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市博物館/文? ? 黃秀聰/部分照片
【提要】浦西城堡是明嘉靖(1561年)浦西黃氏開基祖黃天從第十一代孫黃深魏作為“防倭寇入侵,保族氏安全”為目的,率族氏而建的,訖今已有458年歷史。城堡內一色姓黃傀蓉,居住五、六百戶人家职抡,與漳浦趙家堡頗有淵源情結葬燎,被譽為“姐妹城堡”,共同見證了宋朝南逃的一段陳年往事缚甩。城堡主體建筑物結構具有宋谱净、明年代閩南農村古城堡、古民居的建筑風格擅威,對于挖掘閩南城堡文化壕探,探索南宗偏安小皇朝史跡,有著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郊丛。
【關鍵詞】遺址城堡建筑 歷史痕跡
? ? ? ? 這座山峰叫南太武山李请,并與小金門的北太武山遙遙相對,并稱“姐妹山”厉熟。山上二十四景聞名遐邇导盅,四十多處摩崖石刻,除明代福建南路參將施德政及其部屬陳弟庆猫、沈有容各一首七律詩有落款外认轨,其余均無書刻者姓氏,令人百迷不解月培。這些石刻從書法藝術上看如“太武山”“萬丈丹梯”“修身為本”“浴仙盆”等均有甚高造詣嘁字,但出自何時何人之手,卻無從得知杉畜。
? ? ? ? 據乾隆刻本《海澄縣》卷十記載纪蜒,南宋郡王趙若和曾駐蹕于這座山頂?shù)难訅鬯O榕d二年(1279)正月此叠,蒙古元軍與南宋殘余在廣東江門涯山一戰(zhàn)纯续,宣告南宋覆滅,而宋王室有一支行船逃難到南太武山麓灭袁,福建南路參政施德政《太武山》詩一首云:“躡登喜尋仙子跡猬错,登臺羞問宋王蹤∪灼纾”可以為證倦炒。
? ? ? ? 說來也巧,在南太武山腳三公里處软瞎,發(fā)現(xiàn)一座城堡逢唤,南宋趙王與舊臣黃材隱姓埋名在此生活(詳見《浦西黃氏族譜》的《西堡記》滴血書)。
一.城堡遺址:
? ? ? ? “浦西城堡”位于龍海市東部涤浇、南太武山西部的港尾鎮(zhèn)城外村浦西社鳖藕,置身于“三山一水、茂林綠葉”的浦西溪畔只锭。城堡坐北向南著恩,總面積15470平方米,占地23.2畝蜻展,該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页滚,距今已有458年歷史。
? ? ? ? 浦西城堡從城基到石門上全部采用石材砌成铺呵。城基堅實牢固裹驰,是一座設施嚴密牢固、安全有序的防衛(wèi)性建筑片挂。城墻周長450米幻林,高2.3米,垣面廣0.8米音念;開辟東沪饺、西、南闷愤、北四個半圓彎弓形石門整葡,其中北門為封閉式。四個石門上配有四個譙樓讥脐,墻厚3米遭居,高2.5至3.5米啼器,寬1.3至1.6米;城墻上還有譙樓俱萍、跑馬道端壳、女墻、垛口枪蘑、炮眼损谦,墻內外有6個七級登城石梯,南門與西門交界處配套一個水門岳颇。城墻上跑馬道寬2米照捡,城外地勢陡峻,以山為壕话侧,以溪為層栗精。
? ? ? 城墻內中央部分有二口水井,原水系獅山花崗巖石層掂摔、石縫术羔、山水間流出的清澈甘泉,自古以來乙漓,這二口水井级历,無論旱情多重,井泉水永不干涸叭披,足夠500多人飲用寥殖。
