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年前就聽到個說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男讀王小波,女讀周國平劲蜻。我高中曾一度癡迷周國平元践,覺得他說出了很多我想說而說不出來的話格二,現(xiàn)在看到竟然有個叫王小波的跟他齊名,而且還被王小波趕到了女生部,于是發(fā)憤去找了一堆王小波的書,結果完全看不懂狱庇。直到前幾天在圖書館里書架前閑逛,看到王小波這本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shù)》恶耽,又心有不甘地拿了起來密任,沒想到這次竟然大概讀懂了。
作者在書中力圖保持一種獨立偷俭、客觀浪讳、理性的心態(tài)去思考道德倫理、科學以及文化涌萤,但是他總是試圖將自己的黑色幽默糅合進去淹遵,所以邏輯相當繞,經(jīng)常讀到一半的時候就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么了负溪,又得往回翻合呐,這也是我當年讀不懂的原因。不過他對很多思想的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還是很值得借鑒的笙以。
關于道德倫理
他認為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就是專門研究道德倫理的人文科學,而道德倫理本身又是極其淺顯的東西冻辩,根本不值得無數(shù)讀書人皓首窮經(jīng)幾千年去擺弄猖腕。中國人研究了這么久拆祈,最后得出結論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抑或仁義慈孝悌倘感,老外們沒有專門研究過放坏,人家也照樣尊重老人,也沒出現(xiàn)亂倫胡來什么的老玛。相比之下淤年,老外們研究出來的自然科學,咱們就望塵莫及了——給朱熹一根鐵棍一圈鐵絲蜡豹,他決計發(fā)現(xiàn)不了電磁定律麸粮,就更別提用牛頓定律難為朱子程子了。
道德很淺顯镜廉,但是用來做帽子卻很沉重弄诲。很多人就是揮舞著道德的大棒,去打壓自己不爽的人娇唯,當然齐遵,這里的道德可能要換個名字,比如愛國塔插,比如愛民族等等梗摇。于是,不喜歡國學就成了不愛國想许,對本民族缺點的批判就成了民族的罪人伶授,賈平凹寫了本《廢都》,竟然有人說這是“國之將亡伸刃,必有妖孽”谎砾,屁大點事也要麻煩妖孽出來一趟,真是大驚小怪捧颅。
揮舞道德大棒去打擊異己的人景图,如果是動機不純的小人物還好,怕就怕是動機特別單純碉哑,以天下為己任挚币,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的大人物扣典。他們連自己都不在乎妆毕,就更別提蕓蕓眾生了。這種人贮尖,往往天生大才笛粘,覺得自己生下來就是要教化萬民的。所以他們會說“無君無臣,是為禽獸也”薪前,也會號召大家“狠斗私字一閃念”润努,讓我們把內心深處的“頑疾”連根挖去。這種人對社會的危害往往更大示括。
關于科學
科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其在邏輯上表現(xiàn)出的完美和可重復操作性——牛頓發(fā)現(xiàn)了力學三定律铺浇,你要是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做試驗去證明垛膝。而且這三定律是一步步論證出來的鳍侣,邏輯上絕對靠得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任何一個理論都做不到這一點吼拥,基本上換個人就能得出不同的說法倚聚。西方文化中本來也有很多不可證的東西,但是后來西方知識分子正是用自然科學這套東西拆了自己的臺扔罪。
以上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后秉沼,接收到的作者傳達給我的信息。以下是我自己的觀點矿酵。
國學沒那么簡單唬复,絕對不是道德倫理四個字就能概括的。儒家確實一開始是一套道德倫理的東西全肮,孔子本人也不能算是個哲學家敞咧,最多算是個倫理學家。但是到了之后辜腺,就被引申出很多東西了休建。尤其是到了王守仁的心學,那就完完全全是一套哲學體系了评疗。當然测砂,這又被王小波諷刺為嚼泡泡糖時間長了,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來百匆。但是如果開始嚼的是泡泡糖砌些,后面就嚼的是用泡泡糖做包裝紙,里面包的牛肉干加匈,那就是兩回事了存璃。
再者,國學里還有一套更為重要的東西——道家思想雕拼,王小波從未提及過纵东。魯迅說中國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啥寇,憎回教徒偎球,憎耶教徒洒扎,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衰絮,懂得大半個中國逊笆。道家思想才是支撐中國人精神大廈的屋梁,這一點岂傲,王小波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完全忽略掉了子檀。
科學本身是很好的镊掖,但是它只能解決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卻不能為人們的精神找到歸宿褂痰。西方科學中也有人文科學亩进,所有的人文科學都是不可驗證的,這是由它們的本性決定的缩歪。用自然科學的可重復操作性去要求人文科學归薛,這是很不講道理的。就好比要是用人文科學給人帶來的安全感和歸宿感去衡量自然科學一樣——牛頓定律再準確匪蝙,也不會讓我感覺我死了會有上帝來召喚我主籍,進到那美好的天堂,加上相對論也做不到逛球。相反千元,它們會更讓我感覺人活著沒啥意思,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而已颤绕,所謂的幸福幸海、快樂等等人類特有的崇高情感也不過只是某種高分子化合物對我大腦某個區(qū)域的刺激。
王小波這人總體給人感覺總是勁勁兒的奥务,一肚子邪火沒地方撒物独,雖然他很克制自己,努力不讓自己表現(xiàn)出一副青春期沒結束氯葬、充滿了叛逆的樣子挡篓。不過平心而論,他的很多立場是值得肯定的:己所欲和己所不欲溢谤,都應該勿施于人瞻凤;對一件事一個人,可以說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世杀,但是不要輕易下結論說對或者不對阀参,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判斷“對”的標準到底對不對,更不能輕易因為人家不對瞻坝,你就罵人家禽獸蛛壳,起碼這是不禮貌的杏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