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经瓷,我分享了十四年前寫的一篇祭文《大雁南飛,雪花飄舞》妈踊。想想也真快了嚎,都14年了泪漂,過去青澀的小姑娘都當媽媽了廊营,小伙子也基本做爸了,點開一些同學的照片萝勤,身材也慢慢發(fā)福了……
很多同學露筒,14年前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14年后敌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逐漸開始拉大:有的同學開始買車慎式,有的同學已經(jīng)在當?shù)刭I房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會更加拉大趟径,階層也會更加分明瘪吏。
最近,我開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铝诉@種差距蜗巧?
家庭背景?
肯定不排除家庭背景的影響。官二代材失,富二代磨淌,肯定不用講,這是一般人沒法比的望拖。有一個富豪曾經(jīng)對他的女兒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起點渺尘,也許是很多人奮斗的終點∷得簦”
其實鸥跟,人生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不過這種比賽沒有起點盔沫,也沒有終點医咨,一代又一代的延續(xù)蚂夕,想想是不是這樣?
每一個人都在這個跑道上向前奔跑腋逆。而且這個跑道很特殊婿牍,不是環(huán)形,而是一直向上的……
這一代人總是在上一代人的基礎之上繼續(xù)比賽惩歉。所以等脂,每一個人的起點是不同的,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撑蚌。
現(xiàn)在高度不高的人也不要抱怨上遥,過去已經(jīng)無法改變,既然祖輩沒有改變争涌,為什么不讓自己改變呢粉楚?
學歷?
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已經(jīng)不是新聞亮垫,擁有本科學歷的人越來越多模软。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貌似學歷已經(jīng)不是什么優(yōu)勢呢饮潦,不是嗎燃异?
我有一個兄弟,二本師范市場營銷專業(yè)畢業(yè)继蜡。二本師范本來就不咋地回俐,還在師范學營銷?
那就更不靠譜了稀并,是吧仅颇?
結果恰恰相反。14年前碘举,他應聘到一家大型國有企業(yè)忘瓦,一家知名的卷煙廠。據(jù)說殴俱,當時應聘一半以上是碩士政冻,絕大部分是名校畢業(yè),200人面試錄取不超過10人线欲。結果他被成功錄取明场,一年之后,月收入就過萬了李丰。
為什么苦锨?
我這個兄弟口才特別好,做事極為細心沉穩(wěn),為人處事更是左右逢源舟舒,熟悉的人肯定猜得出他是誰拉庶。前不久我們交流,他還在這家企業(yè)發(fā)展……
專業(yè)秃励?
上個月有朋友的親戚參加高考氏仗,高考之后就要報志愿,報志愿就要涉及三個問題:
第一夺鲜,去哪里讀皆尔?
第二,選什么專業(yè)币励?
第三慷蠕,選什么學校?
這三個最重要的是哪個食呻?
實話實話流炕,很難判斷。同等情況下仅胞,以我個人理解是專業(yè)最重要每辟,其次是地點,再次是學校饼问。當然你能考上北大影兽、清華揭斧,這種情況例外莱革,我說的是普遍情況。
專業(yè)的影響的確很大讹开,我以前是一本分數(shù)線盅视,考的是一本大學,學的是安全工程旦万,安全工程干啥的闹击?
簡單理解就是公司和礦山的安全管理員。畢業(yè)要么去工地成艘,要么去礦山赏半,要么去路橋建設現(xiàn)場。后來我瞎折騰淆两,沒做本專業(yè)工作断箫。
我有一個親戚,和我是一屆的秋冰。他學的是電子工程仲义,杭電畢業(yè),后來就職一家大型的電子集團,年薪大概在18萬以上埃撵。
我那些做本專業(yè)的同學呢赵颅?
達到這個收入的一半就不錯了!(當然也有特別出色的暂刘,不過這都是極少數(shù))
所以饺谬,專業(yè)的選擇導致了第一次差距。
這里分享的都是起點差別不大的谣拣,一個考屔淘蹋科,一個北大芝发,這種基本就沒有可比度绪商。那專業(yè)是不是造成差距最核心的原因呢?
還不是辅鲸!
