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偶爾會聽古典音樂蚪腐,聽得久了,慢慢地就培養(yǎng)了一些興趣税朴,想要更多的了解一部作品以及音樂家背后的故事回季。過程中經(jīng)常看到一些音樂評論文章正林,評論家們講述他們從音樂作品中聽出的東西:音樂家在表達作品中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泡一、傳遞了怎樣的情感、讓人聯(lián)想到什么畫面或什么故事卓囚、這部作品跟其他作品的區(qū)別、跟其他音樂家的區(qū)別等等诅病。每當看到這些評論文章哪亿,我都覺得那些評論家們好厲害,居然能聽出這么多東西贤笆。同時蝇棉,我也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如何才能聽懂古典音樂?
開始時芥永,我的做法是專注地聽篡殷,然后努力地進行想象。但一段時間后埋涧,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效果不好板辽。我很努力地想象,但往往什么也想象不出來棘催。
之后劲弦,我換了一種方式,嘗試去聽耶魯大學的《聆聽音樂》公開課醇坝,并買了相應的書籍邑跪。但聽了兩節(jié)課后就放棄了,課程前面的聲學知識讓人畏難呼猪。
后來画畅,我又請教了其他愛樂者,該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宋距。得到的回復簡而言之就是要多聽轴踱。具體做法是:首先要熟悉作品,能自己哼唱最好谚赎;之后多聽同一首作品不同版本的演奏寇僧,找到自己喜歡的摊腋;接著挑最喜歡的演奏,對照一些作品分析文章來聽嘁傀,逐漸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兴蒸。怎么聽呢?像指揮家那樣细办,盡量站著橙凳,集中注意力,還能減少久坐傷身笑撞。
在這個過程中岛啸,要豐富自己。見多識廣茴肥,閱歷豐富則更容易對作品產(chǎn)生共鳴坚踩。除了多聽,還可以多看瓤狐,看什么瞬铸?看演奏家、指揮家排練一首作品础锐。
最近嗓节,我又聽了臺灣劉岠渭教授的古典音樂課。課程一開始他就說很多人都有個錯誤認識皆警,覺得聽古典音樂就是要聽出它在說什么拦宣,表達什么,要聽懂才行信姓。其實沒有人能夠從古典音樂中聽出它在說什么鸵隧。為何?因為音樂不是語言意推,它沒有語義掰派,因此不可能從音樂里聽出它在說什么!我們聽古典音樂要建立的一個觀念就是我們只要欣賞這個音樂美不美左痢!
劉教授對于聽不聽得懂古典音樂的界定是:當你在聽古典音樂靡羡,你覺得這些音樂很好聽,這個時候你就是聽懂了古典音樂俊性。也就是說略步,劉教授對于聽不聽得懂的定義就是你喜不喜歡聽!不要給自己壓力定页,覺得聽音樂一定要聽出它在說什么趟薄。
音樂不是語言,不表達語義典徊,它表達的是情感杭煎!所以喜歡就好恩够,能夠喜歡就是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