? ? ? ? 城內有民居房屋126座375間,這些建筑整齊壯觀涩蜘,布局合理嚼贡,主次橫豎,牢固堅實同诫。古民居雖經四百五十多年風雨洗禮粤策,舊貌依然尚存,“石磨”“石舂臼”“石豬槽”“土礱”“水車”“風柜”“飛石獅球”“棕蓑”等文物古跡還保存完好误窖。橫豎主副巷路各5條叮盘,神祖廟、祠堂等井然有序霹俺。
? ? ? ? 特別是城堡內還有一座“獅山小圍城”柔吼,是御敵的第二道防線,又是眺望遠方敵情的瞭望塔丙唧。獅山小圍城共設有四個石門愈魏,城墻高3、寬2米,內有練兵場培漏、瞭望臺等溪厘。相傳1290年浦西黃氏始祖黃天從、黃材父子曾陪趙郡王若和登臨獅山北苟。在獅山巔峰可眺望“三門”(即海門桩匪、廈門打瘪、金門)和“一園一河驯牵”(即海上鼓浪嶼花園、萬傾碧波東海)闺骚,山上的“擊鼓石”“黃趙情”“仙人洞”及百年的榕彩扔、楠、柯僻爽、杉等自然風光讓游人樂而忘返虫碉。
二、建筑風格:
? ? ? ? 浦西城堡設計精致胸梆,雄偉壯觀敦捧,別具一格,有著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歷史條件碰镜。特別是城堡各個門上都建有一間城樓兢卵,城墻上按一定比例和用途又造了數(shù)個譙樓,極大地提高了樓堡的防御能力和攻擊能力绪颖。城堡坐北朝南秽荤,依山傍海,易守難攻柠横。城墻均以條石窃款、片石、蛋石三結合砌建成的牍氛,并筑有2米高的三合土女墻晨继,上開有數(shù)百個炮眼。不過如今大都已廢搬俊,石頭圍墻也高低參差不齊紊扬,墻上蔓藤纏繞,可以想象一座歷經風雨悠抹、年代久遠的斷墻殘堡珠月。
? ? ? ? 城堡內的古民居建筑多數(shù)以石基為主,石木瓦結合的建筑群體楔敌,共有10條由碎石鋪成的人行道橫豎呈“十字架”延伸啤挎。126座375間,有的坐北向南,有的坐東向西庆聘,有的坐西向東胜臊,幾十戶成行幾十戶成列,井然有序伙判,布局合理象对。
? ? ? ? 房屋結構大部分是疊頂“燕尾”雙翹脊,中間為“廳”宴抚,左右兩側為廂房勒魔。墻石混砌結構,即“出磚入石”菇曲,頂梁為懸山式曲線燕尾脊冠绢,屋面紅瓦,間以瓦簡壓軸常潮,檐口掛滴水弟胀、瓦當。下房喊式、廂房孵户、護厝的屋頂略低,為硬山式屋頂或馬頭式山墻岔留。大厝主體構架為抬梁式和穿斗式夏哭,或二者混用,柱贸诚、梁方庭、枋秽五、檁寒波、椽等木質構件皆用榫卯鉸接成為框架結構,以承載屋頂座享。木运悲、磚龄减、石等建筑構件或多或少都雕有各種紅、青班眯、白為主的裝飾花紋希停,如梅花、萬字花署隘、龜背花宠能、古錢花、葫蘆花等磁餐,構成一幅幅藝術圖景违崇。
? ? ? ? 清光緒29年(1903)由印尼華僑黃開盛回鄉(xiāng)興建的一幢“浦西紅磚樓”,具有“四百年不褪當年色”的典型中西合璧建筑,被譽為“紅磚樓”羞延。該樓位于“浦西城堡”北側城內渣淳,坐北向南,總長210平方米伴箩,占地面積達1056平方米入愧。共有三廳、十六房嗤谚、二廚房棺蛛、二磚埕、一涼亭呵恢、三面紅磚圍墻鞠值。
