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Vol.37:成為一個街頭藝術(shù)家
2017.6.10
本來說好寫「日思」忍弛,結(jié)果被我硬生生寫成「隔日思」,也是有點醉信柿。雖然說每天都寫(而且我之前的原則是「不屯稿」)確實挺難的弹渔,但日思這事兒最有價值的一點就是養(yǎng)成思考并寫下來的習慣帽哑,這點確實做的不好奇适。
周末給自己放了個送,來湖北溜達一圈見見朋友芦鳍。好久沒有這么漫無目的地在街頭溜達嚷往,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兒,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街頭」柠衅。又想起年輕時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皮仁,成為一個「街頭藝術(shù)家」。
街頭的魅力在于它就是生活本身菲宴,毫無掩飾偽裝虛假贷祈,都是叨叨見紅赤露露的生活原本的樣子,爭吵喝峦、親密势誊、撕逼、日常谣蠢,如果你善于觀察粟耻,每天都發(fā)生在街頭。陌生人之間從未如此坦誠眉踱,不經(jīng)意間就把自己的生活中一個細節(jié)挤忙、側(cè)面攤開給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街頭能構(gòu)成連接谈喳,且是你突破生活圈子之外的連結(jié)饭玲。「圈子」這事兒挺有意思叁执,它提高了你的效率茄厘,讓你生活在自己選擇的環(huán)境當中,有助于提高幸福感和安全感谈宛。但「圈子」同時也有極大的欺騙性——讓你覺得你所了解的就是世界本身次哈,就是世界的全部。
之前在廣州做過一個小項目吆录,在街頭擺攤賣故事窑滞。準備了100個「故事試管」,在街頭賣了三四個小時恢筝,只賣出去40多個哀卫,剩下的我發(fā)到朋友圈,迅速被買光撬槽。這個事兒讓我感慨了很久——曾經(jīng)那些我自認為吊炸天的策劃此改、方案、項目侄柔,如果跳脫出我自己的「圈子」之外共啃,扔到一個更大的環(huán)境中去占调,估計什么水紋都激不起來艇棕。
從那之后说铃,我再做個人項目的時候欲间,都會試著多一個角度去思考:這個事兒路邊路過的素人是否會覺得有意思限番?他們能否get到我的意思和我想表達的東西彩扔?他們是否會喜歡或者被激起一些情緒铣卡?
一個作品或項目主经,如果有「圈內(nèi)人」說牛逼腻异,是一種牛逼攻人;如果素不相識的路人說「牛逼」幔虏,是另一種牛逼。兩種都做到當然好贝椿,但如果只取其一想括,我現(xiàn)在更期待后者。
前段時間一個專注于街頭文化的公眾號「OPP」發(fā)了一個紐約街頭貼紙的紀錄片烙博,就像這次的湖北散心溜達一樣瑟蜈,激發(fā)起我對于「街頭藝術(shù)家」的向往——通過某個媒介或方式,和素不相識的人發(fā)生一些可能微弱但卻實際存在的聯(lián)系渣窜,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铺根。
之前我也亂七八糟做過一些跟街頭相關(guān)的項目,F(xiàn)ree Hugs乔宿、街頭賣故事位迂、陪聊小廣告、詩歌占領(lǐng)街頭详瑞、路邊新聞社等等掂林,但還滿足不了我對街頭的強烈好奇。我希望我的項目坝橡、作品能成為街頭的一部分泻帮,我能成為街頭的一部分。
之前有個朋友曾近說起自己一個小癖好:坐在街頭看路人计寇,然后用寫小說的方式去猜測這個人的背景锣杂、生活、要去哪番宁、去干嘛等等元莫。我挺喜歡這種消磨時間的方式。
一個對街頭蝶押、對陌生人充滿好奇心的人踱蠢,一定是細膩且善良的。我可能也是播聪,或者想成為這樣的人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