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
圖/來源網(wǎng)絡
01
最近看了一個小故事。正值暑假,國內的一位媽媽為了讓孩子開闊眼界含懊,增長知識,決定把13歲的孩子送到外國的一位朋友家寄住衅胀,體驗西方的生活方式岔乔。
孩子到達外國朋友家的第一天。這位朋友說了這樣一段話:“歡迎你來到我家滚躯。你已經(jīng)13歲雏门,是一個小大人了嘿歌,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茁影,所以早上我不會叫你起床宙帝,你要自己自覺起來,準備早餐募闲。如果你想出去玩步脓,可以先在網(wǎng)上查好路線圖,自己安排游玩路線蝇更』Ρ啵總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安排好年扩,你明白嗎蚁廓?”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明白了’’。
回國以后厨幻,這位朋友驚訝地發(fā)現(xiàn)相嵌,孩子變了。做家務的時候况脆,會主動幫忙饭宾;自己自覺地收拾房間;人也變得溫和有禮......
他的父母和外國朋友談起這件事時格了,對朋友的教育方式贊嘆不已看铆,詢問是否有什么秘訣。外國朋友非常驚訝盛末,表示沒什么秘訣弹惦,他那邊的孩子都是這樣教育的。
相比之下悄但,國內的很多孩子都習慣了“飯來張口棠隐,衣來伸手”的生活。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檐嚣。
02
徐姨的孩子今年大三助泽。每天早上徐姨會做好當天的早、午餐嚎京,等孩子醒來就可以用餐嗡贺。有時候,孩子想吃點其他菜式鞍帝,徐姨還會特別準備暑刃。
雖然徐姨每次說起這些都一臉嫌棄,但總能感受到她言語中的歡喜膜眠。
偶爾,我會提起放暑假了,怎么不去找個實習宵膨,暑期工也可以啊架谎,畢竟已經(jīng)大三,馬上要畢業(yè)了辟躏。
徐姨擺擺手谷扣,天這么熱,孩子哪能受得了捎琐,家里不差這份錢会涎。
是啊,不差這份錢瑞凑。大部分家長的觀念似乎都如此末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孩子只需“兩耳不聞窗外事籽御,一心只讀圣賢書”即可练慕。
但卻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精神培養(yǎng)。
03
高三的時候技掏,都會舉行一個成人禮铃将。18歲,正式邁入成人的行列哑梳。無論在心智劲阎、行為、思想上鸠真,都應該逐步走向獨立悯仙、成熟。但現(xiàn)在的成人禮弧哎,更多的是一種形式雁比。
18歲前和18歲后,究竟有什么不同撤嫩?很多學生都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tài)偎捎。
作為家長,孩子成年了序攘,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茴她、獨立面對社會的能力。而不是為他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程奠,甚至以后要走的路丈牢。
04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男孩問爸爸:“我們家很有錢嗎瞄沙?”爸爸回答:“是我有錢己沛,你沒有慌核。“
這樣的話申尼,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垮卓。大家一定覺得這樣的爸爸不是一個好爸爸。爸爸的錢以后還不都是孩子的师幕,哪能分清楚粟按。
我想為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點個贊。這不是錢的問題霹粥,更多的是一種觀念灭将、理念。
讓孩子知道后控,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庙曙,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未來生活忆蚀、工作矾利、感情的所有問題,都要有獨立面對的能力馋袜。
緊緊地握住手里的線男旗,風箏又怎會飛得更高更遠。適當?shù)厮砷_緊握的線欣鳖,只是輕輕地拉著察皇,那個又大又美的風箏才會飛向屬于它的那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