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關和 BFF(Backend for Frontend)是微服務架構中的兩個重要的角色。我們先看一個公司的構架演進歷史。(攜程進化歷程)
第一階段這種調用直接用ngnix直接暴露,是有一定問題的卿城。
第二階段暴露的還有無限APP端還有聚合裁剪+邏輯適配的問題,就是說需要同時調用多個后端的接口,結果進行聚合隔节,要顯示產品分類和細節(jié),就必須要調用2次接口胡桨,不能一次完成官帘。裁剪針對的是頁面窗口的大小瞬雹,手機和平板顯示的不同就需要去除一些東西昧谊。還有消息格式的適配,有xml酗捌、json各種呢诬。
bff是前端人員開發(fā)的后端服務。代理適配胖缤。bff架構有自己的優(yōu)點尚镰,也有缺點。
針對上述bff的缺點哪廓,演變出來網關和bff集群狗唉。
網關是解耦拆分的關鍵。這種跨橫切面的功能的抽離涡真,使得bff的開發(fā)也可以分業(yè)務流水線分俯,提供效率。
最后的一個架構哆料,逐漸廢棄了nginx這種不可編輯的反向代理的功能(這部分跟網關重疊)缸剪,全部由可編程的網關代替。
總結
1东亦、網關也是微服務嗎杏节?
網關是構建微服務基礎設施的一個核心組件,網關部署以后也可以說對外提供服務(反向路由,安全認證奋渔,日志監(jiān)控等)镊逝,它屬于技術基礎服務,但不屬于業(yè)務服務嫉鲸。
2蹋半、網關 、openresty或者kong充坑、Nginx之間的關系减江?
kong可以認為是專門針對API網關場景的升級版的Nginx,openresty是對Nginx的一種擴展捻爷,kong其實也是基于openrest擴展的辈灼。Nginx歷史悠久,成熟穩(wěn)定也榄,應用場景豐富巡莹。這些產品總體是互補的,不能簡單理解為替代關系甜紫。Openresty/kong都屬于可編程網關降宅。
3、服務分層具體是怎么理解的囚霸?
服務分層一般按照職能劃分:微服務層:提供基礎業(yè)務和技術服務腰根;BFF:聚合裁剪適配服務,面向各種端用戶體驗(PC, mobile, 第三方接入等)拓型;網關層:負責反向路由额嘿,安全,監(jiān)控等跨橫切面功能劣挫。
實際每一層和具體協(xié)議沒有嚴格對應關系册养,微服務可以用rpc,也可以http/rest压固,BFF和網關也可以支持rpc或者http/rest球拦。當然,微服務用dubbo rpc框架帐我,BFF轉成http/rest坎炼,網關再暴露http,也是一種架構方式焚刚。
4点弯、BFF 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是FaaS,網關可以由是 servless 方式實現(xiàn)矿咕,弱化 devOps抢肛?
BFF有很多玩法狼钮,之前看到過用動態(tài)腳本(可在運行時上傳動態(tài)運行)做BFF,也有嘗試用GraphQL做BFF捡絮,F(xiàn)aaS/serless做BFF還沒有怎么聽說熬芜,可能是一種新的嘗試,anyway福稳,BFF目標是幫助前端快速迭代涎拉。
5、是不是應該在bff與微服務層之間再加一個網關層?如何發(fā)現(xiàn)服務的圆?
?BFF層可以直接調微服務鼓拧,走基于注冊中心的服務發(fā)現(xiàn)即可。如果在BFF和微服務之間再加一層網關(或者nginx反向代理)越妈,相當于集中式負載均衡+反向路由季俩,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性能損耗會變大梅掠,而且維護成本會變高酌住。
比較典型的微服務分層方式:外部client -> 網關GW -> BFF -> Microservices。GW如何發(fā)現(xiàn)BFF阎抒?BFF如何發(fā)現(xiàn)Microservices酪我?這個可以借助注冊中心,例如Eureka且叁。如果在k8s環(huán)境中都哭,可以不需要注冊中心,因為k8s平臺本身就支持服務發(fā)現(xiàn)谴古。
BFF是聚合服務層质涛,是介于后臺基礎服務和外部端設備之間的一層稠歉,也能算中臺的一部分掰担,但只能算偏前端的一小部分。
6怒炸、使用nginx作為服務入口带饱,后端微服務為什么還需要很多域名呢,如果只暴露Nginx的ip阅羹,那么內部服務也不會暴露在公網上勺疼?
在v2版本中,nginx可以只暴露統(tǒng)一ip和域名捏鱼,然后根據請求path或者參數(shù)再轉發(fā)到后臺服務执庐,這樣nginx就相當于是一個網關。但再互聯(lián)網研發(fā)早期导梆,很多公司沒有把nginx當網關用轨淌,運維通常規(guī)定所有對外暴露服務必須獨立申請公網域名迂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