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則孝|諫過(下)
“諫不入牺勾,悅復(fù)諫,號泣隨阵漏,撻無怨”驻民。父母有錯,又不聽勸履怯,做子女的肯定很著急回还,應(yīng)該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叹洲,哪怕父母號泣柠硕、打罵我,我也無怨無悔运提』热幔“悅復(fù)諫”中的“復(fù)”應(yīng)該解釋為一而再,再而三糙捺。即多次勸諫的意思诫咱。這四句是承接著上文的四句而深入的。它們應(yīng)該聯(lián)系起來理解:首先洪灯,“親有過坎缭,諫使更”,但是勸諫签钩,父母死活不聽怎么辦掏呼?作為子女看到父母犯錯肯定不能置之不理,任其錯下去啊铅檩,所以孝子的本分就是“諫不入憎夷,悅復(fù)諫”。如果父母不聽昧旨,那就等到父母心情好的時候拾给,再次勸諫,一次不行兩次兔沃, 兩次不行三次蒋得,哪怕父母不耐煩了,號泣暴跳起來動粗了乒疏,也不能停止“諫過”额衙,不因此后悔自己向父母“諫過”。
《弟子規(guī)》不是簡單的兒童行為規(guī)范,而是充滿智慧的兒童行為規(guī)范窍侧∠靥撸“親有過,諫使更伟件,怡吾色硼啤,柔吾聲;諫不入锋爪,悅復(fù)諫丙曙,號泣隨爸业,撻無怨”這八句包含了與人溝通的智慧其骄。雖然講的是勸諫父母的行為準(zhǔn)則,但是遷移到勸諫他人扯旷,乃至教育孩子上拯爽,也是一樣的。
第一钧忽,勸諫要有堅定地決心毯炮。勸諫父母絕不后悔、絕不退縮耸黑,哪怕父母打我罵我桃煎。我們與人溝通沒有決心,怎么能成功呢大刊?教育孩子也需要決定为迈。“十年樹木缺菌,百年樹人”葫辐,教育決定不是一朝一夕的熱情,而是長久的堅持伴郁。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耿战。
第二,勸諫要有誠心焊傅。由決心生發(fā)誠心誠意幫助父母悔改剂陡,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諫,要像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一樣虔敬狐胎。而不是隨便勸勸鸭栖,勸不了就算了。對教育而言顽爹,你要相信你的孩子纤泵,給他時間去成長、去改變。你要相信你的孩子終究會長成一棵大樹捏题,即使長不成大樹玻褪,也能開出美麗的花。
第三公荧,勸諫要講究技巧带射。要“連哄帶騙”地讓父母心情愉悅,要“怡吾色循狰,柔吾聲”窟社,即和顏悅色,笑臉相迎绪钥,語氣輕柔灿里,態(tài)度誠懇地勸諫父母。父母也是人程腹,都喜歡聽軟話匣吊、聽好話,何況還是自己的孩子勸諫自己寸潦。千萬不要威逼利誘色鸳,像教訓(xùn)小孩子一樣教訓(xùn)父母,如果這樣见转,首先就“不敬”命雀。不敬則勸諫不成≌扼铮“怡吾色吏砂,柔吾聲”的技巧用來教育孩子時用,那是絕佳的利器校焦。
第四赊抖,勸諫要講究時機。父母不聽勸怎么辦寨典?死纏爛打是一種決心和態(tài)度迄委,但是也是魯莽而缺乏智慧的行為翩隧。俗話說“過猶不及”酌伊,做得太多舌厨,效果會適得其反。不論白天黑夜井氢,不分場合地“說道”弦追,你把人煩死了,對方不但聽不進去你所勸花竞,反而對你也心生厭惡了劲件。如此,勸諫肯定沒效果。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舉過一個自己的例子:他去教堂聽布道募捐零远,開始覺得牧師講得很好苗分,他很感動,于是把自己錢都捐出去了牵辣,但是那個牧師說個沒完沒了摔癣,他開始感到厭煩了,不想捐那么多纬向,于是拿回了一點錢择浊。他又繼續(xù)聽一會兒,那個牧師還是沒有結(jié)束布道的意思逾条,他已經(jīng)如坐針氈琢岩,百無聊賴、十分厭煩了膳帕,最后他把所有的錢都拿回來粘捎,一分錢也沒有捐薇缅。這就是“過猶不及”的真實寫照了危彩。勸諫別人也一樣,要適可而止泳桦,看準(zhǔn)機會再勸說汤徽。所以《弟子規(guī)》提出“悅復(fù)諫”。好一個“悅”字灸撰。在別人心情好的時候勸諫別人谒府,成功率是最高的。反之浮毯,亦然完疫。引申到家庭教育中,你在跟自己的孩子溝通债蓝,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壳鹤,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所以溝通是否有效饰迹,時機很重要芳誓。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有效,時機很重要啊鸭。孩子行為不端要及時指出锹淌、及時糾正,過去小半年你再說就沒用了赠制;孩子犯了錯自己已經(jīng)很難過很自責(zé)了赂摆,你還要圖口舌之快責(zé)罵他而不是安慰他,那反而把孩子推向?qū)α⒚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