這個山村,從那以后携龟,種地鋤草、生兒育女蕊蝗,沒有一天不是勞碌著的。
兩人跪在田里勞作
和她一起過了大半輩子的老頭裕偿,對著她沉默寡言嘿棘,說起自己的牛來卻像打開了話匣子焦人。
好像自己活了這么久忽匈,還不如一個畜生,“他整天就想著那頭牛雕蔽!”
但也只有她懂得老人的固執(zhí)前塔。
雖然嘴上埋怨不斷髓废,還是耐心準備老牛的飼料。
老牛和他們吃的幾乎一樣冈爹。
老人不愿用機械耕田,她就每天陪他趕牛車憋肖,面朝黃土,勞碌一天怎炊。
大多數(shù)時候债查,他們各自在田里勞作,少有言語速和,就這樣相依相伴了一輩子。
妻子看到老人頭痛到站不起身碰凶,她對老人喊道:“賣掉吧。”
嘴里嘟囔著自己不愿再喂它腊瑟,“你不要再給我添麻煩”闰非,眼睛卻望著丈夫财松,滿是無奈和擔憂辆毡。
老人生病時,她坐在病床前低聲對老人說:“我真的很擔心访锻,很擔心……你要是死了,我干脆也跟著你去吧龟虎。”
看到丈夫笨拙地拍打壞掉的收音機,她笑著調(diào)侃:你也是贡耽,是時候要死了。
陪著老頭去醫(yī)院看病滥嘴,從醫(yī)院出來后,兩個人難得拍了一張合照是尖。
照片上的兩個人肩并著肩,有點局促不安兜辞,露出木訥的微笑。
對那只牛,她嘴上嫌棄氢妈,其實和老人一樣割舍不下首量。
老牛臨死前,她看著堆滿院子的柴火喃喃自語:“我敢說韓國沒有一頭牛能像他那樣拣宏,一輩子背了這么多柴。
真的感謝他市俊,讓我的老頭兒,有這么多柴可以用绅你。”
老牛去世后,她心里的難過并不亞于老伴偶垮。
“你為什么這么早就走了?”
“你可以等我們一起離開這世界≈虢妫”
相守一生称勋,老奶奶早已和丈夫活成了一個人烘嘱。
她害怕老頭離自己而去醉鳖,老頭害怕自己的牛死去;
老人守著這頭牛纹因,老奶奶守著丈夫,老牛守著老兩口惊畏,他們好像同一個生命的三個分身。
在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小山村缰盏,三個暮年的生命平靜地相依相守,很少言語暮的,卻惺惺相惜猖腕。
好像一直靜靜地等待死亡,又無時無刻不在認真地活著老玛。
3
和老黃牛相依為命的老兩口,其實有9個子女镜廉。
老人的病越來越重,住在城里的孩子們開著小汽車塔插,回家探望。
他們在小院里烤肉談笑伸刃,老人和妻子則默默坐在屋檐下。
兒子笑道:“這頭牛賺錢供我們讀書,我們應該感謝他付出的勞力扣典,造就了今天的我們∈酰”
兒女們覺得示括,父親一直在田里勞作,才會病得越來越重吼拥,“身體繼續(xù)變壞秉沼,讓我們擔心矗积,我們也沒法集中精力工作。”
孩子們勸父親茵烈,是時候把那頭牛賣掉了,“我們會給你錢的”仑荐。
蜷在一邊的老人,緩緩抬起頭男图,眼神迷茫又混沌栈戳,就像兒女們嘴里的那頭老黃牛,“老邁褂痰、卑微、可憐”匪蝙。
老黃牛曾馱著一家的生計,而當它再也沒力氣干活颤绕,就該賣掉了。
老人的子女們看不出氯葬,他們的父親,就像那頭老黃牛。
為了家庭瞻坝,無數(shù)次扛起重擔衙荐,耗盡了力氣忧吟,奉獻了一生。
直到衰老還不停下勞作煌抒,只是不希望變成一個沒用的人寡壮,不想成為一個只有養(yǎng)好身體、不給子女添麻煩坏挠,才算有價值的老人对竣。
妻子曾對老人吐露自己的擔憂吕晌,“你死了,我怎么能獨自生活乏沸。”
她不愿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蝶缀,“若是我老是放輕腳步來走路碍论,我情愿死了算≡羯”
身處壯年的子女們,忙著應付自己熱鬧的人生袒哥,不懂衰老對一個人而言,有多么沉重却紧。
