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八達(dá)嶺野生動物園里一女游客因跟其丈夫爭吵在虎區(qū)私自下車被老虎拖走,受了重傷刀脏。男人從駕駛室沖出來解救局荚,猶豫了一下又返回車?yán)铮瑩?jù)說車?yán)镉泻⒆佑郏淠笍暮笞鶝_出來解救耀态,被老虎咬傷致死的事件在各網(wǎng)絡(luò)媒體上被傳得沸沸揚揚。
看到了許多有關(guān)的文章暂雹。有人說家庭教育首装,有人說母愛,有人說夫妻感情杭跪,有人說安全意識仙逻,有人談公園管理制度,有人搬出“費斯汀格法則”大談人的情緒對事態(tài)發(fā)展的影響等等涧尿。
說實話系奉,這對于當(dāng)事人及親屬莫過于天大的災(zāi)難的事件,我從這些文章里讀到的更多是幸災(zāi)樂禍姑廉,是用別人家的不幸之事作反面典型喋喋不休地大做文章缺亮。
所有的文章都分析得頭頭是道,表面上也有惋惜桥言,但更多的是指責(zé)萌踱,大有“活該”之意。聽起來有點脊背發(fā)涼号阿。
我想說并鸵,即使別人不指責(zé),因自己的一次錯誤害死了媽媽扔涧,那個女子也會在心里懊悔要死园担。網(wǎng)絡(luò)上的議論很快就會過去,但周圍的熟人、親戚朋友永遠(yuǎn)都不會忘記她的這次錯誤造成的后果粉铐。最不會忘記的是她自己,我都不敢想卤档,她的余生將怎么面對這也許永遠(yuǎn)也走不出的陰影蝙泼。
這次所犯錯誤的代價也太大了!這于當(dāng)時的她絕對是沒有想到的劝枣。即使有預(yù)見汤踏,但人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控制情緒,以致從不犯錯誤舔腾。所以那些大作文章指責(zé)的人溪胶,是不是把自己置于了非常高明的“圣人”位置?
犯了一次錯誤就該付出生命的代價嗎稳诚?比如闖紅燈被車撞死哗脖,小偷被憤怒的群眾活活打死,都是“活該”嗎扳还?這讓我想到了另一種社會輿論才避,如果某人不幸罹難,要是為了正面宣傳氨距,就說他(她)是怎樣怎樣的優(yōu)秀桑逝,好像不優(yōu)秀的人就不可惜了似的。
《郁離子》里有個寓言故事:有個商人俏让,渡河時從船上落水呼救楞遏。有個漁人劃船去施救,他許諾給漁人一百金首昔,但得救后卻食言了寡喝,只給了漁人十金。趕巧的是勒奇,第二次渡河時拘荡,又落水了,而那人漁人又在場撬陵,卻不再施救珊皿,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救,漁人說這個人不講信用巨税,然后就眼睜睜地看著他淹死了蟋定。
劉基寫這個寓言本意當(dāng)然是告誡人們要恪守誠信。但我卻從那漁人身上看到冰冷可怕的人性草添。失信一次就至于死嗎驶兜?我想,如果漁人動了惻隱之心再次救了他,那商人以后肯定會有改變吧抄淑?
所有人都會犯錯誤屠凶,沒有誰是圣人。只要沒有傷天害理肆资,傷害無辜矗愧,殘害他人,犯了錯誤都該得到諒解吧郑原?不必總是對人大加指責(zé)唉韭,相信每人都有自省的能力。
如果他已因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犯犁,我們能給的就是同情和幫助属愤,或者就是沉默。這酸役,也算是一種厚道吧住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