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谆级,秦國大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征伐魏國,引汴河的水灌淹魏國都城大梁讼积。三月,大梁城垣塌毀脚仔,魏王魏假投降勤众,被秦軍殺死,魏國滅亡鲤脏。
當(dāng)初们颜,智瑤在水淹趙家的晉陽城時,得意地對韓康子猎醇、魏桓子說:“我今天才知道窥突,原來水也可以亡國×蛩唬”智瑤說者無心阻问,韓康子、魏桓子聽者卻是有意沦疾。因為汾水可以用來淹沒晉陽城称近,也可以用來淹沒魏氏的安邑城;而絳水則可以用來淹沒韓氏的平陽城哮塞。于是刨秆,韓康子、魏桓子暗中聯(lián)合趙家的趙襄子忆畅,把智家滅了衡未,魏國的安邑免于被水淹。
但歷史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最終還是與魏國開了個不小的玩笑缓醋,魏國即便把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如失,仍然逃不過被水淹滅國的命運。
不過改衩,話說回來岖常,王賁引汴河之水灌淹大梁,只是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葫督,頂多算是導(dǎo)致魏國滅亡的直接原因竭鞍,而不是主要原因。那么橄镜,導(dǎo)致魏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偎快?
是人才!魏國的人才流失與人才凋零洽胶,才是魏國最終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晒夹。
魏國真正成為諸侯國,是在魏文侯時期(前424-前387年在位)姊氓。魏文侯是魏國歷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王侯丐怯,在他執(zhí)政期間,招攬翔横、任用了大量當(dāng)時的頂級人才读跷,如田子方、李悝禾唁、翟璜效览、西門豹、樂羊荡短、吳起等等丐枉。正因為魏文侯能夠求賢納士,重視人才掘托,所以魏國才一舉躍居當(dāng)時的強國之列瘦锹,并為后來魏惠王前期成為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而然烫映,令人感嘆的是沼本,魏國歷史上竟僅有魏文侯能夠真正做到求賢納士,魏文侯以下锭沟,魏國歷代國君抽兆,就像九斤老太太說得那樣,是一代不如一代族淮,直至魏國滅亡辫红。
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凭涂,魏武侯于公元前386-公元前371在位,在位時間16年贴妻。在這16年的時間里切油,魏武侯干得最錯、最蠢的一件事就是任人唯親名惩,聽信公叔的話澎胡,把吳起逼去了楚國。
魏武侯之后是魏惠王(公元前369-公元前319年在位)娩鹉。魏惠王在位時間長達51年攻谁,在執(zhí)政前期,他憑借魏文侯弯予、魏武侯兩代人積攢下來的家底戚宦,儼然成為了當(dāng)時的天下霸主。于是锈嫩,魏惠王開始“積極有為”受楼,四處出擊:
1、公元前368年呼寸,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艳汽。
2、公元前368年对雪,魏軍在懷邑打敗趙軍骚灸。
3、公元前367年慌植,齊軍在觀城打敗魏軍。
4义郑、公元前365年蝶柿,魏軍被秦軍打敗外里。
5推汽、公元前364年社露,攻占了宋國的儀臺等孵。
6枝誊、公元前361年井辆,在澮水進攻并打敗了韓軍负乡。
7胚宦、公元前361年填大,魏軍在少梁與秦軍交戰(zhàn)戒洼,秦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并奪取了龐城允华。
8圈浇、公元前360年寥掐,魏軍攻占了趙國的皮牢。
9磷蜀、公元前354年召耘,侵占了宋國的黃池,宋國又把它奪回去了褐隆。
10污它、公元前353年,魏軍與秦軍在元里交戰(zhàn)庶弃,秦軍攻占魏國的少梁衫贬。魏軍包圍趙國的邯鄲。
11虫埂、公元前352年祥山,魏軍攻下邯鄲。趙國向齊國請救兵掉伏,齊國派田忌缝呕、孫臏救趙,在桂陵打敗了魏軍斧散。
12供常、公元前351年,諸侯聯(lián)合包圍魏國的襄陵鸡捐。
13栈暇、公元前340年,魏軍進攻趙國箍镜,趙國向齊國告急源祈。
14、公元前340年色迂,齊軍在馬陵打敗魏軍香缺,魏太子申被俘,龐涓戰(zhàn)死歇僧。
15图张、公元前339年,秦诈悍、趙祸轮、齊一起進攻魏國,商鞅俘虜了魏國將軍公子卬侥钳,打敗了魏軍适袜。
16、公元前329年慕趴,秦軍在雕陰打敗魏國龍賈痪蝇,圍困魏國的焦城和曲沃鄙陡。
17、公元前328年躏啰,秦軍奪取魏國的汾陰趁矾、皮氏和焦城。
18给僵、公元前328年毫捣,魏軍征討楚國,在陘山打敗了楚軍帝际。
19蔓同、公元前327年,秦軍占領(lǐng)了魏國的蒲陽蹲诀。
20斑粱、公元前322年,楚軍在襄陵打敗魏軍脯爪。
21则北、公元前321年,秦軍攻取了魏國的曲沃痕慢、平周尚揣。
以上史料說明,在魏惠王執(zhí)政的51年時間里掖举,至少與其他諸侯發(fā)生了21次戰(zhàn)爭快骗,平均不到三年便有一次戰(zhàn)爭。這是一個驚人的戰(zhàn)爭頻率塔次,以魏國當(dāng)時的國力方篮,根本無法支撐這樣頻繁的戰(zhàn)爭。
