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香港大不同,并不是指形式上有多大差別缅帘,而是指收獲。做完一份小組討論剑勾,總是感覺收獲滿滿床估,小組成員甚至說:“還想再來一次小組討論√瞪冢”
因為專業(yè)的特殊性胶果,所以我們大多數(shù)課都不需要做小組討論。上個學期到現(xiàn)在斤斧,總共只做了三次小組討論作業(yè)稽物。雖然次數(shù)少,但是每次都感覺有不一樣的收獲折欠。
第一種收獲是學習上的贝或。以前小組展示是應付式的,老師布置了作業(yè)锐秦,大家就在宿舍分分工咪奖,一個找資料(從百度復制粘貼),一個做ppt酱床,一個上去講羊赵。不過是花了時間去做沒有收獲的事情。(肯定存在著認真做小組討論的人的,我所說的只是以前我們的情況昧捷。)
現(xiàn)在我們會開個房闲昭,別誤會,圖書館有些區(qū)域是專門提供來小組討論的靡挥,是一個個的小房間序矩,然后大家各自提前做好準備,坐到一起的時候逐項逐項地討論跋破。
上個學期簸淀,班里有個小組討論了7個小時,做完小組展示毒返,老師連連夸贊租幕。要知道,我們作業(yè)拿高分很難拧簸,當老師夸獎的時候劲绪,說明做出來的作業(yè)真的很優(yōu)秀,拿到市場上也絕對不怕比較的盆赤。
第二個收獲是學習態(tài)度珠叔。以前找資料的時候,看到網(wǎng)上給出了說法了弟劲,我們就會直接拿來用祷安。可是現(xiàn)在兔乞,我們會有自己的思考汇鞭。究竟這個是不是最好的?我們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庸追?不同的版本針對不同的人群霍骄,哪個效果更好?如果我們有不一樣的版本淡溯,用什么理由來說服別人接受我們的想法读整?
以前我很懶,覺得已經(jīng)有前人給出參考了咱娶,我就直接拿來用米间,如果問起為什么,回答網(wǎng)上參考來的感覺還很理直氣壯的樣子膘侮。然而屈糊,實事求是的老師會覺得“不夠好”“還能想出更好的”。次數(shù)多了琼了,就要求自己有自己的思考逻锐,做得更好。
有個小組為了做字幕比較,做了三個ppt昧诱,三個都是不同電影的晓淀,就為了挑出更好的講給同學和老師。以前在大陸盏档,大家做完了一個就交差了凶掰,還真沒有看到過這樣精益求精的。這還不論做個不同版本字幕對比有多耗時妆丘,以我們小組來說锄俄,一周的時間只夠匆匆忙忙準備一個局劲。而三部不同電影的對比勺拣,可想而知是多少時間的投入。
第三個收獲是和大家的相處鱼填。以前因為大家在布置作業(yè)之后都是分工式的药有,一人負責一部分,所以交流得很少苹丸,只要把自己那部分做完就行了愤惰。但是現(xiàn)在,因為真正有了討論這個過程赘理,所以小組成員就在一次次的見面過程中越來越熟悉宦言,討論完了正好到飯點,一起吃飯聊聊天商模。同學和我說:“我感覺這樣挺好的奠旺,我們本來跟local的學生不是很熟,這樣討論多了就了解他們更多施流。”因為交流瞪醋,大家的距離變小忿晕,也就有了更近一步了解香港的機會。
以上是我所感受到的一部分银受,沒有細究是哪些因素使我們對待小組討論這么認真践盼。但是我想大概和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有些關(guān)系,看到老師做事認真宾巍,要求嚴格宏侍,我們也真的很想做出好的小組展示,達到要求蜀漆。只有做得周全谅河,才能去說服觀眾,說服老師。
雖然同學說還想再做小組展示绷耍,懶惰如我只能暗暗地說吐限,每次做小組展示都花了好多精力,還是算了吧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