? ? ? ? 整座樓型效仿西方“北卦樓型”磚木結構媚创,樓內置有三杜屏渗钉、四橫眉、三盞荷花吊燈钞钙、百朵荷花泥塑鳄橘。其中杜屏、橫眉都是浮雕芒炼、淺雕瘫怜、漏雕、透雕本刽。樓下中杜屏木浮雕刻有“雙龍戲珠”鲸湃,橫眉篆字“福如東海”子寓、“壽比南山”鑲金彩繪和樓上廳暗挑、開口廳橫楣鑲金彩繪“福祿壽”“春滿堂”。三廳中配有“荷花吊燈”斜友,樓的四周炸裆、廚房南杜壁的“百朵荷花泥塑”盛開,具有“四不褪色”特點:一是新繪鑲金粉鲜屏,艷麗不褪金色烹看;二是紅磚紅潤不褪紅色;三是泥塑雕光潔完美不變色洛史;四是墻壁粉抹潔白不裂痕脫落惯殊。磚、水泥石灰也殖、樁根都從印尼運回土思。綜上所述,“黃開盛紅磚樓”是一座獨具特色、豪華氣派的中西建筑民居浪漠,是明清時期建筑行業(yè)陕习、陶瓷行業(yè)的典型代表,也是一座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址愿、文化價值的藝術精品该镣。
三、歷史背景:
? ? ? ? 據漳州地方史和《浦西黃氏族譜》所載响谓,浦西城堡與南宋偏安王朝有著神秘緣情损合。《西堡記》開頭寫道:“西堡歸為腴圃膏田之區(qū)娘纷,深魏公始居此嫁审,伯仲新宅焉±稻В”深魏公為浦西黃氏第十一世祖律适,其開基先祖為入閩始祖黃天從。
? ? ? 黃天從原為杭州人遏插,宋登咸淳戊辰科進士捂贿。其子黃材字國棟,謚文忠胳嘲,歷官大理丞轉內閣侍從厂僧。明御史朱鑒的《楊太后陵》中所記“祥興元年(1278)胡元猖獗,黃天從隨帝昺播遷于崖山時了牛,以舟拒元颜屠。后黃材奉楊太后懿旨,見勢迫逼鹰祸,乃與張世杰等以十六舟護王若和甫窟。四船飄至浯嶼前遇颶風又失貢梖,乃于浦東登岸福荸,隱王趙氏為黃蕴坪,于浦東合居【慈瘢”黃材所撰的《泣血書》也明確載錄:“文天祥被執(zhí)背传,世杰、秀夫隨帝入海台夺,捐軀報國径玖,此心可白。余豈獨難二三公之死節(jié)颤介,而故靦顏以逃哉梳星?余奉制保王赞赖,王在,或可噓炎宋之余灰于再振也冤灾∏坝颍……都民知浦東有黃氏族,而不知有趙氏孤韵吨,趙氏安矣匿垄。”從黃氏族譜諜所載及民間傳說,現(xiàn)今港尾鎮(zhèn)城外城的浦西社村民的開基者為宋末趙王者宗親望族和及黃材侍臣合居一起归粉。有聯(lián)為證:“保王存趙祀椿疗,奉父啟黃基】返浚”
? ? ? ? 這個故事要從南宋末年說起届榄,當年元軍在襄樊之戰(zhàn)大破宋軍以后,直逼臨安(今浙江杭州)倔喂,德祐二年(1276)宋朝廷求和不成铝条,5歲小皇帝宋恭帝降元,宰相江萬載父子帶禁軍護衛(wèi)宋度宗二個兒子(即益王趙昰滴劲、廣王趙昺)南逃攻晒,在婺州(今浙江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到溫州后再與張世杰、陳宜中班挖、文天祥等會合。元軍窮追不舍芯砸,二王逃至福州萧芙。趙昰為帝后,景炎二年(1277)福州又淪陷假丧,流亡的南宋小朝廷再從泉州奪船出海双揪,準備逃往廣東雷州,不料突遇臺風包帚,帝舟傾覆渔期,端宋趙昰落水染病去逝,由弟弟7歲衛(wèi)王趙昺登基渴邦,流亡到廣東崖山疯趟。
? ? ? ? 祥興二年(1279),崖山海戰(zhàn)谋梭,元世祖派降將張弘范進攻信峻,1279年3月19日宋營隨即被破,丞相陸秀夫擔心趙昺帝被俘受辱瓮床,背起少帝跳海自盡盹舞,文天祥戰(zhàn)敗被俘产镐,楊太后聞訊也撲海殉國。帝后皆失踢步,將相死國癣亚,一夜之間,宋軍覆沒获印,小朝廷滅亡了逃糟。
