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菥
當初買這本書時,首先肯定是沖著東野圭吾才下決定的啡彬。盡管之前沒有讀過他的小說羹与,但已被拍成電影的《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已經(jīng)讓我見識到了他的厲害庶灿,不愧為日本借的推理大師纵搁。就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三個小混混,都能被他寫成一部神奇而又懸疑所思的溫情故事往踢,即使是一部殺人案的偵探推理故事腾誉,也會讓你永遠猜不到結尾,并且不血腥不恐怖峻呕,反而充滿了溫情利职,充滿了愛。我想這也是我為什么會逐漸喜歡他的作品瘦癌。
接下來我們就要回到我最近看的這本《伽利略的苦惱》猪贪。第一次看到名字時,不由的想到歷史上非常出名的那位做“斜塔實驗”的科學家讯私,伽利略热押,但依照作者寫故事的風格西傀,不會去寫一個歷史名人吧。所以從買回來到真正開始打開這本書之前楞黄,腦中一直充滿了疑惑與好奇。
“伽利略”是書中大家對湯川教授的一個稱呼抡驼,他是一位物理學教授鬼廓,并且在學術方面深受學生和其他老師的尊敬。而書中的故事就是湯川老師受警師廳委托致盟,用他的科學知識幫警察們破了一個又一個案件碎税。其中書中就是有五個這樣的故事組成。
五個故事系互相獨立馏锡,也存在聯(lián)系雷蹂,每個故事都是一樁單獨的案件,之間不存在關系杯道,但他們之間都有一個共同點匪煌,就是都用了科學的手段殺了人,所以才會有湯川教授的頻頻出場党巾。每個故事也都不是殘忍萎庭、冷酷、冷血齿拂。其實都有溫情驳规,背后也都充滿了愛,這當然也是貫徹了東野圭吾一貫的風格署海。
第一個故事是有關一個女子墜樓的事件吗购。一開始以為是自殺跳樓,但又因為尸體身上的傷和屋里的擺設砸狞,判斷出是有他殺的可能捻勉。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可疑人作案的手段,于是警員內(nèi)海薰提出了向湯川教授請教的想法刀森。以前湯川也幫助過警方贯底,但這次是在內(nèi)海的各種說服和請求下才答應的。雖然湯川把即使兇手不在現(xiàn)場撒强,也能將尸體從樓上墜落的實驗做出來了禽捆,但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死者最終仍舊是自殺跳樓飘哨。而嫌疑犯只是用鍋打傷了死者胚想,這其實在湯川做實驗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
第二個故事和第五個故事是我印象最深的芽隆,因為這兩個故事都與湯川教授多多少少有些聯(lián)系浊服。第二個就是伽利略的苦惱统屈,他苦惱的是啥呢?他苦惱牙躺,這一次的兇手是死者的親生父親愁憔,同時也是湯川最敬愛的老師,辛正孽拷。在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是辛正時吨掌,辛正前前后后不知不覺為湯川提供了線索,而最后沒想到兇手是這位已經(jīng)坐在輪椅不能行走的老師辛正時脓恕,湯川私下勸老師自首膜宋,可辛正卻沒有這么做,而是等到警方證據(jù)確鑿時才被逮捕炼幔。而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為了他這個一直守在身邊卻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兒秋茫,這樣就可以讓自己一直在監(jiān)獄,而女兒就可以毫無負擔嫁人乃秀,繼承他的所有家產(chǎn)肛著。不得不說這樣的故事少了兇殺案的殘忍,卻多了更多的愛跺讯。
第三個和第四個故事比較簡短策泣,也很快就被湯川破案了。
而第五個“擾亂”則是這本書中的重頭戲了抬吟。不僅僅從字數(shù)上能體現(xiàn)萨咕,而且從整個案件的難度性、危害性火本、影響范圍都能體現(xiàn)危队。最關鍵的是這個“兇手”自稱“惡魔之手”是特意向湯川發(fā)起挑戰(zhàn)的。他寫犯罪預告钙畔,發(fā)犯罪聲明茫陆,還寄恐嚇信,造成整個日本的人心惶惶擎析。
最終只是一個郁郁不得志的科學家簿盅,工作沒了,愛人還要離他而去揍魂,結果卻親手殺了自己的愛人桨醋。而他把這一切都怪罪在湯川身上,要不是當初他新研究發(fā)布會上现斋,湯川提了一個問題喜最,讓他沒有完美收場,而導致研究結果失敗庄蹋,他也不會進一個普通公司瞬内,也不至于不受重用迷雪,最后辭職,導致女朋友分手虫蝶,所以他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報復社會章咧,讓世人都知道他的厲害。而最終也是法網(wǎng)恢恢能真,疏而不漏赁严,再厲害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看完這些故事和r舟陆,讓我對懸疑和偵探小說有了新的認識误澳。之前看的《困在時間里的人》明明是一部探訪記者要幫助一個植物人小女孩兒能夠蘇醒故事耻矮,作者卻讓故事變成了推理小說秦躯,還不時穿插了懸疑恐怖的成分。而東野圭吾的這部作品卻恰恰相反裆装,明明是一部推理小說踱承,偵探故事,卻時時充滿了溫情與人性哨免,所以不得不讓我看完之后大呼“不過癮茎活!”
書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故事的結構嚴謹琢唾,邏輯性強载荔。并且人物的描寫沒有刻意去描繪,卻讓每個人物都有個性和特色采桃,讓人一提到某人就能回想出對方的模樣懒熙。還有就是人物對話非常重要,所有的信息與關鍵點都可能在每一句對話中普办,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思維和頭腦工扎,害得作為讀者的我,對每句對話都不敢錯過衔蹲,特別專注肢娘,真有意思。
我想由于最近我對寫作產(chǎn)生了興趣舆驶,尤其是寫故事類和短篇小說類橱健,所以東野圭吾的書給了我很多啟發(fā),同時也讓我想到國外著名的“短篇小說之王”之稱的莫泊桑和歐·亨利沙廉,特別是他們那慣有的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結尾畴博,為世人稱贊不已。我想這幾位作家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袄吨佟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