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哲學上所謂的“存在”僅指感知中的對象之總和”鲤拿。
問題:如果這句話是用來說明存在是什么,那么署咽,這句話就是有問題的近顷。在哲學史上,把存在當作“被感知”只是經(jīng)驗派的一種說法宁否。如果只把感知到的對象當作存在窒升,那么,人類無法感知到的對象慕匠,該叫做什么饱须?難道就不是存在嗎?
原文:“把感知中的存在作為對象的總和來研究乃為自然哲學台谊,而把感知中的存在作為感知的總和來反思乃為邏輯學蓉媳。盡管兩門學問全然不同,但所研究的卻是同一種東西的兩個方面”
問題:難道邏輯學的研究對象只是感知中的存在嗎锅铅?對于非感知的存在的思考是什么酪呻?
憑什么說自然哲學和邏輯學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這個所謂的同一個東西是什么盐须?這兩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玩荠?
評判:存在是什么,的確是哲學的核心問題贼邓。存在有什么屬性阶冈,怎樣的就是存在,怎樣的就是不存在立帖,在這個方面要有所推論眼溶,據(jù)此,才可以說現(xiàn)實的事物是不是存在晓勇,是怎樣的存在堂飞?
無論那個國家的哲學史灌旧,都是關于存在是什么以及怎樣認識存在的研究。關于存在是什么绰筛,就是哲學上的本體論和存在論枢泰,關于怎樣認識存在,則就是認識論铝噩。由本體論衡蚂、存在論的研究而涉及到認識論,由認識論的進步而推動存在論骏庸、本體論上的進步毛甲。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哲學和科學的發(fā)展具被。
就感知來說玻募,確有些可以感知到,有些感知不到一姿。不能因為感知不到七咧,就說不存在。另外叮叹,就“感知”這個詞語來說艾栋,感是感,知是知蛉顽,是不同的蝗砾。感是感覺器官對客觀對象的接觸,知則是思維之后形成的蜂林。感覺到對象遥诉,這些客觀對象在人的意識中形成表象,這些表象經(jīng)過思維處理而形成知識噪叙,這些知識是否和客觀對象相符合卻依然是一個問題矮锈。
第二章
原文: “存在本身并不牢靠,因為絕對的存在或存在者無需為存在本身發(fā)生疑問”睁蕾。
問題:憑什么說“存在本身不牢靠苞笨?”什么是牢靠?是不確定的意思嗎子眶?如此瀑凝,就是說存在本身不確定嗎?憑什么說不確定臭杰?是在客觀意義上的不確定粤咪,還是主觀認識上的不確定?絕對的存在是什么渴杆?絕對的存在和存在是什么關系寥枝?憑什么說存在者無需為存在本身發(fā)生疑問宪塔?人是不是存在者?如果是囊拜,那么某筐,當人在思考存在是什么的時候,或者在思考“我是什么的時候冠跷,難道不是在為存在而發(fā)生疑問嗎南誊?
原文:“存在本身并非獨立,因為絕對的存在或存在者無需為存在自身設置對象”蜜托。
問題:憑什么說存在并非獨立抄囚?意思是說存在是無法獨立地存在嗎?理由呢盗冷?論證呢怠苔?“為存在自身設置對象”在語言語法上是什么意思同廉?設置的對象指的是什么仪糖?這個所設置的對象和存在自身是什么關系?
原文:“這種無需推論的提示就是所謂的“公理”迫肖,或可看作是非邏輯的直證锅劝。◇『”
問題:憑什么說“公理”是無需推論的故爵?即使假設這句話成立,可是隅津,如上面的那么多問題诬垂,而不能說就是無需推論。既然有那么多問題伦仍,就需要推論來說明结窘。
原文:“總之,處于追問中的存在(無論是作為對象的存在或者是作為追問者的存在)充蓝,顯然一概是相對的存在隧枫,或曰有限的存在∥焦叮”
問題:相對的存在是什么意思官脓?相對什么而存在?有限的存在是什么意思涝焙?是什么設置了這個有限卑笨?