? ? ? ? 突圍出來的張世杰、黃天從父子護閩沖郡王趙若和駕船返回福州蓬豁,海上不幸遇颶風绰咽,張世杰殉難,余下四艘船杠梖折斷地粪,失去控制漂泊內海取募,船至鴻港(今龍海港尾)。
? ? ? ? 于是便有了“浦東銀坑(“浦東”今處龍海港尾鎮(zhèn)店地村西側蟆技,“銀坑”今于港尾鎮(zhèn)城外村東面與店地村西側的交界處玩敏,浦東與銀坑兩地相距500米)登岸,浦西開基和保王存趙的后續(xù)故事质礼⊥郏”
? ? ? ? 因元軍兇追,黃天從眶蕉、黃材父子就把趙王“匿趙為黃”砰粹,在南太武山周邊埋名隱姓,共同過著逃亡生活造挽。
? ? ? ? 直至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鑒處理趙若和孫子黃明官同姓逼婚一案碱璃,查閱族譜,明察斷案饭入,奏報朝廷嵌器,趙后裔復姓才而重現(xiàn)史情。
? ? ? 到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谐丢,沿海地區(qū)經常遭受倭寇和海盜入侵爽航,民不聊生,黃天從第十一代孫深魏公率族民在城內建造“浦西城堡”乾忱。爾后讥珍,復姓后的趙若和子孫搬遷到距離浦西35公里的漳浦縣湖西鎮(zhèn)趙家村開基,趙若和第九世孫趙范為懷念趙宋王朝都城汴梁饭耳,于明萬歷六年(1600年)返鄉(xiāng)串述,在漳浦縣湖西仿照汴梁建筑風格開建“趙家堡”。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寞肖,黃天從第十五代世孫黃性震在漳浦縣湖西鎮(zhèn)城內村又籌建“詒安堡”纲酗,建筑面積171畝衰腌,城墻周長1200米。至此觅赊,“三村”(即浦西村右蕊、趙家村、城內村)吮螺、“三堡”(浦西城堡饶囚、趙家堡、詒安堡)為同緣鸠补、同宗的“姐妹堡”萝风。它們共同見證了南宋望族后裔的一段風雨飄搖、歷經坎坷的陳年往事紫岩。
? ? ? ? 迄今浦西黃氏浦東銀坑登岸開基已有730多年规惰,相傳三十世,繁衍后裔數(shù)十萬人泉蝌,分布在閩(漳)歇万、粵、臺灣勋陪、南洋等地贪磺。
? ? ? ? 在整整元朝統(tǒng)治的百年之間,黃趙合居诅愚,合傳黃氏后代寒锚,是一個“覆巢之下存完卵”的奇跡,也體現(xiàn)了黃氏先祖精忠愛國呻粹、忠義人生的壯舉壕曼。
備注:
漳州三堡:浦西城堡、趙家堡等浊、詒安堡
浦西城堡:龍海市文保單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摹蘑,浦西黃氏開基祖黃天從第十一代孫黃深魏作為“防倭寇入侵,保族氏安全”為目的,率族氏而建筹燕。
趙家堡:國家級文保單位。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建衅鹿,趙宋皇族后裔聚族而居的城堡撒踪。
詒安堡:國家級文保單位。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大渤,由黃性震捐獻歷年積蓄傣銀所建制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