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代糧食的話題。
曾經(jīng)有一種說法流傳很廣拍皮,說隋朝留下的糧食夠唐朝吃50年的歹叮。有人據(jù)此延伸,唐朝的貞觀之治就是繼承了隋朝的繁榮铆帽。
這話對不對呢咆耿?
這一下子還真不好下結論。不過爹橱,歷史上還真有隋朝糧食夠吃50年的說法萨螺。這個說法最初出現(xiàn)在《貞觀政要》中。書載:
貞觀二年愧驱,太宗謂黃門侍郎王曰:“隋開皇十四年大旱慰技,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组砚,竟不許賑給吻商,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糟红,比至末年艾帐,計天下儲積乌叶,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柒爸,所以奢華無道准浴,遂致滅亡。
這話是李世民對黃門侍郎王珪說的捎稚,以此來論證治國不在糧多而在治人乐横。很多人據(jù)此說,隋朝的糧食夠唐朝吃50年的今野。這話就有失偏頗了晰奖。
糧食分粟、米多種腥泥,能夠貯存的年份不一。《新唐書》有載“粟藏九年啃匿,米藏五年”蛔外。隋朝和唐朝應該是一致的。所以溯乒,依據(jù)當時的技術夹厌,糧食的保存時間應該在3-5年之間,最長也不會超過9年裆悄。因此矛纹,談糧食可以吃50年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光稼,談糧食多卻很有道理或南。至少在隋文帝時期,隋朝糧食是比較充盈的艾君。《通典》載采够,隋朝“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shù)百萬冰垄,天下義倉皆充滿”蹬癌。這段記載可以和《貞觀政要》相互印證。當時虹茶,天下發(fā)生大旱逝薪,糧食滿庫,朝廷卻不開倉賑給蝴罪。
然而董济,才僅僅過了十余年,隋朝的倉庫卻變成了另一番景象洲炊。
《隋書》載感局,隋朝大業(yè)十二年尼啡,“百姓疲勞,府藏空竭”询微;《舊唐書》也載“及大業(yè)中年崖瞭,國用不足,并貸社倉之物撑毛,以充官費书聚,故至末涂,無以支給藻雌〈菩”
當然,這還僅僅是開始胯杭。到了貞觀初年驯杜,蝗災、水災等災荒不斷做个,朝廷在全國范圍內(nèi)征調(diào)糧食鸽心,卻找不到可以調(diào)集的糧食。唐太宗李世民不無感慨地說“但使倉庫可備兇年居暖,此外顽频,何煩儲蓄?”
此時距離隋朝末年不過9年太闺,距離隋開皇也不足30年糯景。期間,隋朝的糧食都去哪了呢省骂?綜合史料來看蟀淮,主要有兩個流向:
一是隋煬帝的消耗。這種消耗雖然無法與糧食掛鉤钞澳,但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糧食的減少灭贷。隋煬帝在位期間,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略贮、離宮別館甚疟,開發(fā)各段運河,大搞巡游逃延,尤其是三次詔征天下兵進攻高句麗览妖,一時之間“天下死于役”的慘象重現(xiàn)人間。
二是地方割據(jù)勢力的開倉放糧揽祥。隋末天下大亂時讽膏,朝廷糧倉很多是有余糧的。地方割據(jù)勢力每每攻陷一座城市拄丰,首先做的就是開倉放糧府树。如李密攻取洛陽后俐末,“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奄侠,道路相屬”(《資治通鑒》)卓箫。由于管理不善,開倉放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垄潮。當時散落的糧食“洛水兩岸十里之間烹卒,望之皆如白沙”。其他割據(jù)勢力也多行開倉放糧之舉弯洗。盡管糧食充足旅急,但也挨不住頻繁的放倉,到后期各糧倉實際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存量了牡整。李淵進軍長安時藐吮,西京府庫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東西了,他只好另想辦法解決物資逃贝。
可見炎码,經(jīng)過不斷的消耗,以及隋末天下動亂秋泳,隋朝的財富到了唐朝這邊還真沒剩下多少。要不怎么說攒菠,唐朝初年人口比隋朝銳減80%呢迫皱?唐朝建國之初,同樣面臨著其他王朝恢復發(fā)展生產(chǎn)的首要問題辖众,朝廷實行以民為本的政策也是必然選擇卓起。只不過,作為新生王朝凹炸,唐朝更懂得積累的重要性戏阅。唐朝建立后,經(jīng)過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啤它,到貞觀時期國家經(jīng)濟基本恢復了奕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