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看完電影和小說《時時刻刻》腦海中一蹦而出的感受晒奕∈侠蹋“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我只是從“時時刻刻”這一線索中追尋到這一句話,可是我想不起來原來這句話是木心說的危号。它出自木心的一篇散文《很好》什猖,我并沒有看過這篇只有幾百字的散文票彪,但高中那時候就知道了木心,知道了他那首《從前慢》不狮,從來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過木心降铸,就像我一直把那句“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藏掖著矯情時拿出來是抒發(fā)情感的膚淺理解。
《時時刻刻》是我這個學(xué)期我看的第一部外國文學(xué)作品荤傲,電影只是個“附和品”,小說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心比電影呈現(xiàn)的更多颈渊,這就是不同藝術(shù)形式帶來的審美體驗遂黍,電影注定給的更多的是畫面感终佛,小說不能說沒有3畫面感,我覺得小說的畫面感始終是自己腦海中的“一平米”的天地雾家。文字的呈現(xiàn)讓人物更加的鮮明铃彰,電影不能大量的呈現(xiàn)小說的作者對人物的額外解釋。
三個女性芯咧,三個不同的時代牙捉,三個人都因《達(dá)洛維夫人》這本書聯(lián)系在了一起,她們都呈現(xiàn)出對生命的不安敬飒,生命似乎一塵不變似乎被抑制了邪铲。
伍爾夫是小說的作者,一個上個世紀(jì)二十年代居住在倫敦郊區(qū)患有神經(jīng)質(zhì)的作家无拗,對自由的渴望带到,感情豐富的她敏感,沖動英染,不安揽惹。對死有很深的認(rèn)識,所以最后她奮不顧身的走進(jìn)了流水緩急的河流里四康。
布朗太太是小說的讀者搪搏,是二戰(zhàn)末一個家庭主婦,有一個四五歲的孩子闪金,肚子里即將有一位孩子出世疯溺,她本是一位沉默只愛看書的女生,因為丹的出現(xiàn)以及求婚讓他從一個從書中感知生活到真正的體會生活毕泌。她受不了當(dāng)不好家庭主婦的自己喝检,做不出一個完美的蛋糕,生活的一塵不變讓他們對突如其來的門鈴聲感到慌張撼泛。布朗太太曾經(jīng)在九點自殺未遂挠说,最后她還是選擇了生下孩子就離家出走。
克拉莉莎的綽號叫“達(dá)洛維夫人”愿题。一個九十年代居住在紐約的自己去買花并且要開一場PATY的編輯损俭。她最好的朋友理查德得了艾滋病好多年,她照顧了他好多年潘酗,一直都假裝堅強(qiáng)的她在理查德的前男友出現(xiàn)時徹底的大哭起來杆兵。
三段故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克拉莉莎和理查德仔夺。三個女性之中我覺得我最像克拉莉莎琐脏。
我曾經(jīng)覺得我能在任何一本我看過的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前的不說,就是最近日裙,我覺得我是福樓拜筆下的追求不合時宜的愛情追求者包法利夫人吹艇,我覺得我像夏洛蒂筆下的獨立自尊的簡愛,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的投入到這樣的人生的愁思中昂拂,我又覺得我像哈代筆下的敢于追求但被命運捉弄的具有悲劇性的人物受神。
我找不到自己,但同時證明我一直都不停的在尋找著自己格侯。我不想把主題引向正能量鼻听,我們的逃避可能是另一種比現(xiàn)在更有挑戰(zhàn)性的東西。生命總要有矛盾联四,總要有挫折撑碴,我想起了大二的時候看的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那時候不懂小說的政治主題碎连,只是懵懵懂懂的體會到一絲的愛情灰羽,特蕾莎睡覺的時候緊緊的握住托馬斯的手,有時候指甲會在托馬斯的手掌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鱼辙。
我依稀記得托馬斯和特蕾莎冷戰(zhàn)時廉嚼,特蕾莎遠(yuǎn)離了家,可是對于彼此來說卻是一個好的轉(zhuǎn)機(jī)倒戏。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怠噪,那時候的直覺居然是一種日常想要抽離的狀態(tài),是一種默默地一聲不吭地離開沒有得到挽留杜跷。
我的讀書筆記上有這樣一句話“追求的終極永遠(yuǎn)是朦朧的傍念,期待嫁人的年輕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東西”。當(dāng)時抄下這句話是因為她說中了我想做很多事情的原因葛闷,因為不了解憋槐,因為還沒有經(jīng)歷過,因為好奇所以我想追求那些哪怕在外人看來是錯誤的事情淑趾。
弗洛伊德說“女性是一塊黑暗殖民地”阳仔,沒有人能真正的了解女性想要什么,連女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扣泊。所以我說我像很多人也無可厚非了近范。
很多時刻,當(dāng)我無所事事一天下來比累并值得的一天更加的疲憊延蟹,我的頭會更加的痛评矩,我想這就是一種“輕”,一種對生命安然的不好的感知阱飘。我討厭自己的那一天一定是頹廢無腦的斥杜。
所以虱颗,躁起來吧,總要做一些別的事情蔗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