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照的前生今世
6月25首戰(zhàn)外拍中人像100%的糊照讓小白很是郁悶亥鸠,于是悶頭開始翻糊照的前生今世纸颜。
先說前生胰坟,為什么會糊:
歸根結(jié)底都是“抖”字惹得禍:拍攝人手抖或拍攝主體抖没卸。而那些看上去清晰涕侈,但放大后糊到爆炸的在于對焦的不準沪停,特別是在人像上,如果沒有對焦到人臉、人眼上就會有很大的不舒服感木张。
分析上周拍糊的原因:
1.自動對焦為區(qū)域:
拍攝之前只知道佳能對焦模式分手動模式众辨、單次自動對焦、人工智能自動對焦窟哺、人工伺服智能自動對焦四種模式泻轰。手動比較高端,放后邊學且轨;單次對焦適合拍移動較少的物體浮声,人工智能適合拍攝運動主體,人工伺服是兩者的結(jié)合旋奢。不知道自動對焦區(qū)域也要選擇泳挥,可以單點、可以區(qū)域至朗,精確度就有差別屉符。
2.不知道有安全快門之說:
安全快門=1/焦距或1/50s:也就是當焦距大于等于50mm時,手持快門不能低于焦距的倒數(shù)锹引;當焦距小于50mm時矗钟,手持快門也不能低于1/50s。不然不由自主的輕微手抖就會導致糊片嫌变。
3.不知道有最佳光圈之說
追求人像大光圈的虛化效果吨艇,會造成景深淺,對焦區(qū)域變的更為苛刻腾啥,如果人物是傾斜的狀況下有可能造成一只眼清晰东涡,另一只眼模糊;此時需要降低最大光圈2-4檔倘待,增大景深疮跑,人臉都在對焦范圍內(nèi)即可。
曝光的彎彎繞繞
本周學習較多的就是最基礎(chǔ)也是最精髓的曝光凸舵,照片就是曝光過程的產(chǎn)物祖娘,曝光博大精深,只大概理解原理和皮毛啊奄。
曝光三原則:光圈渐苏、快門和感光度,水平有限增热,小白只能說自己的通俗理解:
光圈就是限制多少光進入相機整以,光越多,曝光越強是很容易理解的峻仇。表示方法是F+數(shù)字公黑,F(xiàn)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大凡蚜,比如F1.8>F16人断;
快門就是光以多少的速度通過圖像感應(yīng)器,速度越快朝蜘,相當于作用于圖像的光越少恶迈,曝光較低,越慢則光越多谱醇∠局伲快門以1/數(shù)字,比如1/250方式表示副渴,數(shù)字越小奈附,快門越慢,適合拍車軌煮剧、星軌等需要長曝光場景斥滤;數(shù)字越大,快門越快勉盅,適合拍高速移動的物體佑颇;
ISO就是對光的敏感程度,ISO越高草娜,表明對光越敏感挑胸,成像越亮,但同時噪點也多驱还。理解感光度的一個場景就是在光線不好時嗜暴,即使光圈和快門開到最大凸克,畫面仍然曝光不足议蟆,此時就必須提高ISO,犧牲些畫質(zhì)來提高曝光度萎战。
感覺基礎(chǔ)的參數(shù)調(diào)整就是這三個咐容,另外的測光模式、曝光補償蚂维、閃光燈補償戳粒、白平衡等其他參數(shù)屬于補充或高階學習。
第二次外拍
酷熱中的漫游
7月2號虫啥,頂著烈日和晚起的臉皮(本計劃6點鐘早起)蔚约,一直到坐上地鐵也不知道去哪里的漫無目的就出發(fā)了,事實表明真的是無計劃的慘烈涂籽。
在北海和前門猶豫不決苹祟,最后在地鐵關(guān)門的一剎那在東單下車了,晃悠到修葺中的東單公園,上午已上演著熱鬧無比的廣場舞树枫,在一個角落中拍了幾張直焙,然后就是漫長的軋馬路,一路走到東交民巷砂轻,走了好遠才發(fā)現(xiàn)標志性的教堂奔誓,可已經(jīng)沒了拍照的興致,因為太熱了搔涝,全身都是汗厨喂,最后在前門吃了碗鹵煮悻悻回家,辜負了隱形眼鏡和雙眼皮貼庄呈。
小區(qū)內(nèi)的金礦
感覺是白天太熱和地鐵里太冷交織杯聚,傍晚時頭疼的炸裂,真是佩服自己的拍照熱情抒痒,沒怎么準備就在樓下的小區(qū)開拍起來幌绍。或許是熟悉的場景加上微風的吹拂故响,全然不顧小區(qū)里遛孩子傀广、遛狗的眼光,就愉快的走走停停彩届,放松了很多伪冰。原來不用跑那么遠,光線和舒服才是重要樟蠕。
當然成片率還是很低贮聂,需要在眾多的照片中挑挑揀揀才有幾張滿意的,此次學習了下前景遮擋法和大光圈的近身照寨辩,吃完飯后隨拍的夜景照竟然感覺也還不錯吓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