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了》第五季剛剛結(jié)束,各位老鐵們紛紛表示依依不舍鞋真,含淚看完最后一集崇堰。
回過頭來看,大家被瘋狂圈粉的不僅僅是因為萌娃的顏值涩咖,更重要的是每個萌娃的鮮明性格以及互動中顯示出來的家庭教養(yǎng)海诲。
這一季里粉絲收割機除了Jasper小暖男以外,還有嗯哼小朋友檩互,他的情商以及爸爸的高情商引導(dǎo)更是秒殺一大批粉絲特幔。
育兒路上總會遇到一地雞血的我們,到底如何做才能培養(yǎng)出高情商孩子呢闸昨?
其實不說這三句話蚯斯,就可以了薄风。
1
“怎么這么不聽話”
孩子拿起杯子把水灑了一地,用力地關(guān)門開門拍嵌,不停地開燈關(guān)燈遭赂,把柜子里的東西翻個遍,把顏料畫地到處都是横辆,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等等這些行為都太常見了撇他。
對孩子沖口而出的責(zé)備,出現(xiàn)率最高的就是“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狈蚤。
斥責(zé)孩子不聽話的做法真的很普遍逆粹,自己親眼所見就很多,社交平臺上分享的更是不少炫惩。
“帶孩子去兒童樂園做搖搖車僻弹,沒玩一會,就聽見旁邊奶奶對孫子說他嚷,你怎么這么不乖蹋绽,你看弟弟多乖,好好跟弟弟學(xué)學(xué)筋蓖,就像機關(guān)槍一樣卸耘,連發(fā)好幾批子彈,一聽就知道這些話那位奶奶經(jīng)常掛在嘴邊粘咖,其實那小男孩只是要求上去下來而已蚣抗,竟然這樣說孩子∥拖拢”
“在超市排隊給錢的時候翰铡,親眼目睹一位媽媽在大聲批評自己的孩子,怎么到處亂摸啦讽坏,跑來跑去的锭魔,能消停一下行不,這么大了還不懂事路呜,你這么煩迷捧,下次出來不帶你了,下次留你自己一個人在家胀葱,可憐的是那個男孩已經(jīng)5漠秋、6歲了,都懂事了抵屿,在大庭廣眾下被罵庆锦,心里好受么∩胃茫”
上面這些例子中肥荔,除了斥責(zé)孩子不聽話绿渣,還把孩子跟別人比較,這種責(zé)備的組合實在是太經(jīng)典了燕耿,恨不得雙重指責(zé)才能平息心中的不滿中符。
我們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孩子闖禍了很多人會很不耐煩和生氣誉帅,控制不好情緒的人甚至?xí)兂蓱嵟?/p>
口頭上的粗暴淀散,不加控制的話,惡化下去很可能會發(fā)展成身體暴力蚜锨,后果不堪設(shè)想档插。
不久前看到一則報道,一小女孩在商場流鼻血了亚再,爺爺不僅沒照看孩子郭膛,還覺得孩子闖禍了,邊罵邊扇孩子耳光……看得人又心疼又氣憤氛悬,可以想象這可憐的孩子遭受言語上的虐待平時肯定是少不了的则剃。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jīng)說過:
“嬰兒從誕生起,就有了自己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如捅,他們一出生不是進入自然環(huán)境棍现,而是進入了人類社會”。
不能否認孩子的有些行為的確會給別人造成影響镜遣,要想孩子順利地融入社會環(huán)境中己肮,需要家長耐心引導(dǎo)。
說過“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的人都知道悲关,這根本不是在引導(dǎo)谎僻,因為這句話只傳達了一個信息——“你是個壞孩子”——一種特別主觀的評價。
最重要的信息卻沒給孩子說:
孩子的行為到底是怎么樣的坚洽、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戈稿。TA的行為對父母和身邊人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會讓身邊人產(chǎn)生什么樣的情緒讶舰。
我們說孩子不聽話,重要的信息都沒給孩子說需了,就給孩子判了刑跳昼,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
《爸爸去哪了5》里肋乍,有一次嗯哼和爸爸去小泡芙家里吃飯鹅颊,嗯哼和小泡芙因為玩玩具鬧別扭,嗯哼非常生氣地走掉了墓造,有孩子的父母對這場景再熟悉不過了堪伍。
