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箭堂主,搜索關(guān)注我宫屠,就能看到更多真實好看的故事~~~?
?1.
蘇轍自從遷到穎昌以來,就再也沒有出過門滑蚯。一者是身體向來不好浪蹂,如今年紀大了行動也不甚方便。二來告材,穎昌這個地方里東京汴梁近坤次,出門就是是非之地,因此索性大門一關(guān)斥赋,任誰都不見缰猴。
只是近來,他越發(fā)掛念兄長蘇軾疤剑。自從徽宗皇帝登基以來滑绒,大赦天下。他們兄弟二人也都從被貶之地被召回隘膘。情況似乎是變得越來越好了蹬挤。可是蘇轍深知棘幸,好或許只是暫時焰扳,不好才是常態(tài)。
在弟弟心目中误续,兄長永遠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卓爾不群的那個吨悍。他曾看過兄長的一幅畫,畫名字叫作《枯樹怪石圖》蹋嵌,是蘇軾酒后所作育瓜。只見此畫的左下方,用筆墨猛然皴出一片螺旋狀的肌理栽烂,好似是太湖石的別有洞天躏仇,又似一陣狂風(fēng)吹過石頭表面。怪石旁邊一株枯木腺办,同樣螺旋扭曲著向上焰手,展出雄鹿角一般遒勁有力的樹枝。
這幅畫作于熙寧四年怀喉,那一年兄弟二人分別上書皇帝书妻,猛烈批評王安石新法誤國害民,也因此而得罪了變法一派躬拢。不久之后躲履,蘇轍就被趕出開封见间,到陳州任學(xué)官。而蘇軾也馬上上書請求離開京城工猜,后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米诉。
去杭州赴任的路上,蘇軾恰好經(jīng)過陳州篷帅,兄弟二人相見史侣,蘇軾指著這幅《枯樹怪石圖》開玩笑說,在當(dāng)今的大宋朝廷里犹褒,愚兄乃枯樹抵窒,子由(蘇轍的字)乃怪石啊叠骑!
說完兄弟二人哈哈大笑李皇,如今想起來,那笑聲似乎還在耳邊宙枷。玩笑歸玩笑掉房,蘇轍每每想起那幅畫,都會同時想起兄長心中一輩子也不曾消散的那股不平之氣慰丛!
這么多年以來卓囚,在政治立場上,蘇轍始終緊跟兄長蘇軾诅病,堅決不與任何黨派為伍哪亿,他們兄弟二人,苦苦堅守著讀書人那份寶貴而脆弱的尊嚴贤笆∮蓿可這份堅守又談何容易,絕世皆濁芥永,怎許你一人獨清篡殷?這樣的人只要存在,就必然會被遭人忌恨埋涧。因此板辽,蘇轍也就隨同兄長一起,從開封一路被貶棘催【⑾遥『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巧鸭。最后兄弟二人瓶您,一個貶到海南島,一個貶到雷州半島纲仍。
這是多『不招人待見』的親哥倆把礁ぁ!那些人恨不得一路把他們貶到天涯海角才肯善罷甘休郑叠。
雷州夜赵、儋州,當(dāng)兩位詩人弟兄隔海相望時乡革,那才是真正的——詩和遠方寇僧。
宦海沉浮幾十年,兩人轉(zhuǎn)眼都已經(jīng)是六十幾歲的老人了沸版。此次承恩大赦嘁傀,他們兄弟又分別北上,蘇轍遷到了穎昌视粮,蘇軾遷到了常州细办。出發(fā)之前,弟弟就給兄長去信蕾殴,勸他來穎昌與自己同住笑撞。可是卻遲遲沒有兄長回信钓觉。
及至五月茴肥,兄長終于回信了。那信中只有短短幾行字荡灾,但每個字都令蘇轍猶如萬箭穿心瓤狐。
信中說——即死,葬我嵩山下批幌,子為我銘础锐。兄長意思是,我就要死了逼裆,你記得死后將我葬在嵩山腳下郁稍,并為我寫一篇墓志銘。
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胜宇,蘇軾病死在常州耀怜。消息傳到穎昌,六十三歲的蘇轍哭得像個小孩子桐愉!他一邊哭一邊說财破,小子我怎么忍心為兄長寫墓志銘啊从诲!
可是這個世界上除了蘇轍以外還有誰有資格給蘇軾寫墓志銘呢左痢?
2.