老奶奶說晓殊,小牛吃奶的時候才會和母牛在一起,除此之外介汹,小牛不會和母牛在一起的。
當小牛離開了赶撰,母牛還是會留在原地等待自己的孩子餐胀。
即使幾個子女衣食無憂,老兩口每年還是會把莊稼絕大部分的收成分好墨技,送給他們。
而當子女們長出了翅膀,飛向自己的天地時茅主,卻常常忘記曾經(jīng)健壯的父母親,已經(jīng)老得像一個影子赫段,他們拖著衰老的身體勞作聚磺,不只是因為生存蜒蕾,而是為了保留生活的尊嚴:
活著咪啡,用自己的雙手,活著钥飞。
4
在《牛鈴之聲》里,兩個老人從不避諱談及“死亡”這個話題结闸。
不管是牛的死亡,還是關于自己察纯。
別人問老人慰枕,“他(牛)死了你會怎么辦?”
老人非常認真地說博肋,“我會主持葬禮的〔∮危”
在看似平靜的鏡頭下滋尉,其實一直掩藏著關于“生死”的沉重思考高诺。
紀錄片的導演李忠烈,在拍攝之前,曾想過自殺诅迷。
因為作品不被外界認可,他陷入自我懷疑滩租,在痛苦的泥潭中長久掙扎绍弟。
妻子受不了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生活而叼,帶著女兒離開了他瞻佛。
李忠烈心灰意冷涡尘。
這時蔗彤,有位朋友敲開了他的門贫途,給他介紹了一頭牛和一對老人怨酝。
《牛鈴之聲》的投資者售淡,預想的拍攝周期是一年揍堕,直到老牛過世。
但沒想到汤纸,被醫(yī)生判定“只剩下一年壽命”的牛鹤啡,硬是活了三年。
制作成本暴增蹲嚣,投資者递瑰、攝影師议惰、錄音師都退出了拍攝夫啊。
到最后,李忠烈身兼數(shù)職煎楣,一個人扛著攝像機,背著錄音機翔怎,完成了拍攝车柠。
拍完紀錄片后,他再也沒有了自殺的想法巍虫,他說:“老爺爺和牛,像藥一樣治愈了我的自殺傾向嗜愈÷Ц常”
被治愈的人不止導演迄靠,這部投資僅200萬人民幣的電影,感動了整個韓國标捺。
影片刷新了韓國獨立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斬獲第13屆韓國釜山電影節(jié)最佳紀錄片獎所意。
成為改變韓國紀錄片歷史的經(jīng)典之作尺锚,安慰了無數(shù)徘徊在繁華都市里,找不到生存意義的心靈浊猾。
許多人在電影院里流著淚祖搓,想起了奉獻一生靶庙、業(yè)已老邁的父母添祸,想起了記憶中的田園鳥鳴和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某種意義上,“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垦江,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事物而活著悠轩』纾”
就像影片中的老人和那頭老黃牛,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里螺垢,彼此守護著無需言說的溫情吕漂。
“人生在世多艱磨”,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生活賦予的責任贷痪。
能挽留無情歲月的,只有對生活本身的熱愛壮啊,和漫長日子里囚霸,那份不離不棄的愛和守護拦键。
曾經(jīng)無所不能的父母一天天衰老下去越妈,或許正是你我努力生活的理由之一遇汞。
本文圖片均來自紀錄片《牛鈴之聲》媳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