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冤狡,條頓騎士團-勃蘭登堡霍恩佐倫家族,建立了普魯士王國吆玖,逐漸成為德意志邦國中實力最強的一支筒溃,并一度成為歐洲列強之一。
普魯士王國疆域分散沾乘,缺乏縱深怜奖,自成立起就渴求對領土的擴張。為此翅阵,普魯士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陸軍歪玲,“其他的國家擁有一支軍隊,普魯士卻是一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掷匠。普魯士以一切為了軍隊為核心滥崩,提倡宗教自由、文化寬容讹语、全民教育钙皮,大力發(fā)展經濟,鼓勵移民顽决,并建立起一個較為高效廉潔的政府體系短条。
歷經大選侯腓特烈·威廉、腓特烈一世才菠、腓特烈·威廉一世以及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茸时,為普魯士崛起奠定的良好基礎。1870年赋访,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實現了德意志統(tǒng)一可都,建立德意志帝國缓待,普魯士歷史由此并入了德意志歷史。
此后渠牲,普魯士作為帝國中最大的邦國旋炒,逐漸喪失了自主性和獨立性。1920年签杈,普魯士陸軍并入魏瑪共和國國防軍国葬;1932年,普魯士政府被中央政府解散芹壕,成為中央政府直屬地。
由普魯士的“國家利益至上原則”接奈,結合伏爾泰的“啟蒙運動精神”踢涌,以及德意志的“新教倫理”,形成了所謂的“普魯士美德”:誠實序宦、自制睁壁、紀律、勤奮互捌、服從潘明、直率、公正(各得其所)秕噪、虔誠(但宗教寬容)钳降、剛直(嚴于律己)、勇氣腌巾、守秩序遂填、責任心、精確澈蝙、正直吓坚、無私忘我、節(jié)儉灯荧、無畏(不自怨自艾)礁击、忠誠、廉潔逗载、謙遜哆窿、開明、實質重于表象撕贞、可靠更耻。因此普魯士也成為德國近代精神、文化捏膨、秩序的代名詞秧均。
1945年德國戰(zhàn)敗食侮,曾經普魯士王國的核心省份中,勃蘭登堡邊區(qū)仍保留在德國目胡;東普魯士首府科尼斯堡更名加里寧格勒劃歸前蘇聯锯七,現歸俄羅斯;波美拉尼亞誉己、西里西亞大部分土地劃歸波蘭眉尸。曾經居住在后三地的德國居民被驅逐,普魯士地名被更改巨双。1947年噪猾,盟軍宣布“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同日筑累,聯合國頒布法令“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袱蜡,并不獲承認”。根據這些法令慢宗,德國不允許以普魯士之名重新組建一個邦坪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