原文:“這既是上述問題的初步答案,也是上述問題得以求解的唯一合乎邏輯的出發(fā)點仑撞〕嘈耍”
問題:這個所謂的初步答案是怎么論證出來的芭商?憑什么說是唯一合乎邏輯的出發(fā)點?如上面的問題搀缠,理論根據(jù)有問題铛楣,就不能說是推論的出發(fā)點。
第三章
原文:“也就是說艺普,必須從邏輯中的存在找出存在中的邏輯簸州,即找出存在自身的邏各斯∑缙”
問題:邏輯中的存在是什么岸浑?是否是說還有一些存在是不在邏輯中的?而這里所謂的邏輯又在哪里瑰步?在人的思維中呢矢洲,還是客觀的?如果說是人的思維缩焦,那么读虏,所謂邏輯中的存在指的就是人的思維里面的存在,而思維里面的存在是存在嗎袁滥?如果說邏輯是客觀的盖桥,那么,這個客觀的邏輯是不是存在题翻?憑什么而存在揩徊?
原文:“邏輯的形式(或內容)并不是邏輯的內容(或形式)的根本規(guī)定者,”
問題:什么是邏輯的形式嵌赠?在哪里塑荒?什么是邏輯的內容?在哪里姜挺?
第四章
原文: “存在只能相對于存在自身而存在”齿税。
問題:這句話的推論呢?就這句話的語言邏輯來說初家,恰恰要說明的意思是存在是絕對的存在偎窘,而不是相對的存在。如果相對于的對象是其他溜在,則是相對的陌知,如果相對于的對象是其自身,則只能證明是沒有其他掖肋,以自己為自己的參考仆葡,這不就是絕對的意思嗎?
原文:“巴門尼德曾說存在是一⊙刂眩”
問題:哪里有這句話把篓?巴門尼德的存在的含義是指永恒的不變的存在才是存在,而并沒有說這個絕對的永恒的存在是一或是什么其他腰涧。
原文:“還是老子說的明快:道生一韧掩,一生二,二生三窖铡,三生萬物”疗锐,即存在的相對性主要表達為在縱向演動上的層層相依和步步分化,或者說费彼,存在相對于存在而衍存滑臊。”
問題:作者似乎是肯定老子說的這句話是對的嗎箍铲?憑什么說老子說的這句話是對的雇卷?道生一,怎么生的颠猴?一生二关划,怎么生的?三生萬物芙粱,怎么生的祭玉?生出生命體的是母體,三怎么就成了萬物的母體春畔?道生一的方法和生命體的分娩生產(chǎn)是一樣的嗎?
上面說存在相對于存在自身而存在岛都,這里又說存在的相對性又是演動上的層層相依和步步分化律姨?說存在相對于存在而衍存,這句話前后兩個的存在是一回事嗎臼疫?這兩個存在如果是一回事择份,不就是等同于前面所說的相對于存在自身而存在的意思嗎。
所謂的“縱向演動上的層層相依和步步分化”這句話烫堤,演動荣赶,其力量來源是哪里?相依和分化的這種關系鸽斟,有什么證明嗎拔创?比如,一顆樹和一個人富蓄,如果說兩者都是存在剩燥,這兩個存在之間是怎樣演動的?兩者之間有相依關系嗎立倍?有分化關系嗎灭红?