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純正月俊性,今天子即位略步,推恩海內(nèi),澤及鳥獸定页。夏六月趟薄,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典徊,舟至淮浙杭煎。秋七月,被病卒落,卒于毗陵羡铲。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儡毕,其君子相吊于家也切,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妥曲。
寫完這些話贾费,蘇轍放下了筆。他出神地望著窗外檐盟,此時夜色正濃褂萧,一輪明月高懸天際】快到中元節(jié)了导犹,每年到這個時候,他總要吟唱兄長的那首水調(diào)歌頭羡忘。
明月幾時有谎痢?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卷雕,今夕是何年节猿。。漫雕。滨嘱。。浸间。
人有悲歡離合太雨,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魁蒜!
如今這已經(jīng)是大宋朝流傳最廣的一首歌了囊扳。在帝國廣袤的大地上吩翻,無論勾欄瓦肆還是陌里鄉(xiāng)間,每到中元節(jié)時候锥咸,大家都會伴著一輪明月狭瞎,一同來吟唱東坡先生所寫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
可是她君,對于蘇轍而言脚作,這首歌卻有非同一般的意義葫哗,因為它是兄長寫給自己的缔刹。
那是在熙寧九年,蘇軾時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劣针,蘇轍時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掌書記校镐。這年的中秋之夜,蘇軾在密州超然臺上賞月飲酒捺典,不知不覺已經(jīng)喝醉了鸟廓,看著身邊熱鬧的人群,不免又想起了與弟弟蘇轍久未相聚襟己,心中便生出了些許人生幾何的滄桑之情引谜。
兩人同在山東為官,算起來卻已經(jīng)有七年未曾見面了擎浴。此時的子由员咽,恐怕也在賞月吧,一對至親兄弟贮预,共這同一輪明月贝室,卻是天涯相隔不能相逢。這忙忙碌碌的一生仿吞,到底是在忙什么呢滑频?
想當(dāng)年四川梅州的家中,兄弟二人常和父親一同談古論今唤冈。
蘇軾往往可以對父親蘇洵提出的問題給出非常鮮明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峡迷。而蘇轍盡管沒有哥哥那么的飛揚恣意,但卻常常以沉穩(wěn)務(wù)實的精神你虹,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绘搞。
對于蘇轍而言,兄長蘇軾無論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極為優(yōu)秀的存在售葡。對于蘇軾看杭,弟弟蘇轍則意味著他性格當(dāng)中十分欠缺的那部分。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詩中挟伙,十分明確地講到了這件事:
我少知子由楼雹,天資和而清模孩。
好學(xué)老益堅,表里漸融明贮缅。
豈獨為吾弟榨咐,要是賢友生。
蘇軾常常會想谴供,到底還是那時候好啊块茁,至少一家人能快快樂樂地守在一起。
這種遠離塵世桂肌,回歸田園的思想数焊,始終伴隨著蘇軾,每當(dāng)仕途不順之時崎场,他都會想起陶淵明佩耳。他一生寫過二十多首和陶淵明的詩,而這幅他手書的《歸去來兮辭卷》谭跨,更可見字里行間中干厚,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歸去來兮蛮瞄,田園將蕪,胡不歸谆扎!終其一生挂捅,蘇東坡都在追憶他的逝水年華。
吾家蜀江上燕酷,江水綠如藍籍凝。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苗缩!
四川梅州的那座小鎮(zhèn)饵蒂,永遠保存著蘇軾和弟弟蘇轍兒時的快樂。
父親蘇洵酱讶,那時才三十幾歲退盯,正在壯年時候。
他曾是蜀江上有名的浪蕩漢子泻肯,25歲之前一直過著任俠壯游的生活渊迁。然而在長子蘇軾出生之后,蘇洵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灶挟。他不再外出浪蕩琉朽,從此在家里閉門苦讀。他要以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稚铣,青春光陰不可荒廢箱叁。只要認真努力墅垮,就必有一番作為。
長子軾出生之后三年耕漱,次子轍也降臨人間算色。
自此,三蘇聚首螟够!
3.
蘇軾曾有一首詩灾梦,記述了自己做過的一個夢。
在夢里妓笙,他和弟弟蘇轍以及一群小伙伴們正在痛快地玩耍若河。此時,父親蘇洵突然出現(xiàn)了给郊。他板著臉要蘇軾背書——背誦全本的《春秋》牡肉,可是蘇軾卻只背了不到一半。這可如何是好跋拧!蘇軾愁啊愁的愁醒了毛俏,從床上坐起來炭庙,身體還猶如被掛曬的魚干一樣僵硬。
做這夢的時候煌寇,蘇軾已經(jīng)六十多歲焕蹄,距離父親故去也有三十多年》埽可見腻脏,父親蘇洵當(dāng)年的能量有多么強大!唐宋八大家银锻,蘇家占了仨永品。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天時地利,才能造就這絕古曠今的人間神話击纬?