爸爸連忙追出去并沒有斥責(zé)或者批評嗯哼锚烦,而是蹲下來像朋友一樣,很認真地告訴嗯哼帝雇,男孩子要大度涮俄,這是給孩子傳授父母自己認可的正能量和價值觀,除此以外尸闸,爸爸還非常明確地告訴嗯哼彻亲,那是別人的玩具。
因為爸爸的耐心解釋吮廉,嗯哼聽了之后也意識到是自己做的不對苞尝,想明白之后,回去給小泡芙道歉宦芦,讓人嘖嘖稱贊啊宙址。
托馬斯﹒戈登在他那本暢銷50多個國家,銷量500多萬冊的《PET父母效能訓(xùn)練》里提到调卑,要讓孩子知道不被接納的行為抡砂,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其實是:
01. 平和地描述“孩子的行為”
02. 告訴他們“行為造成的后果”
03. 同時表達“我們的情緒”,讓孩子感知他人的情緒
情商高的父母不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令野,因為起不到效果舀患,從現(xiàn)在開始就跟孩子好好溝通吧,不要最終的主觀評判气破,而要把背后的原因解釋給孩子聽聊浅。
2
“不許哭”
那天帶著孩子在戶外的游樂場里玩耍,玩著玩著就聽見一個大哥哥突然哭起來现使,捂著臉流著眼淚低匙,過了一會才看見一位在花草邊上抽著煙的爸爸走過來冷冷地問孩子
“玩的好好地,怎么哭起來碳锈?”
“他搶了我的玩具”顽冶,小孩孩的哭聲變成抽搐。
“被弟弟搶了玩具就哭售碳,你不是哥哥嗎强重?不許哭∶橙耍”
哭聲本來變小了的间景,聽了爸爸的話之后小男孩哭地更難過了。
孩子本來情緒已經(jīng)有所緩和艺智,卻被爸爸的話造成二次傷害倘要。
孩子遇到各種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便發(fā)出信號十拣,哭是最直接封拧、最自然的方式志鹃,除此以外,哭還是孩子感知和表達自己情緒的有效途徑泽西。
嗯哼在第三次分離的時候止不住大哭曹铃,爸爸杜江并沒有馬上安慰嗯哼讓他不哭,而是把嗯哼抱到?jīng)]人的房間里尝苇,告訴他為什么一定要去铛只,杜江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他問嗯哼為什么不想去糠溜,“是害怕離開爸爸嗎淳玩?”,在引導(dǎo)孩子回想上次離開爸爸時有沒有遇到不好的事情非竿,“有受到傷害嗎蜕着?”,嗯哼說沒有红柱,接下來就順理成章地問“那這次呢?”,嗯哼說“這次也是一樣的嘛”承匣。
杜江不僅確定了孩子大哭的原因,還特別耐性地引導(dǎo)孩子回憶過去的經(jīng)歷锤悄,幫助孩子推導(dǎo)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事情韧骗,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難,太棒了零聚。
孩子遇到困難的同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一系列情緒袍暴,我們經(jīng)常談?wù)摴睬椋墒呛芏鄫寢寘s說共情好難啊隶症,對孩子吼一吼政模,簡單粗暴,當(dāng)下就看到效果蚂会,但缺點就是孩子有點怨氣和恐懼淋样。
不要禁止孩子哭泣,我們要用最有效的共情幫孩子解決情緒和情感的問題胁住,關(guān)鍵點是:
01會共情的父母首先是看到了孩子的情緒趁猴,確認孩子的情緒
02其次共情,共的“情緒”的“情”彪见,讓孩子自己爸爸媽媽自己也感受到孩子的情緒躲叼,體會到孩子的心情,“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企巢,“你很傷心,媽媽知道”
03最后才是解決“事情”的“情”让蕾,杜江幫助嗯哼回憶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法浪规,除此以外或听,父母還可以用轉(zhuǎn)移注意力以及提供選擇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此刻的問題
共情的核心理念是——情緒被照顧好了笋婿,孩子自己自然會調(diào)整情緒誉裆,積極解決問題。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對孩子說“不許哭”缸濒,相反足丢,他們會說“你想哭一會是可以的,爸爸媽媽陪你”庇配。
