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觸籃球是初二扣蜻,從初中開始就一直有參加校內(nèi)舉行的籃球賽逆巍,本科期間和班里同學還拿過院里第一名的成績。但在讀研之前莽使,我很少看NBA比賽锐极,所以也只知道一些巨星的名字,比如詹姆斯芳肌、科比灵再、姚明等等,連東西部球隊都分不清亿笤。就算偶爾看場球翎迁,眼睛也是一直跟著球走,偶爾有個暴扣就覺得厲害極了净薛,幻想著自己什么時候也能扣一個汪榔。所以一場下來,只知道那個誰誰誰太厲害了肃拜,還有就是打的這么焦灼很刺激興奮痴腌。我想大部分人也都是這種狀態(tài)吧雌团。
讀研期間,除了比賽看得多了士聪,自己的球技也有所進步锦援,主要的進步在于增加了大量的無球跑動和給隊友做掩護。在野球場剥悟,只要隊友懂得這兩點灵寺,那打起球來可就輕松愉快多了。漸漸地懦胞,我觀看NBA比賽時就會開始留意球員的無球跑動替久,球員怎么去掩護,以及持球人怎么把球傳到跑出空位的球員手中躏尉。雖然以前也肯定會看到這些蚯根,比竟球場就這么點大,但當注意力不在這些上面時胀糜,就不會有什么感覺颅拦。當我意識到這些之后,比賽就多了一份樂趣教藻,因為自己看到的東西更多了距帅。
當然這只是比賽中很少的一部分,有些人能很細致地看出整個球隊的防守和進攻策略括堤,比及輪換的變換碌秸,與隊手的見招拆招等等,比如張佳瑋和楊毅悄窃,張佳瑋也經(jīng)常會在文章中描述這些變換倚搬。比如在一篇文章中他寫出了馬刺和凱爾特人比賽時教練之間的博弈喳瓣,看得我驚嘆不已根欧。即使我看過這篇文章后再去看了這場比賽疾忍,我也只能看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變換。
這是從整體方面考慮横媚,但即使是個人纠炮,甚至是持球人,也有很多看點灯蝴。比如可能我們只知道這個球投進了恢口,或者突過去了,就大聲驚呼穷躁,覺得怎么這么厲害呢耕肩?但在投球之前或突破前的一連串細微動作可能就會被我們忽略,如果能看出這些,就會覺得更厲害了看疗。比如說哈登的后撤步,最初我覺得看著速度也不快睦授,跳得也不高两芳,怎么就防不住呢?后來我自己試了試去枷,先不說防守人怖辆,就單單后撤步投籃,想要這么流暢地出手要求就比我想像的高太多了删顶。再加上哈登突破速度快竖螃,在撤步前一個假動作突破,防守人重心就會有所變換逗余,這時一個后撤步特咆,防守人就無法快速起跳封蓋了÷剂唬看腻格,這前當哈登后撤步三分投進后,我只會說太厲害了啥繁,但現(xiàn)在我就能看出更本質(zhì)的東西菜职。
所以同樣的一場球賽,不同的人看到的卻是不同的內(nèi)容旗闽。當然能看到的點越多酬核,也就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