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0817 】
【100天閱讀33本書籍之第32本書籍】
書名:記憶傳授人
作者:[美] 洛伊絲·勞里
譯者:鄭榮珍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這是一本反烏托邦的科幻類小說題材闸英《兴希看完特地百度查了一下何為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霍骄。延伸為還有理想墓造,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砂轻,“托”是寄托纬纪,“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次和。 烏托邦是從托馬斯·莫爾蘇所著《烏托邦》書中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
看起來是否很美好那伐?提出烏托邦的概念踏施,是因為當時16世紀石蔗,資本主義殘暴的殖民,作者借烏托邦來幻想理想的國家畅形。
而到20世紀開始出現(xiàn)了反烏托邦作品抓督。小說里提到的社區(qū)就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社區(qū),人人都平等束亏,都可以有飯吃,沒有傷痛阵具。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碍遍,并且有更有智慧的長老進行分配工作,按興趣分配阳液。也沒有對痛苦的記憶怕敬。全社區(qū)只有一個人承擔了,對于人類的記憶帘皿,有痛苦也有歡樂东跪。社區(qū)的其他人,對于痛苦色彩都沒有記憶人人平等鹰溜,但卻也道出了沒有選擇虽填。最后主人公逃出社區(qū),將記憶還給眾人曹动,將選擇還給眾人斋日。
作品強調(diào)指出,烏托邦只是一個虛幻的理想墓陈,不可期待恶守。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讓每個當下成為永恒贡必。
每一個作品的發(fā)生兔港,都離不開其背景,16世紀的時候由于生活被資本主義壓迫仔拟,更希望有一個理想國的出現(xiàn)衫樊,虛幻也罷,是對美好的憧憬理逊。20世紀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橡伞,同時對于烏托邦的合理性產(chǎn)生了質(zhì)疑,更多的選擇了好好活在當下晋被,從側(cè)面也可以反映兑徘,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