我們那個年代格郁,選專業(yè)基本靠運氣。包括老師独悴,對專業(yè)都不大了解例书,更別說周圍的親戚朋友了。選什么專業(yè)基本靠的是感覺刻炒,感覺那個好就選那個决采。比如我那個親戚,他就選了比較好的電子工程坟奥,而且是他們學校的王牌專業(yè)树瞭,所以一畢業(yè)就領先了他很多高中同學。
這是第一次分水嶺爱谁,可以說晒喷,運氣的成分相對而言比較多。
那造成第二次的差距是什么呢访敌?
先說說我自己吧凉敲。我學的是安全工程,上大學之后才發(fā)現(xiàn)寺旺,我那個破專業(yè)是剛開三年的爷抓,師兄師姐還沒畢業(yè)了。
悄悄詢問了我們院的就業(yè)情況和待遇阻塑?
結果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蓝撇。
看到這情況,心涼了半截叮姑,讀書期間我就開始在外面做事了唉地。
結業(yè)后据悔,開過店,做過銷售耘沼,合伙做過生意极颓,幾年間換了好多個行業(yè)。還好群嗤,后面有幸遇到高手菠隆,跟高手一起學習做事,才逐步好轉狂秘,要不肯定還在瞎晃悠骇径,不知道該去何方……
基本軌跡是這樣的:總是在不同的行業(yè)跳來跳去,結果一年又一年者春,生存狀況不斷沒改變破衔,甚至比當初……(都懂得!)
那些幾年之后钱烟,和同時起步的人晰筛,拉開較大差距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無一例外拴袭,他們的軌跡是這樣的:畢業(yè)就選了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yè)读第,不一定是本專業(yè),相關的也可以拥刻。在這個行業(yè)深入學習怜瞒,累積經(jīng)驗,逐步逐步向前推進般哼。遇到合適的機會吴汪,就從一個公司跳到另外一個公司,行業(yè)不變逝她,職位上升浇坐,薪水增加,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高度……
環(huán)顧周圍: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這樣黔宛。但是,大部分是不是這樣擒贸?
所以臀晃,當我看到這些之后,只想做一件事:扎根介劫,在一個行業(yè)扎根徽惋,在一個領域扎根……
還是那句話:任何人只要專注于一個領域,5年可以成為專家座韵,10年可以成為權威险绘,15年就可以世界頂尖踢京。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在一個特定領域宦棺,投入7300個小時瓣距,就能成為專家;投入14600個小時就能成為權威代咸;而投入21900個小時蹈丸,就可以成為世界頂尖。但如果你只投入3分鐘呐芥,你就什么也不是B哒取!思瘟!
你在扎根嗎荸百?
下一個5年或者10年的蛻變在哪里?
那要看:你扎根在哪里滨攻?
分享一個小故事管搪,希望對大家有啟發(fā)哈。
毛竹在四川境內(nèi)有一種堪稱奇特的植物——毛竹铡买。它的生長過程可謂自然界一大奇觀更鲁。
該竹在種植期前5年絲毫不長,到了第6年雨季到來的時候奇钞,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竄15天左右澡为,最后大約可以長到90英尺高,并成為竹林中的身高冠軍景埃。
而且更為奇特的是在它生長的那段日子里媒至,處在它周圍方圓10多米內(nèi)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長,等到它的生長期結束后谷徙,這些植物才又獲得了生長的權力拒啰。
在好事者“尋根問緣”的過程中,這一奇觀的謎底被揭開:原來它前5年不是沒有長完慧,甚至沒有少長谋旦,只不過是以一種不易被人們發(fā)覺的方式在生長——向地下生根。
經(jīng)過5年的地下工作屈尼,一株還未向上發(fā)芽的雛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圍發(fā)展了十多米册着,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謂“博大精深”脾歧。
這樣的生長方式不僅為它5年后長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甲捏,同時還悄悄地“侵占”了周圍其它植物的根系發(fā)展空間。
使它們無法獲得生長所必需的水份及養(yǎng)料鞭执,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來的時候它能夠幾乎以資源壟斷的方式獨自急長司顿,而此時周圍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興嘆芒粹,眼巴巴的看著它生長。
所以大溜,無論是在山上還是其他地方化漆,我們很少看到竹子有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