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菩薩的“覺有情”跟我們凡夫的“迷有情”差別在哪里呢?凡夫的迷有情永遠都是以我為核心借跪。
? ? ? 好的人把核心點放在這里酌壕,然后把范圍放大一點,放大一點我們就覺得他好卵牍。
? ? ? ? 我們大家每個人也都為自己,只是范圍大小的問題糊昙。范圍越大,你越善良也越成功释牺,你的能力也越強,所以大家一定要發(fā)大的心没咙。
? ? ? ? 菩薩一定是把我執(zhí)破掉以后,沒有我了祭刚,不以我為中心的才叫菩薩。所以涡驮,沒有“我”的人才是覺醒的人暗甥,以我為中心捉捅、有我執(zhí)的人都是迷失的人。
? ? ? ? 凡夫就是以我為中心棒口,所以叫迷失的凡夫焰情。菩薩被稱為覺有情是因為無我,有大智慧和能證得無我内舟。
? ? ? ? 因為有智慧他不住在生死,不再有我验游,所以不再有生死,才不再是凡夫耕蝉,這是第一個條件,他從輪回中跳出去了垒在。
? ? ? ? 第二個條件他還不忘記眾生,“有慈悲不住涅槃”场躯。
? ? ? 了脫生死之后,再以自己覺悟的心態(tài)回到現(xiàn)實當(dāng)中普度眾生旅挤,這叫菩薩。
? ? ? ? 菩薩的前提是自己要先跳出去粘茄,就像我們大家掉到水里面,菩薩要自己先會游泳柒瓣,能夠跑出去不會被淹死了,然后他還能下來救我們芙贫,這才是菩薩;如果自己都不會游泳屹培,跳下去基本上就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褪秀。
? ? ? ? 我們很多人自己不修行,靠自己一點善心去幫助別人媒吗,其實歸根結(jié)底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他只是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得到一點點幫助而已。
? ? ? ? 就像有些貧困山區(qū)的人介袜,你給他幫助了,他會一直期望你能幫助他遇伞,甚至有些人田也不種了,覺得別人有錢會養(yǎng)我鸠珠,這樣的話,你看似是幫助他渐排,反而會害了他。
? ? ? ? 所以驯耻,有時候在世間做善事也不容易,你做了善事了卻把人家寵壞掉了可缚;你不做善事,他又那么苦城看,你又可憐他芭梯,你又不忍心衣摩。
? ? ? ? 所以,只有你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再受苦了谒主,然后生生世世幫助他們,物質(zhì)上幫助了以后霎肯,再從精神上、信仰上观游,讓他開發(fā)智慧,不再痛苦懂缕,這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允跑。所以聋丝,菩薩他有這個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