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這篇文章之前话侧,請先仔細(xì)回想一下你看書與寫讀書筆記的場景筹陵。
在一張不大不小的書桌上,你的左手邊放著一本封皮很好看的書沿彭,右手邊放著用來摘錄的筆記本朽砰,或許,還有一杯剛沖泡好的咖啡喉刘。
你看的很認(rèn)真瞧柔,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一行一行地看睦裳,一頁頁地看造锅。當(dāng)遇到語句優(yōu)美或者富有哲理性的語句時,你便把它們摘抄到筆記本上廉邑。
你像是在完成一件神圣的儀式哥蔚,筆跡工整,字跡娟秀蛛蒙。
看著逐漸變得飽滿的筆記本糙箍,你感到十分滿足,就像獲得了石洞里所有的寶藏一般牵祟。
也對深夯,你收藏了整整一本書的精華,可不是一筆財富嘛诺苹。
再來設(shè)想一個場景咕晋。
同樣是那張不大不小的書桌雹拄,同樣一杯剛剛沖好冒著白煙的咖啡。你左手按著一張素白的稿紙捡需,黑色的原子筆在你的右手打轉(zhuǎn)办桨。
這次不是看書,而是要寫一篇文章站辉。
你的開頭很精彩呢撞,一路行云流水,你有預(yù)感饰剥,這將是一篇很棒的文章殊霞。
但是,你突然停下了筆汰蓉,思緒像堵在筆尖上的墨水绷蹲,怎么也流淌不出來。
你需要一個例子顾孽,一個能讓你這篇文章錦上添花的例子祝钢。然而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這時你想起了你的讀書筆記若厚,你清楚的記得拦英,那上面有很多精彩的例子,很多值得借鑒的語句测秸。
然而事實是疤估,你只記得摘錄它們時的場景、過程霎冯,卻獨獨忘記了它們的內(nèi)容本身铃拇。
別擔(dān)心,這是很多讀者做讀書筆記時都會犯的錯沈撞,包括我慷荔。
我曾經(jīng)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沉迷于摘寫文章優(yōu)美段落。
仿佛將它們從書上謄寫到我的筆記本上缠俺,它們就全都屬于我了拧廊。
我有不下十個用于摘錄的筆記本,里邊兒工工整整地謄寫著大段大段關(guān)于某本書里的片段晋修。
我被摘抄這種儀式感所吸引,并且不知疲倦凰盔。
但這只是一次物理意義上的轉(zhuǎn)移墓卦,我只是單純的將他們換了個場所而已。
他們不認(rèn)識我户敬,我也不認(rèn)識他們落剪。
本子一天一天豐盈飽滿了睁本,然而我的腦袋依舊空空如也。
我完全沒有認(rèn)識到這一點忠怖,直到有一天呢堰,老師讓我們寫作文時,寫過十本讀書筆記的我竟然想不出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凡泣。
那天晚上枉疼,我趴在散了一床的筆記本上委屈地哭了。
我的本子每一個都精挑細(xì)選鞋拟,樣式是那樣好看骂维。那些寫得工工整整的文字,更是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贺纲。
然而這些我視若珍寶的筆記航闺,卻在突然之間失去了意義。它們都只是我手下的復(fù)制品猴誊,僅此而已潦刃。
換句話說,他們對我毫無用處懈叹。盡管它們精美漂亮乖杠,且富有儀式感。
儀式感有時候是一種具有欺騙性的東西项阴。你往往會沉醉于他所構(gòu)造的形式里滑黔,而忘了你最需要的本質(zhì)是什么。
就像我环揽,沉迷于摘抄的過程略荡,而忽視了內(nèi)容本身。
我會想怎樣的封面最精美歉胶,怎樣的裝幀適合平翻汛兜,怎樣的筆利于書寫,怎樣的排版更加好看通今。
在我考慮的所有東西里粥谬,獨獨忽略掉了內(nèi)容,這個最重要的因素辫塌。
我所有的筆記就是一個樣式精美的花架子漏策,只是美,只是多臼氨,只是值得我虛榮地炫耀而已掺喻。
它們沒有經(jīng)過我的思考,沒有轉(zhuǎn)化成我自己的東西存儲在大腦里。
所以就算我看再多的書感耙,就算我摘抄再多的筆記褂乍,我還是那個腦中無物,筆下無墨的姑娘即硼。
認(rèn)識到這些逃片,我開始嘗試改變。在不斷的重復(fù)試驗里只酥,關(guān)于看書與記筆記褥实,我總結(jié)出了以下兩點:
1.不是每本書都要一字不落地看完。
2.不是每一處好句好段层皱,都要整整齊齊地摘抄下來性锭。
首先是第一點。
很多小伙伴會驚訝于我看書的速度叫胖,怎么可以看得那么快草冈?兩天換一本,有時一天換一本瓮增。
我并沒有一目十行的功力怎棱,這樣的速度,是因為我沒有真正意義上地看完過一整本書绷跑。當(dāng)然拳恋,連貫性很強的小說除外。
我們對一本書接受力其實很少很少砸捏。不信你仔細(xì)回想一下一星期之前看的那本書谬运,你能立即舉出書中的一個例子并加以合理利用嗎?
