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似乎永遠逃不開比較檀蹋。小時候比玩具松申,上學時比成績,畢業(yè)了比薪水俯逾,結婚了比房子比老公/老婆贸桶,生孩子了又開始一個新的比較輪回。我們渴望“比贏”桌肴,可是這本身就永無止境——皇室公主覺得不夠自由皇筛,明星想要更多隱私,富人想要更低稅收……
可是回過頭來想想坠七,既然我們如此熱衷于比較的游戲水醋,是因為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贏了”這個結果之上的嗎?
就拿誰都體驗過的學生時代的考試成績排名來說吧灼捂,我上學時考試常會拿第一名离例,按理說這就是“比贏了”∠こ恚可是細細分辨之下宫蛆,我不覺得在成績排名里“比贏”別人這個結果直接給了我幸福感;更準確的說,我只在“比贏”的那一瞬間因此得到了一點快感而已耀盗。但不錯的成績是對我平時努力的認同想虎,這種自我掌控感則會讓我快樂得稍久一點。由于學習不錯而有了幫助同學的機會叛拷,還有了結識同樣喜歡讀書思考的朋友的契機舌厨,而這些才是我許多幸福感的開端。
心理學教授 Sonja Lyubomirsky 曾給出這樣一個關于幸福的定義:「the experience of joy, contentment, or positive well-being, combined with a sense that one’s life is good, meaningful, and worthwhile.」(一種喜悅忿薇、滿足或積極的體驗裙椭,伴隨著認為自己的生活有意義、有價值署浩、令人快樂的感受揉燃。)這樣看來,僅僅是“比贏”這個結果真的足以支撐得起“生活有意義筋栋、有價值炊汤、令人快樂”這樣復雜的感受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弊攘。
幸福感并不直接在比較中產生抢腐,它還必須要經過一個轉換的過程。
這個過程就好像是去一臺自動販賣機那兒考慮兌換成什么商品一樣襟交;只不過每個人的販賣機系統(tǒng)設計都不太一樣迈倍,里面陳列的東西也不是飲料零食,而是每個人渴望的各種最終能給自己帶來幸福的感覺:自信婿着、自我認同授瘦、激情、自由竟宋、動力提完、平靜……
當然啦,和使用任何一臺販賣機一樣丘侠,你手里必須得先有籌碼用來兌換才行徒欣。
在販賣機以外的世界里奔跑賺取籌碼的過程就像是一個人的社會系統(tǒng),你必須通過遵循一定的社會規(guī)則才能贏取自己的社會籌碼——成績蜗字、收入打肝、社會地位等等。由于社會是復雜的挪捕,人人都想要的社會籌碼又是有限的粗梭,所以必然會發(fā)展出一套相對固定的社會規(guī)則來協(xié)調所有人的需求;這套規(guī)則鼓勵每個人都去競爭级零、去比較断医,最后“比贏了”的人可以拿走最多的籌碼。
接著捧著一堆籌碼回到自己的販賣機前,考慮要兌換成什么結果的過程則像是另一套自我系統(tǒng)鉴嗤。此時斩启,外部世界于你已經關系不大,你必須得自己決定究竟要把辛苦賺得的籌碼換成什么價值醉锅。比如兔簇,有些人把工資換成海邊度假,希望得到幾日的寧靜與放松硬耍;有些人把獎金換成愛人的禮物垄琐,這種能讓愛人開心的感覺讓人產生自我認同。
可是有些人在社會系統(tǒng)里留戀太久默垄,已經忘記要炒寺牵回到販賣機前靜靜思考對自己而言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了】诙В“比贏了”很多人,空背著一袋子的籌碼介杆,心里卻依然空空的鹃操;于是就做出了“我一定還需要更多的籌碼才能幸福”的判斷春哨,繼續(xù)在社會系統(tǒng)里奔跑著競爭著荆隘。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這種情景:在有很大工作壓力時渴望著能終于卸下所有任務的那一刻,甚至都已經自動勾勒好了未來那個時刻自己的樣子——輕松悠閑地煮一杯奶茶 or 晃一杯紅酒赴背,看一部電影椰拒,或讀一本閑書,或耐心為自己做一份大餐凰荚,或出門跑步逛街聚會購物燃观;然而等到真正好不容易完成了所有工作的時候,卻轉瞬要么陷入了焦慮要么被空虛感攫住便瑟,彼時所有對“幸福場景”的想象都一一失效了缆毁。
我們想象中自己應該獲得的那些幸福感,最后都去了哪里呢到涂?
為了找回那些真正能帶給我們幸福感的東西脊框,你可以試試下面這個小練習,一點兒也不復雜但卻非常有效践啄。
練習1 - 找個獨處的時間浇雹,認真地回想自己過去的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有哪些;相信自己的直覺屿讽,能回憶起越多的幸福時刻越好昭灵。
練習2 - 思考這個問題:給你多少錢或社會成就,你會愿意典當掉自己曾經最幸福的時刻?
練習3 - 現在可以問自己(而不是問星座虎锚、八字硫痰、塔羅牌、性格測試)這個“人生終極問題”了窜护,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效斑?
我的幸福時刻:
我在做上面這個小練習時,回憶起來不少過去的幸福時刻柱徙。其中有一個是在中大時和好朋友一起去影院看音樂劇版的《悲慘世界》缓屠,到最后兩人都感動得哭了;還有一個是21歲時我一人去意大利旅行护侮,在佛羅倫薩的一座橋上隨地一坐敌完,一邊聽街頭樂隊唱歌一邊望著天空中染了夕陽的云彩。其他的幸福時刻還有很多羊初,可是沒有一個是因為我跟別人在社會籌碼上“比贏”了而直接獲得的幸福滨溉。當然,我必須要有錢去買電影票爆米花长赞、去買機票規(guī)劃旅程才有機會體驗到上面的幸福時刻晦攒;可是最終對我而言有幸福價值的,是友情得哆,是自由脯颜,是藝術。
我們永遠不能否定錢和社會資源的重要性贩据;你也許知道一些不快樂的有錢人栋操,但不快樂的窮人一定更多、比例更高饱亮。然而錢從來都只是用來兌換的籌碼矾芙,而非目的;誤以為幸福就是“比別人更好更多”的人近尚,那確實是本末倒置的小可憐蠕啄。理解自己是從哪兒獲取幸福感的,好好用社會籌碼來保護那份幸福和溫柔戈锻,這才應該是我們努力工作賺錢的動力歼跟。
不要過度迷戀比較的社會游戲,趕快比贏格遭、趕快回到自己的販賣機前去兌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哈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