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晰韵,原本只是名詞的離婚二字變成了活躍的動詞,甚至慢慢變成一股潮流,一種人云亦云的跟風,近些年來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這種現(xiàn)象在80后中尤為突出硬猫。
認識一個做記者的朋友,那時候他剛剛從第一次失敗的婚姻陰影中走出來改执。他一直閉口不談過去的不愉快啸蜜,我們也沒問,不到半年他又再婚了辈挂。
有一次我們四個人吃飯衬横,他老婆著實讓我們吃了一驚。比他大將近十歲终蒂,簡直能當他媽蜂林,之前是給他打掃衛(wèi)生的家政。我們說到工作上的事拇泣,他老婆插不上話噪叙,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吃飯,偶爾給他夾菜霉翔。他說話停頓的空當把碗一推:“姐睁蕾,幫我要份米飯”,然后接著和我們說話债朵。
我心中充滿大大的疑問子眶,兩個明顯沒有精神交流的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就算朋友平時工作忙序芦,需要人照料臭杰,但也沒到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怎么都感覺他找了一個私人保姆谚中。
朋友一向固執(zhí)渴杆,我們也不好說什么。只是宪塔,沒過多久磁奖,他又離婚了。
婚姻要有相愛為基礎蝌麸,只有彼此了解信任才能彼此成就点寥,而有些人結婚多少帶有一些盲目的味道艾疟,感覺對方不錯来吩,只為擺脫一時的孤寂和尋求溫暖的結合敢辩,最后也只能以落寞收場。
在西方國家國家弟疆,他們對婚姻很慎重戚长,沒有深深愛上對方,沒有考慮好要和對方過一生便不會輕易結婚怠苔,所以很多人到四五十歲還沒有結婚同廉,而我們總是有些著急。
一個女孩到了適婚年齡柑司,父母便給她安排相親迫肖,最后選擇了一個長得不怎么樣但看著忠厚老實的對象結婚,婚后一年卻發(fā)現(xiàn)對方出軌攒驰,兩人很快就離婚了蟆湖。
還有一個女孩也是和相親對象結婚,其實剛開始她就不怎么喜歡這個男孩玻粪,家里父母一定要愿意隅津,結果結婚不到兩個月就離了。
離婚這事好像能傳染劲室,很多人都得了病伦仍,貌似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離婚的朋友,離婚已經(jīng)不像過去那樣大驚小怪很洋,也不會覺得丟人現(xiàn)眼充蓝,而是像分手一樣簡單。
一個朋友的哥哥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離婚了喉磁,說是看對方不順眼棺克,時間長了沒有了新鮮感。
離過兩次婚的那個朋友就說了一句“不合適”线定,這個理由好像代表80后的普遍態(tài)度娜谊,好像不合適就能說明一切。現(xiàn)在說不合適斤讥,早干嘛去了纱皆?
社會逐漸開房,而80后也是開放到任性芭商,說結就結派草,一不爽就離婚。80后的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铛楣,從小幾乎都是“王式教育”近迁,家里的人都圍繞著孩子轉,所以導致獨生子女們非常任性簸州,做事情只顧自己的感受鉴竭,婚后一旦覺得兩個人不合適就會拍拍屁股走人歧譬,從來不想如何用心經(jīng)營。
西方人特別注重家庭教育搏存,對家庭比較重視瑰步,他們之間很善于表達愛和關懷,孩子從小就會覺得家是溫暖的璧眠,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責任教育缩焦,比如把一個東西弄壞了,父母不會責罰孩子责静,會通過讓他修剪草坪袁滥,給爸爸擦皮鞋等方式讓孩子建立責任意識。
在日韓也有專門的培訓學校灾螃,比如如何做一名好妻子呻拌,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等等,而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育卻出現(xiàn)了斷層睦焕,很多人覺得進入結婚的圍城就可以一勞永逸藐握。
我們向往婚姻,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垃喊,是我們靈魂的避風港猾普,是我們幸福的棲息地。如果視婚姻如兒戲本谜,隨隨便便結婚初家,不用心經(jīng)營,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最后只能是傷人傷己乌助,畢竟沒有人真正喜歡離婚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