其實說起來倒也簡單鼎姐,就是人生目標(biāo)的完整、清晰更振、堅定和持之以恒炕桨。而這完整清晰堅定且持之以恒的人生目標(biāo)又來自哪里呢?毫無疑問肯腕,是來自蘇洵献宫。
在蘇洵的名篇——《六經(jīng)論》當(dāng)中,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人本主義』知識分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实撒。他主張應(yīng)尊重人的本能姊途,把是否符合人情作為判斷對錯的標(biāo)準(zhǔn)帖池。他試圖將被抬上神壇的儒家思想拉回到日常生活里面,讓儒家的經(jīng)典重新成為指導(dǎo)普通人生活的實操守則吭净。
在《六經(jīng)綸》的《禮論》中蘇洵說:彼其初睡汹,非如今之人知君父兄之不事則不可也,而遂翻然以従我者寂殉,吾以恥厭服其心也囚巴。這意思是講,最開始的時候友扰,人們都是動物性的彤叉,并不像今天的人們那樣,知道如何按照禮教來處理父子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村怪。人們之所以最后都聽從了圣人之言秽浇,開始按照一種文明的方式來處理父子兄弟之間的關(guān)系,是因為圣人讓他們知道了什么是『恥』甚负。
所謂的『恥』就是判斷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柬焕。
然而蘇洵的人生似乎注定是悲哀的,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和各方利益的角逐之下梭域,你老人家卻說要以人情作為判斷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斑举,這怎么可能呢?蘇洵的屢試不第的根源或許就在于這里——他的道理很美好病涨,但卻行不通富玷。
雖說政治上行不通,但蘇洵的學(xué)說在家庭教育上面卻極為行之有效既穆。家庭內(nèi)部天然的親緣關(guān)系赎懦,給蘇洵的學(xué)說提供了最好的實踐舞臺。宋仁宗嘉佑二年幻工,首次參加科舉考試的兩個兒子励两,一同金榜題名進士及第。大兒子蘇軾更是勇奪狀元殊榮会钝。
對此伐蒋,蘇洵驕傲地自嘲道,『莫道登科易迁酸,老夫如登天先鱼,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奸鬓。
而對于蘇洵焙畔,次子蘇轍也有回憶——惟我與兄,出處昔同串远;幼學(xué)無師宏多,先君是從儿惫;游戲圖書,寤寐其中伸但。
蘇軾和蘇轍兩兄弟肾请,一生政治立場都源自父親蘇洵的影響。蘇老泉自己也深知這種影響可以幫助兄弟兩人成材更胖,但卻給不了他們幸福平安的生活铛铁。當(dāng)年他給兩人分別起名『軾』和『轍』,就是希望鋒芒外露的哥哥可以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却妨。而看起來雖然安靜內(nèi)斂饵逐,實際卻愛憎分明的弟弟,也可以懂得福禍之間那微妙的處世之道彪标。
這一軾一轍之間倍权,藏著多少難以言盡的話。
宋神宗治平三年捞烟,蘇洵病逝于開封薄声。他唐宋八大家中當(dāng)中是唯一沒有進士身份的人。
4.