第五章
原文: “沒有人能夠回答如下問題:相同的院子或基本粒子何以竟會組裝出性質不同的世間萬物侣滩?“
問題:相同的質料為什么形成不同的事物,這是一個好問題变擒。這個問題君珠,在亞里士多德已經(jīng)解決了。在亞里士多德實體存在論中娇斑,具備四因的存在就是實體葛躏,就是真實的存在,四因就是形式因悠菜,質料因舰攒,所謂因,動力因悔醋。凡是具備這四個因的摩窃,就是可以獨立存在的存在,這樣的存在芬骄,亞里士多德叫做實體猾愿。在這四個因中,形式因账阻、所謂因蒂秘、動力因可以不依賴質料因而存在,也就是說淘太,決定實體的本質是什么姻僧,不是質料而是這個實體的形式。如此蒲牧,就解釋了現(xiàn)實事物為什么有相同的質料卻是不同的事物的原因撇贺。比如,桌子和床冰抢,其質料都是木松嘶,但是,桌子根據(jù)桌子的形式而成了桌子挎扰,床根據(jù)床的形式而成了床翠订。(詳細論述,請參考《存在是什么》P32--38,李東凱著遵倦,學林出版社)
在中國哲學中尽超,如亞里士多德這樣清楚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就是北宋的二程骇吭。(詳細論述橙弱,可以參考《中國哲學評論》,李東凱著。)
第六章
原文: “一觸及“存在”就陷入于混沌或陷入混亂棘脐,古往今來斜筐,概莫能外。結果就呈現(xiàn)出這樣一種離奇的哲學困境:不得不予以追問的存在反而問不得蛀缝∏炅矗”
問題:可見,如上面第五章的問題所描述屈梁,關于存在的理解嗤练,在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已經(jīng)論證的非常清楚了。建議《物演通論》的作者再去了解一下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論在讶。
亞里士多德之后煞抬,關于具體存在的科學研究,關于本體的研究构哺,關于認識的研究是人類理性認識發(fā)展的三個方面革答。
第七章
原文: “如果某類有限存在者居然立志要探尋無限的存在,則一定是由于作為有限存在者的探尋者自身正在無限地趨近于失存的緣故曙强〔泄眨”
問題:這個立志于探尋無限的存在的某類有限存在者,是指什么碟嘴?是不是指有探尋能力的人溪食?作為人這個具體的存在,去認識存在娜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错沃,是人類一直都在做的事情。說探尋者自身正在無限地趨近于失存袱衷,是什么意思捎废?失存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的意思致燥,難道是說人是無法認識清楚存在嗎?或者說排截,某個具體的存在和絕對的存在或者如作者說的無限的存在之間是沒有確定的關系嗎嫌蚤?為什么說沒有確定的關系?
或者断傲,這樣說的意思是在說明脱吱,人因為不是無限的存在自身,因此认罩,人就無法認識清楚無限的存在箱蝠?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么怎么解釋人類現(xiàn)在獲得的關于某些存在的知識呢?比如宦搬,地球圍繞太陽轉牙瓢,人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陽间校,但是矾克,人卻認識到這個知識。
對于絕對的存在憔足,或者說是支配萬物的那個根本的存在胁附,是哲學的本體論研究對象。人雖然是一種具體的存在滓彰,但是控妻,卻是有認識能力的,而能認識具體的存在事物揭绑,也能逐步認識到隱藏在現(xiàn)實事物背后的一層層更加深層次的存在弓候,直到認識清楚那個不依賴其他而存在的絕對的存在。
當然洗做,對于這個絕對的存在的認識是不容易的弓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诚纸,不能因為不認識撰筷,就說不存在。也不能說因為一個階段不認識畦徘,就說這個存在在認識上是不可知論毕籽。
第八章
原文:“我們假設,宇宙的那個本原存在井辆,一開始就有一個自身存在效價不足的本性與存在同在关筒。因為可以這樣證明:如果它的存在效價是十足的、完滿的杯缺,則它的存在就應該是絕對穩(wěn)定的蒸播、永恒不變的。然而萍肆,任何一個具體的存在者終于不免要流逝袍榆、變遷、轉化塘揣、滅歸包雀,可見一切存在者都暗含著一個使之難以存在下去的缺憾,這個不得不發(fā)生流變的缺憾就是存在效價不足的證據(jù)亲铡〔判矗”
