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兒子去看電影剂碴,《獨行月球》
兒子看著櫥窗里的爆米花把将、膨化食品,表示要吃忆矛,價格35元一筒察蹲。
電影票30元一張,兩張60,再買一筒爆米花递览,倒是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爆米花人陪著我們一起看電影叼屠。
這十幾年電影院的票價漲得不多,也就是一倍左右吧绞铃,附帶的電影院文化——爆米花飲料套餐——翻著筋斗的往上漲镜雨,從5元漲到了35元,且取消了之前的小筒規(guī)格儿捧。
于是我便面臨了一個兩難的選擇荚坞,買或是不買,乖乖挨宰或是為自己的錢作一番垂死掙扎菲盾。
一邊是兒子渴望的眼神颓影,一邊是明顯虛高的定價;
一邊是作為家長難以遏止的希望能滿足孩子任何愿望的沖動懒鉴,一邊是本能的對于不合理消費說不的沖動诡挂;
一邊是主流價值觀中家長應盡力滿足孩子需求的認知(何況只是一筒爆米花),一邊是老師的課程中所說家長對孩子的責任僅止于生活必需的認知临谱;
……
最終我選擇不滿足他的欲望璃俗,結果便是兒子生氣,非常生氣悉默。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跟他講道理(疑似說教)城豁。
電影院的爆米花套餐就是個坑,大坑抄课,而且越挖越大唱星,看電影吃爆米花是電影院有意引導的影院文化,目的當然是為了超高利潤跟磨,你的消費行為间聊,表面上看是自己的自由意志,實際上是被操控的消費抵拘。試想你現在置身于超市中甸饱,眼前是無數種定價合理的食物,包括定價合理的爆米花仑濒,你還會選擇“電影食物”爆米花嗎?如果不會偷遗,為什么在電影院中就一定要選擇爆米花呢墩瞳?因為這是一種被操控的自由意志。
買任何東西氏豌,都要問一問自己喉酌,這件東西的定價是合理的嗎?不要被自己想要它的欲望所操控。試著用超市中其他同等價位的物品作一番對比泪电,讓理智冷靜自己的消費欲望般妙,即使是想要的東西,也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價格相速。
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僅限于“衣食住行學”范圍內的消費碟渺,超出的部分,一律不是我的責任突诬,更何況是這種不僅超出了我的責任義務范圍苫拍,并且價格極度不合理的消費。
這個世界上的資源都是稀缺的旺隙,錢和時間尤其極度稀缺绒极,用在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它們都不是你可以隨便使用的東西蔬捷,也不是你想用多少就能用多少垄提,你必須學會對此有非常嚴肅的衡量、取舍周拐。
來電影院看電影铡俐,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如何更好的欣賞影片,而不是一種并不那么美味的食物速妖。
巴拉巴拉……
總之回家以后高蜂,他的情緒已經恢復正常,吃西瓜罕容、喝牛奶备恤,然后洗澡睡覺。
為什么影院著力打造爆米花這種膨化食品作為影院文化的載體锦秒,它本身虛大的身體不就是這種虛高定價的隱喻嗎露泊?看起來滿滿一筒,足以支撐它的定價旅择,但實際上空空如也惭笑,暗示著無數被欺騙的消費者。
可是生真,來電影院看電影竟然不買爆米花沉噩,你還是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