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年7月份我和艷平第一次線下見面脑又,過程中我們聊到孩子教育暮胧,她的一句話刺激了我,她說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并且她也一直是這樣在做的问麸,當時我是無論如何都認為這個結(jié)論太武斷無法接受的往衷。反問這個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他說這是李雪老師一本書里講到的觀點严卖。這個事在見面后我一直心里把它當成了問題在思考席舍,她為什么會這樣講?書中到底講了什么會有這么肯定的結(jié)論哮笆?
? ? 因為這個問題一直縈繞著我来颤,大約10月中旬找到她請她把這本書推薦給我,在12月初才把這本書買回來稠肘。大約兩個星期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福铅。我們再次約了見面時間1月7日。
見面后我把自己感觸最深的兩點與她分享了一下:
1项阴、我是如何看待無條件滿足的這個事情滑黔;
”滿足“是一個動詞,是孩子的一個需求,單一從滿足這個事件來講如果需要達到母嬰情緒的相互交融那就需要孩子要得開心略荡,母親滿足得也開心色查,在這一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下達到滿足才是對雙方最有益的。
如果孩子需要滿足撞芍,但家長不情愿,這時家長就會有不良的情緒跨扮,這樣的滿足是不和諧愉快的序无,所以就算是孩子表面滿足了,但母親的以內(nèi)是有不滿的衡创,所以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與母親沒有達成共識帝嗡,母親的不良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如果家長遇到自己不愿意滿足的事件怎么辦璃氢?如實告知就可以了哟玷,孩子有需求是孩子的事情,家長不滿足是家長的選擇一也,這個過程中只要如實講出來巢寡,勇于承認自己因為能力的問題
2、對我金錢觀的影響椰苟;
一直都會覺隱約覺得自己的金錢觀有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抑月。這本書里說了幾個金錢的魔咒,這些是父母從小所對孩子耳濡目染所形成的一些金錢觀舆蝴。
第一大坑:必須辛苦付出才能賺到錢谦絮,這便投射出只有通過付出很多努力或者很辛苦得來的收獲才是心安理得,來得太容易的錢反而不心安洁仗,總擔心會出問題层皱。
第二大坑:必須擁有人脈關系才能賺到錢,其實人脈積累維護也需要花時間的精力財力的赠潦,這都是維護成本叫胖,有時候信息還會創(chuàng)造麻煩。
第三大坑:必須有人幫助指點才能賺到錢她奥,依賴于他人的幫助臭家,沒有幫忙不成不了事。
第四大坑:必有擁有學識才能賺到錢方淤,在知識匱乏的時候就沒勇氣云做稍大于自己能力的事情钉赁。
這里面有好幾個固有模式,它就像魔咒一樣伴隨著我們携茂,比如我就是中了必須辛苦付出才能賺到錢的這個魔咒你踩,反思工作的這些年,多少也投射出了這樣的一些物特質(zhì)。其中2013年-2015年的這幾年體現(xiàn)得最明顯带膜。那時候的工作是早出晚歸吩谦,老板給我了比較優(yōu)厚的待遇,我就為老板鞠躬盡瘁膝藕。不然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式廷,對不起這份薪水。現(xiàn)在終于搞清楚根源是什么了芭挽,因為到現(xiàn)在耳邊還時不是會有聲音說:”哪有那么容易賺的錢滑废。”所以接下來我清楚自己應該怎么與這個信念和解了袜爪。
這就是對這本書我最大收獲的兩個點蠕趁。
伙伴的反饋:
第一次的交流,我說得比較多辛馆,讓她沒辦法接話俺陋,這點讓我有了反思,下次如果再有線下面談我應該通過觀察對方的表現(xiàn)表情來調(diào)整聊天內(nèi)容昙篙。雖然這個反饋來得有點遲腊状,但是當下一定是最早的時間。
通過聊天得到的啟發(fā):
我需要把從童年記憶中有各種情緒的事件全部寫下來苔可,然后再與每一個事件中的情緒去體驗相處寿酌。最終達到豐盛的狀態(tài)。
感恩相聚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