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記錄了中國攝影師肖全與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二十年的過往,從1993年肖全成為馬克·呂布在中國拍攝時的助手,到2013年與馬克在巴黎的最后一面。這本攝影集寄托了一位攝影師對另一位攝影師的期待牢硅,也表達了一位攝影師對另一位攝影師的感恩。
馬克·呂布是一位忠實地記錄著這個世界的攝影師芝雪。我常常羨慕那些能捕捉到精彩畫面的紀實攝影師减余,因為我也喜歡攝影,喜歡用鏡頭將瞬間變成永恒惩系。紀實照片是很有故事性的照片位岔,雖然捕捉的只是某個瞬間,但是在這個瞬間的背后也許藏著許多故事堡牡。就像肖全在他的攝影集中總是在一幅照片旁寫下當時拍攝的情形:被拍攝對象有著怎樣的故事抒抬,這一幅小小的街景又能反映出怎樣的時代特色。
我曾經(jīng)也有過背著照相機走街串巷的想法,但是每每看到一個好畫面想要拍下來,卻因為害怕冒犯了被拍攝的人而不敢舉起鏡頭抓于。如果被他們發(fā)現(xiàn)了我該怎么應對做粤?被他們拒絕我該怎么辦?害羞的我從不敢拿著鏡頭直對陌生人捉撮,所以我放棄了成為街頭攝影師的想法怕品。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得專業(yè)都不容易。肖全記錄馬克·呂布在中國拍攝時每天早出晚歸巾遭,在街頭轉悠一整天肉康,身上背著一個大背包,隨身攜帶5部相機灼舍、5支鏡頭吼和,不放過任何一個值得拍攝的機會。他甚至會為了捕捉到好畫面而靜靜地在路邊等半天骑素。
肖全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譽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了创橄,但是在馬克·呂布這位攝影大師面前箩做,他還是會像學生一樣謙虛,甚至有些害羞妥畏。給馬克·呂布當助手時邦邦,他有一次不小心把馬克的鏡頭摔在了地上,心疼地差點哭出來醉蚁,馬克卻安慰他:“沒關系燃辖,沒關系♀晒埽”當他收到馬克·呂布送給他的布勒松的攝影集時郭赐,他會激動得徹夜難眠薪韩。
在這本攝影集中确沸,肖全也多次表達了對馬克的敬業(yè)精神的欽佩。一位藝術家的藝術追求常常與一個男人需要養(yǎng)家糊口的世俗責任相沖突俘陷。肖全說:“十年可以讓一個企業(yè)翻天覆地罗捎,卻只能讓一個攝影師多拍一些好照片±埽”我不知道這兩位攝影師是否曾經(jīng)為這一問題感到過迷茫桨菜、無助,但是某些片段的字里行間也讀得出肖全對這一矛盾的無奈。孤獨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許是需要鼓舞的倒得,所以馬克·呂布一直都是肖全的精神支柱泻红,他對攝影的態(tài)度一直鼓舞著肖全。
2009年,他終于有機會和十三年未見的馬克在巴黎小聚菩彬,卻因為許久未見的生疏感而想要打退堂鼓缠劝。幸好對恩師的想念沒有被藝術家的多愁善感打倒,肖全和馬克·呂布在巴黎重聚了骗灶。
馬克·呂布說:“如果我喪失了對生活的欣賞力,那我的照片也會隨之暗淡沥割,因為拍照就是去深刻地品味人生耗啦,品味每個百分之一的瞬間』牛”這是我聽過最美的話之一帜讲。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喪失觀察這個世界的能力椒拗,擁有一顆好奇的心去感受人世間的每一刻似将,品味每一個生命的體驗获黔,才不枉來這走一遭呀。
P.S. 這本攝影集里也能見到一些20年前的景觀在验,比如擁擠的自行車流玷氏,憑著一部固定電話就能在街頭擺攤,上海弄堂里的蜂窩煤爐子腋舌,90年代每一個店鋪標配的算盤预茄。紀實攝影是很好的史料,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故事侦厚,展現(xiàn)人生百態(tài)耻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