問題:憑什么說作為宇宙的本原的那個存在“一開始就有一個自身存在效價不足的本性”葡兑?缺乏論證。
更重要的是赞草,在假設邏輯上讹堤,能成為宇宙之本原的,必須是穩(wěn)定的房资、永恒的蜕劝、圓滿的。若說“一開始就有一個自身效價不足的本性”轰异,那么岖沛,有這個屬性的就無法被假設為本原。所以搭独,在本體命題的邏輯上婴削,假設本體不圓滿就是一個無法成立的假設。
說“任何一個具體的存在者終于不免要流逝牙肝。唉俗。。配椭。虫溜。”股缸,請問衡楞,變化流逝的具體存在者的存在的含義是什么?難道是針對于人的感覺而說的嗎敦姻?如果是針對人的感覺來說瘾境,具體的事物的確有這樣的變化,因為人的確感覺到這樣的變化镰惦。如果不只是針對人的感覺迷守,而是以一種客觀的存在屬性來理解,那么旺入,憑什么說這些具體的存在者有這樣的流逝和變化呢兑凿?也就是說,也許這些存在雖然在人可以感覺的方面有變化流逝茵瘾,但是急膀,在其真實的本質上,卻沒有任何變化龄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慷暂,白天看不到月亮了聘殖,難道就說月亮有在白天消失的屬性嗎晨雳?顯然不是,那不過是人的感覺而已奸腺。
另外餐禁,不能因為具體事物的變化,就說明宇宙的本原也有這樣的變化的屬性突照。如此來說帮非,作者提出的所謂的“存在效價”的變化這個意思,是不成立的讹蘑。
這里反映出一個問題給作者末盔,就是宇宙的本原和具體的事物,在存在的屬性上座慰,分別是怎樣的陨舱?兩者有怎樣的關系?作者需要在這個問題上繼續(xù)反思版仔。
統(tǒng)看《物演通論》游盲,可以說,作者提出的所謂的“遞弱代償”說法的根據(jù)蛮粮,就在第八章說的這個假設上益缎。而如上提問,作者的這個假設是無法成立的然想。
至于該書涉及到的一些具體專業(yè)領域如數(shù)學莺奔,物理,化學又沾,等等弊仪,我認為這都是各個具體領域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畢竟不屬于哲學領域杖刷,也許在某些方面和哲學研究有點關系励饵,但是,不能被跨界地搬到哲學領域作為哲學推論的主要論據(jù)滑燃。
至于該書涉及到的西方哲學史上一些哲學家的言論役听,我認為,哲學言論是否成立表窘,首先看其邏輯推論是否成立典予,再看是否與人類歷史實踐發(fā)展符合。即使有明確的推論可以成立乐严,那也只是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解決了問題瘤袖,而不能搬到其他的環(huán)節(jié)或問題上去企圖成立。統(tǒng)看該書昂验,對于哲學史上某些主要哲學家的理論的作用或者問題捂敌,比如亞里士多德的實體存在論艾扮,比如康德的先驗理論的作用和缺陷,比如黑格爾的作用和缺陷占婉,海得格爾等的現(xiàn)象學范疇的存在主義的問題等等泡嘴,該書作者還有進一步考慮的空間。
對于中國哲學逆济,該書作者的提升空間更是很大酌予。
綜上所論,《物演通論》的作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繼續(xù)反思:
1.存在的所指奖慌,即抛虫,存在到底是什么,有怎樣的屬性升薯?具備怎樣的屬性才能算是存在莱褒?
2.可以感覺到的和不可以感覺到的。
3.支配萬物的根本的存在和具體的現(xiàn)實事物的存在之間的不同和關系涎劈。
4.對于支配萬物的根本的存在的論證广凸。
5.說某個現(xiàn)實事物是不是存在,要有明確的論證方法蛛枚。
6.說存在谅海,就不能不提到力量和運動。存在之所以存在是否需要某種力量蹦浦?為什么扭吁?
7.人是不是存在?人這樣的存在和其他的事物的存在盲镶,以及宇宙本原的存在有什么不同侥袜?為什么?
8.人的認識的行為的力量來自哪里溉贿?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枫吧,就無法解決主觀和客觀之間如何統(tǒng)一的問題。
本文只是對于《物》一書提出問題宇色。關于這些問題九杂,在我的《存在是什么》一書中有詳盡的論述。敬請各位朋友雅正宣蠕。
上海的湯先生曾問我對于《物演通論》一書有怎樣的看法例隆。此文即為給湯兄的回復。敬請湯兄雅正抢蚀。
木子
2015年10月10日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