3
“再這樣斩跌,就不喜歡你了”
如果說“怎么這么不聽話”是主觀評價,“不許哭”是強權(quán)式地鎮(zhèn)壓捞慌,那“你再這樣耀鸦,媽媽不喜歡你了”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威脅和恐嚇了。
前天帶孩子坐飛機回國啸澡,坐在第一排的孩子大概只有1歲半袖订,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女孩開始哭起來了,當(dāng)了父母之后嗅虏,特別害怕給別人造成不便和麻煩洛姑,尤其在公共場合。
那位新手媽媽沒法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時皮服,苦口婆心哄了一陣子之后楞艾,急了就對孩子說“你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冰更。
可是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強烈的情緒产徊。那小女孩哭地更厲害了,聲音更大蜀细。
把事情搞砸之后舟铜,那位年輕的媽媽開始軟下來,恢復(fù)到哄孩子的狀態(tài)奠衔,軟硬兼施谆刨,當(dāng)媽的都不容易啊。
有多少媽媽因為說了這句話而懊惱呢归斤?
在朋友圈里曾經(jīng)看過一位媽媽分享痊夭,自己帶娃壓力很大,那天氣上心頭脏里,忍不住對女兒說了“我生氣了她我,媽媽不喜歡你了”。
說了之后女兒一下子就大哭出來,看著孩子眼睛里的眼淚番舆,自己特別懊悔酝碳,連忙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說錯了恨狈,媽媽還是喜歡你的”疏哗,可是依然覺得那句話傷害了女兒,可是說出去的話就收不回來了啊禾怠。
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恐嚇式育兒表示不認同返奉,網(wǎng)絡(luò)上也能找到大量的看法和評論。
“這樣做肯定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不聽話吗氏,媽媽就不會愛我芽偏,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就會變成如果我不優(yōu)秀牲证,就沒有人會喜歡和欣賞哮针,所以孩子小時候會活在父母的期待里,工作了會活在老板和同事的期待的坦袍,最終沒有給自己活著十厢。”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xué)家John Bowlby在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依戀理論捂齐,他提出了四種依戀類型:
·安全依戀型
·????????焦慮-矛盾型
·????????焦慮-回避型
·????????缺乏安全感凌亂型依戀
其中安全型依戀類型是最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類型蛮放,建立這種關(guān)系取決于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的回應(yīng),只有這樣孩子和父母才能建立最牢固的安全感奠宜。
“你再這樣包颁,媽媽不喜歡你了”就是直接拒絕孩子,讓孩子放棄自己的需求压真,如果孩子的需求真的不合理娩嚼,情商高的父母換種方式跟孩子說會更好:
01. 看到孩子的需求,詢問并確認孩子的需求滴肿。
02. 告訴孩子他的需求合理或者不合理在什么地方岳悟。
03. 孩子的需求會影響到父母,要坦誠地告訴孩子泼差。
04. 如果有沖突了贵少,給孩子提供選擇。
如果我們給自己多一些積極暗示堆缘,越是著急越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滔灶,用坦誠和真誠交流代替這三句高頻沖動的話,要我們的孩子情商低都很難吼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