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現(xiàn)在已經(jīng)9月底,馬上就到十月份歧蒋。門口看到一張燃氣公司的單子土砂,寫著“在9月30之前,網(wǎng)絡(luò)繳費優(yōu)惠開始啦谜洽,最低可優(yōu)惠10元萝映,最高可優(yōu)惠66元”。
我看了看阐虚,優(yōu)惠10元序臂!幾千元的燃氣費,您就優(yōu)惠10元实束!太小氣了奥秆!
案例2
我去商場買了一個1000元的燃氣灶,商家為了促進銷量咸灿,和我說送我一個價值50元的鍋构订。我心想挺好,不要白不要析显,但我并沒有太多感激鲫咽。心中還在想著這1000元是不是買貴了签赃。
為什么會這樣谷异?是因為消費者心目中,是將10元和幾千元的燃氣費進行對比锦聊,將50元和1000元進行對比歹嘹,比例懸殊巨大,消費者當然不會有任何觸動孔庭。這種在消費者中間尺上,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價值判斷邏輯材蛛,我們成為“比例偏見”!
概念:比例偏見
在很多場合怎抛,本來應(yīng)該考慮數(shù)值本身的變化,但是人們更加傾向于考慮比例或者倍率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們對比例的感知舶替,比對數(shù)值的感知更加敏感束凑。
本質(zhì):用戶習慣于對比,對比往往是一種相對值(比例)
運用場景1:換購
我依然是買了1000元的燃氣灶富稻,商家告訴我說掷邦,只要我再花1塊錢,就可以得到50塊錢的鍋椭赋。
依然是50元的鍋抚岗。前者和后者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是截然不同。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哪怔?因為前者是50和1000元進行對比宣蔚,后者是50元和1元進行對比。
運用場景2:比較
我是商家认境,我有micro-sd 8G的卡件已,價值200元。單獨銷售的時候元暴,銷量并不高篷扩。在消費者購買價值3000元手機的時候,我會建議他購買茉盏。這個卡會使得手機的存儲大大提高鉴未,可以存儲上千張照片,僅僅只需要200元鸠姨。
當單獨購買8G卡的時候铜秆,用戶可能購買也可能不買。但是當用戶在購買手機的時候讶迁,會將200和手機的上千元進行對比连茧,自然就會覺得便宜。
總結(jié):運用方法
1巍糯、促銷時啸驯,價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讓消費者覺得有更多優(yōu)惠感祟峦,價格高的商品罚斗,可以用降價的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感到優(yōu)惠宅楞。
2针姿、用換購的方式袱吆,讓消費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價錢變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這樣會產(chǎn)生很劃算的感覺距淫。
京東的換購已經(jīng)用在全網(wǎng)的溝通中了绞绒。
3、把廉價的配置品榕暇,搭配在一個非常貴的東西上面一起賣处铛,那相對于單獨賣這個廉價商品,會更容易讓消費者感到價值感拐揭。
所以定期的進行打包促銷是十分有效的策略撤蟆。
注:此文是本人在學(xué)習劉潤老師在得到平臺的《五分鐘商學(xué)院》后的自我記錄以及總結(jié)。里面的概念內(nèi)容基本都是來自劉潤老師堂污,其他部分會有自己的學(xué)習和理解家肯。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xué)院每一節(jié)課都能給我?guī)韱l(fā)和學(xué)習。感謝劉潤老師盟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