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有深造和工作的朋友群里聊天,彼此都講出了自己的困惑.大致分為兩種:還在深造的朋友們對學習到的知識的可用性持有很大的懷疑,想用知識賺錢而無法;剩下的就是參加工作的朋友們表示很羨慕還在求學的同學有大把的時間學習,有大量的途徑去獲取知識.最后有一位工作的朋友提出來知識變現一詞,我是第一次聽說,感覺很精辟,有必要將自己的感覺寫出來.
剛剛跨過學生時代,參加工作不是很久,所以學生時代的各種困惑依稀還記得.一句話,大學就是天堂.大學前期,無憂無慮,不用擔心糧食和蔬菜,也不用擔心陰天或雨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學后期開始有一些疑惑,總是感覺自己學到的知識沒有什么用處,又聽到參加工作的學生反饋說工作用到的所學的知識很少,整個人就更加悲觀了,結果學習成了走過場,悲觀卻成了主場.到了快畢業(yè)的時候,更加感覺四年大學白讀了,學到的沒有一點用處.主要是因為找工作的時候才真正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會,連自我介紹都不會,簡直被招聘方虐到懷疑人生.那時候每天都到處跑各種宣講會,最喜歡的一條招聘標準就是,專業(yè)不限,經驗不限,學歷不限,看到這句話感覺人生又充滿了光明,然后馬上又灰暗了.班里的大部分學生都選擇考研,可能有一些逃避工作的成分(上研的學生請原諒),感覺四年大學還不如一個考研培訓班.雖然那時候收到了很大的打擊,卻是認識自己最清楚的時候,不然不知道自己有多差,也不知努力和珍惜,總之很感激那段時光.
磕磕絆絆終于找到工作了,從開始的毫無底氣到現在的有些自信,從開始的求職到現在的應聘,從開始厭學到現在的讀書三余,很艱難卻很踏實.對于知識,很慶幸自己上學的時候沒有胡來,很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從心底真實感到只有讀書學習才會使人進步.工作了以后,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都變得很少很少,而且大部分還靜不下心來,所以能安靜學習一會,那絕對就是神一樣的人物.有了真正的用途,才發(fā)現自己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不管是不是和工作相關的,能學一點就學一點,越多越好,因為除了工作還有生活.如果不學習的話,我就很清楚看到十年后的自己還在原地踏步,甚至還不如現在.對于學習,不能說不是為了升職加薪,我更愿意說是為了進步.現在很羨慕那些還在深造的同學,不管他們是學什么的,就是感覺他們做學問的很神圣,自帶光環(huán),位于金字塔的頂端,將來一定是不可限量的,看他們的時候是一種仰視,是一種崇拜.這也許就是我對知識的渴望吧.
學習知識本身就是一種知識變現.由于教育的普遍性,很難具體指出哪一塊知識用在哪一種職業(yè),哪一種工作,哪一項任務的那個地方,能夠解決什么問題,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效益.正是因為沒有準確的價錢來標價知識,所以時間久了動力也就不那么充足了,畢竟對錢不感興趣的就那幾位而已,這是俗觀.說的雅觀點,就是不知道知識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效益,不管什么樣的故事,什么樣的案例,那都是別人的,所以沒有辦法真實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參加工作就不一樣了,能夠大致清楚具體的知識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就好像有了目標再去奮斗就不那么難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基本上沒有什么實踐的機會,所以根本不知道學到的東西有什么價值,沒有直觀的感受,所以有那些疑惑也是難免的.印象中好像有兩次實踐,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很久換來卻是一紙官方獎勵,沒有什么實質回饋,就是感覺對學校很失望,連一個用心的評語都沒有,所以以后的實踐也就不認真對待了.主要問題出在學生身上,但學校確實應該增加一些實踐機會而且正視這些實踐機會,而不是走走過場,完成某個指標,只為學邪獬椋或者老師增加榮譽和利益,就可以了,只有讓學生真實直觀看到知識的價值,不管那些價值屬不屬于自己,他知道了,他學習就會更有目標了,不會覺得學的沒用.對于一些一心搞學問的來講,這可能是對知識的一種褻瀆吧.當然,對于知識變現,也不能局限于金錢,還有其他種種.現在的自己也是一心勸說那些疑惑的同學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不要想太多,說出來自己也感覺很蒼白,很無力,不知如何是好.
總之,還是希望深造的同學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沒有沒有用的知識,只有不會用的人.學習總歸是好的,知識終歸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