很難吧垦藏,你看完了那本書梆暖,也許還記了詳細(xì)的筆記。但此時你的腦子里一片亂麻掂骏,就是理不出一個頭緒轰驳。
所以,即使認(rèn)認(rèn)真真弟灼,一字不落地看完一整本書级解,依舊收效甚微。
既然如此田绑,我們?yōu)楹尾惶暨x一些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勤哗,進(jìn)行仔細(xì)研讀呢?
首先瀏覽一遍目錄掩驱。如果不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話芒划,你應(yīng)該很容易找出哪些是重點豁延。
然后在重點內(nèi)逐步縮減范圍,找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兩點腊状,沒錯,就是一兩點苔可。
你會發(fā)現(xiàn)缴挖,當(dāng)你將這一兩點思考研究透徹之后,下次寫文章時焚辅,哪怕和文章只有一點點的聯(lián)系映屋,它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出現(xiàn)在你的文章里,甚至不需要你考慮或同意同蜻。
這里有種下筆有如神的感覺棚点。
因為你徹底理解了這一兩點的內(nèi)容,所以他們與你大腦里其他相關(guān)的事物都建立了某種聯(lián)系湾蔓。
所以與其花大量時間啃完一本并不十分有趣的書瘫析,不如挑選其中一兩點精華,進(jìn)行分析思考默责,將他們徹底變?yōu)樽约旱臇|西贬循。
這樣一來,在同樣的時間里桃序,你會收獲的更多杖虾。
摘抄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真的沒有必要把看到的每一處好詞媒熊、好句奇适、好段,都摘抄下來芦鳍,雖然你覺得他們看起來相當(dāng)精彩嚷往。
但請相信,當(dāng)你寫文章的時候怜校,你很少會用到它們间影,除非你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否則你真的回想不起來茄茁。
拿我來說魂贬,我摘錄了不下100個名人的事跡,但寫人物時裙顽,我還是只會寫采菊的陶淵明和飲酒的李白付燥。
為什么?
因為我對這100個人物沒有進(jìn)行過任何思考愈犹,我沒有真正地認(rèn)識和了解他們键科。
對我來說闻丑,他們只是可供寫作的素材,而不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勋颖。所以他們不愿意出現(xiàn)在我的文章里嗦嗡。
如果當(dāng)初我不那么貪心,只記下三四人饭玲,然后對他們展開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侥祭,與已有的認(rèn)知建立各種聯(lián)系。我相信我的筆下茄厘,不再會只是李白和陶淵明而已矮冬。
現(xiàn)在很流行精簡這個詞。
對家裝次哈,對使用的工具胎署,我們都提倡精簡。同樣的窑滞,對于讀書和摘錄筆記來說琼牧,也需要精簡。
重點不在于我們看了多少本書葛假,寫了多少本筆記障陶,而在于我們到底收獲了多少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東西。
這篇文章不長聊训,但如我所說你真的沒有必要看完抱究。重點羅列的很明顯,你只需看它們是否符合你的需要带斑。
如果符合鼓寺,就拿走思考;如果不符合勋磕,你就可以節(jié)約出時間妈候,去看另一篇更有意思的文章。
我希望大家的時間挂滓,不要花在盲目地看書與摘錄筆記上苦银,不要被那些精巧的儀式感所迷惑。
少而精的思考赶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幔虏。
文|伍七言
最近書荒了,有小伙伴可以推薦一本書嗎贝椿,感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