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要到上班纫溃,才后悔沒有好好珍惜假期時光啊~
居家辦公腰涧,不用給學生上課的日子,如果也沒有導師召喚紊浩,看起來好像跟假期沒啥區(qū)別窖铡,但實質上區(qū)別很大,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召喚坊谁,也隨時都有可能接到學校嚇人的通知费彼,所以跟假期的心態(tài)完全不一樣。焦慮與壓力倍增口芍。不過整體上來看箍铲,不用面見導師,壓力還是會小一些些的鬓椭。
社恐的人颠猴,應該都會愛上這段居家辦公的日子吧。
我大約就是可以繼續(xù)在家待一年也不會覺得煩惱的人小染。雖然工作還是很多翘瓮,但是那些令人手足無措的交流少了很多。
不過裤翩,總歸是要好起來的资盅,生活也總歸是要回到過去的,所以還是要鍛煉強大的內心岛都,社恐也不能一直躲在殼里呀律姨。
我的居家工作日常是:早上寫論文,下午兩點左右煮一鍋麻辣燙臼疫,下午處理工作的事情择份。
每天最開心的時間,當然就是吃著麻辣燙刷B站烫堤,聽著半佛老師的知識段子荣赶,真是無比幸福啊~
這兩天,B站內外都在討論那段叫做《后浪》的視頻鸽斟,我是昨晚洗漱的時候才聽了一下拔创,的確沒啥感覺,沒有心潮澎湃富蓄,很像是長輩對晚輩的肯定剩燥。
然而,這代年輕人似乎不太需要這樣的肯定,大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待著都挺自在灭红。
不禁又想起了羅振宇老師在去年跨年演講里提到的“吾輩”侣滩,當時身邊也很少有人把這個詞套到自己身上。
Y世代变擒、Z世代的孩子們君珠,其實都挺個性化,甚至個人化的娇斑,用一個詞去劃分這一群人策添,自然很難被這群人接受吧。
“后浪”更像是長輩回頭拍拍孩子的肩膀毫缆,說一句唯竹,“孩子,你們現(xiàn)在的條件真好啊悔醋,當年我們想都不敢想呢摩窃,不過你們表現(xiàn)得不錯兽叮,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啊~很快就能接替我們啦芬骄,畢竟后浪推前浪嘛,未來就靠你們啦鹦聪≈樱”
其實套腹,大家不過都是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罷了。
年輕人的倔強也許還包括勒极,我的人生不希望被別人定義,我可能只是沙灘上那一粒不想動彈的沙子傲须,任憑前浪后浪如何沖擊也榄,我就是躺在那里而已。
不過吧赌莺,昨天還聽到一個up分析冰抢,其實《后浪》就是做給“前浪”們看的,在朋友圈里轉發(fā)的也基本都是人到中年的公司管理層艘狭;從B站的角度考慮挎扰,也并不是想把這群人發(fā)展為B站的用戶,只是希望他們理解巢音,B站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遵倦、滿是“后浪”的平臺。這個分析官撼,個人感覺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梧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