另外励负,我們再看以上戰(zhàn)爭的對象恭取,從韓、趙熄守、宋到秦、齊耗跛、楚裕照,戰(zhàn)國七雄之中除了燕國,魏國全都與之交戰(zhàn)過调塌。而這些戰(zhàn)爭中晋南,輸贏暫且不論,魏國發(fā)動這些戰(zhàn)爭的目的極不明確羔砾,讓人感覺是東一鑿子负间,西一鋤頭偶妖,甚至有許多次戰(zhàn)爭的目的只是為了報復(fù)或懲罰。
譬如公元前368年政溃,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趾访,在懷邑打敗趙軍的這兩次戰(zhàn)爭,就是對之前韓國董虱、趙國趁魏國內(nèi)亂之際攻打魏國的報復(fù)行動扼鞋; 而公元前328年魏軍征討楚國的那次戰(zhàn)爭,則是對楚國背叛盟約的一次懲罰行動愤诱。
魏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頻繁的云头、毫無章法的、吃力不討好的戰(zhàn)爭淫半?根源就在于魏國缺乏像商鞅溃槐、孫臏、范雎這樣具有高瞻遠矚的長遠戰(zhàn)略眼光和運籌帷幄的人才科吭。
實際上昏滴,商鞅、孫臏和范雎本來是有可能替魏國出力的砌溺,但魏惠王卻有眼無珠影涉、一再錯失。
商鞅原本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當(dāng)差规伐。公叔痤臨死之前蟹倾,把商鞅推薦給魏惠王,但魏惠王認(rèn)為公叔痤病重說胡話猖闪,未能予以重視鲜棠,沒有重用商鞅,商鞅這才去了秦國培慌。
孫臏?zhǔn)俏簢髮嬩傅膸熜值芑砺剑瑒傞_始時,魏惠王還是挺賞識孫臏的吵护,但后來由于龐涓的嫉妒與陷害盒音,魏惠王無法明辨是非,孫臏這才去了齊國馅而。
范雎原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祥诽。有一次范雎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聽說范雎是個人才瓮恭,便厚待范雎雄坪。范雎因此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打死屯蹦,后來在鄭安平的幫助下维哈,更名改姓绳姨,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以上三位阔挠,無一不是高瞻遠矚飘庄、運籌帷幄的大才,魏惠王倘若能夠留住并重用這幾位人才谒亦,魏國何愁不強盛竭宰?!更不必說魏國的列次戰(zhàn)爭會打得如此混亂而窩囊份招。
魏惠王屢次遭受軍事上的失敗切揭,似乎也認(rèn)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其執(zhí)政后期(公元前335年-公元前319年)開始招賢納士锁摔,孟子廓旬、鄒衍、淳于髡等便是在這期間來到魏國的谐腰。但這些人終究與魏惠王不是一路人孕豹,所以也沒有發(fā)揮多大的作用。
從魏惠王到魏國滅亡十气,還有五位魏國國君励背,分別是魏襄王、魏昭王砸西、魏安釐王叶眉、魏景湣王和魏王假。
魏襄王用如耳而排斥成陵君芹枷,被蘇代衅疙、張儀等忽悠得團團轉(zhuǎn);魏昭王時重用芒卯鸳慈,但芒卯只善詭詐之術(shù)饱溢,實在難堪大用,我們就不去多說了走芋。
魏安釐王時绩郎,信陵君魏無忌可謂大才,然而在公元前257年翁逞,為了援救趙國嗽上,信陵君竊符救趙,從此客居趙國十年之久熄攘,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回到魏國彼念。信陵君回到魏國挪圾,馬上組織五國聯(lián)軍攻打秦國浅萧,取得了不錯的戰(zhàn)績。于是秦國采用離間計哲思,挑撥魏安釐王與信陵君的關(guān)系洼畅,信陵君再次不受重用,終于自暴自棄棚赔,酒色過度而死帝簇,魏國再次失去一個人才。
到魏景湣王和魏王假時期靠益,魏國已經(jīng)如砧板上的魚肉或癌癥晚期的病人丧肴,只能任人宰割,已經(jīng)無藥可救胧后。
我們梳理芋浮、回顧魏國走向滅亡之歷程,只想說明一個問題壳快,即人才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纸巷。魏文侯能夠重視人才,魏國便得到發(fā)展眶痰;魏文侯之后瘤旨,魏國歷代國君既不夠重視人才,也無法善待人才竖伯,導(dǎo)致人才流失或無用武之地存哲。于是,擺在魏國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滅亡黔夭!
司馬遷在評價魏國滅亡時說:“正是天意讓秦國平定海內(nèi)宏胯,它的功業(yè)尚未成,魏國即使得到像阿衡一樣的賢臣輔佐本姥,又有什么用呢肩袍?”
司馬遷的這個評論,受到不少人的批評婚惫。批評者大多認(rèn)為氛赐,假如魏國能夠重用吳起、商鞅先舷、孫臏艰管、范雎、信陵君等蒋川,此消彼長之下牲芋,魏國不僅不會為秦國所滅,還有可能真正成為天下霸主。
有沒有可能缸浦?有夕冲!不過我認(rèn)為,司馬遷所說的這句話裂逐,應(yīng)該是指魏安釐王之后歹鱼。那時的魏國,即便是華佗再世也是回天乏術(shù)卜高,的確是徹底沒救了弥姻。同時,司馬遷的這個評價掺涛,恰恰反映了他對魏國歷代君王不懂得重視人才的失望之情庭敦。
國家想要強盛,必須始終重視人才鸽照、善待人才螺捐,而不是等到國將破家將亡時才去臨時抱佛腳。一個國家矮燎,如果真到了國破家亡之時定血,才知道重視人才、善待人才诞外,那就真如司馬遷所言澜沟,即使得到像阿衡一樣的賢臣輔佐,又有什么用呢峡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