宋仁宗嘉祐六年坷襟,二十八歲的蘇軾被派往陜西鳳翔府任判官奸柬。蘇轍送兄長赴任,兩人在鄭原話別婴程。
送完兄長回到家中,蘇轍一個人呆坐抱婉。兄長此去档叔,又不知何日才能再見。這去鳳翔的路蒸绩,正是三蘇當(dāng)年進京趕考的路衙四。想想距那時竟已經(jīng)過去了六年。當(dāng)年患亿,三蘇父子懷著蓋世雄才一路進京传蹈,在路過澠池之時,父子三人夜宿古寺步藕,并在僧舍墻壁上留下了壯志豪邁的詩句惦界。此次兄長赴任鳳翔,一定還會經(jīng)過澠池咙冗。
同一條路沾歪,同一座寺廟,卻已是不同的心境雾消。
于是提筆灾搏,寫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送給兄長挫望,以寬慰他旅行的寂寞。
相攜話別鄭原上狂窑,共道長途怕雪泥媳板。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泉哈。
曾為縣吏民知否蛉幸?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游佳味少旨巷,無方騅馬但鳴嘶巨缘。
我們兩個,在鄭原上別離采呐,長路漫漫哦大雪凄凄若锁。當(dāng)大梁的小路上走來歸騎之時,你當(dāng)已穿越了古崤之西斧吐。那里還有我們無人問津的過往嗎又固?墻壁上留下的字跡還那么清晰。孤獨的旅程煤率,寂寞的心情仰冠,惟有馬兒與你相伴迤邐。(堂主自譯)
細品之下蝶糯,蘇轍的這首的送別詩中洋只,竟藏著那么多的離恨。
卻說此次赴任鳳翔昼捍,是蘇軾為官之后识虚,得到的第一份實差。這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妒茬,是大宋朝廷中當(dāng)之無愧的青年才俊担锤。盡管年輕,但卻被上至皇帝下至普天下所有讀書人共同視為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乍钻。
然而肛循,蘇軾卻似乎已經(jīng)有點倦了。在與蘇轍話別之時银择,兄弟二人便相約早日退出政壇多糠,同歸山林。
安知風(fēng)雨夜欢摄,復(fù)此對床眠
很顯然熬丧,在首都開封的這段日子,兩人過得并不快樂∥龊可到底是什么讓這兩個初露頭角的年輕人這么快就萌生退意呢害捕?或許是東京汴梁的繁華吧!開封的確太熱鬧了闷畸,熙熙攘攘的人群尝盼,燈紅酒綠的夜市,還有讓人應(yīng)接不暇的各種聚會佑菩。各式各樣的人盾沫,懷揣各式各樣的野心齊聚在這里,在汴河邊殿漠,在州橋上赴精,在朱雀門外和角樓東街,他們?nèi)找共幌⒌貙⑦@里打造成為一座欲望之城绞幌。
汴梁不是我的家蕾哟,我的家中沒有霓虹燈!
收到弟弟寄來的詩作時莲蜘,蘇軾還在去往鳳翔的路上谭确。弟弟的牽掛讓他動容,可是轉(zhuǎn)念一想票渠,蘇軾心中頓時又生出了狂放的豪情逐哈。于是他就在馬背上研墨沾筆,寫下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和子由澠池懷舊》问顷。
人生到處知何似昂秃,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杜窄。
老僧已死成新塔械蹋,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羞芍,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如何郊艘?飛鴻一過荷科!雪泥之上,點點痕跡纱注,鴻飛已渺畏浆!塔里裝著老和尚,墻上寫著我們的詩狞贱,人困驢嘶刻获,我們再次上路。(堂主自譯)
這是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第一次分離瞎嬉,自此兄弟二人聚少離多蝎毡。
元豐二年厚柳,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他預(yù)感到自己兇多吉少沐兵,便又想起當(dāng)年和蘇轍歸隱山林的約定别垮,于是寫詩寄語弟弟蘇轍: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扎谎。
與君世世為兄弟碳想,更結(jié)來世未了因。
5.
蘇轍奮筆疾書毁靶,此時窗外天光已然微亮胧奔,一夜過去了,這篇為蘇軾所寫的墓志銘预吆,也即將寫到尾聲龙填。
我初從公,賴以有知啡浊。
撫我則兄觅够,誨我則師。
皆遷于南巷嚣,而不同歸喘先。
天實為之,莫知我哀廷粒!
11年之后窘拯,宋徽宗政和二年十月,七十四歲的蘇轍在穎昌家中去世坝茎,葬于郟縣小峨眉山蘇軾墓旁涤姊。
——FIN——
本文參考資料:《幸會!蘇東坡》?知中 中信出版集團
《國史大綱》錢穆 商務(wù)印書館?《東京夢華錄》宋 孟元老
《三蘇年譜》
作者介紹:
中箭堂 是一個專事非虛構(gòu)寫作的自媒體嗤放,全網(wǎng)同號思喊,搜索我就能看到更多真實好看的故事;堂主原名崔毅次酌,曾在河北電視臺恨课、中央電視臺擔(dān)任編導(dǎo),并為央視《第10放映室》工作10年岳服,寫影評剂公,拍紀錄片,之后進入電影行業(yè)吊宋,做過制片人和編劇纲辽,如今主要是在家?guī)蕖⒆x書、寫字拖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