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收盡寒煙綠纷宇。江山一片團明玉夸盟。欹枕畫樓風。愁生草際蛩像捶。
金莖秋未老上陕。兩鬢吳霜早。忍負廣寒期拓春。清尊對語誰
——宋 · 李彌遜《菩薩蠻(富季申見約觀月释簿,以病不能往。夜分獨臥橫山閣硼莽,作此寄之) 》
今日為書寫歐陽詢行書第二十六天庶溶,所寫為余字。
昨日觀孫過庭《書譜》懂鸵,得
“心不厭精偏螺,手不忘熟。若運用盡于精熟匆光,規(guī)矩諳于胸襟套像,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后终息,瀟灑流落夺巩,翰逸神飛贞让,亦猶弘羊之心,預乎無際柳譬;庖丁之目喳张,不見全牛”嘉句征绎,心有所感蹲姐。
雖寫行書快一個月了,自我感覺良好人柿,一旦精細比對原字柴墩,卻發(fā)現“差之一毫,失之千里”凫岖。用軟件比對原字江咳,相識度竟不能達十之六七,可見書法水平未有長進哥放,與原來水平相比反倒退步了歼指。愈寫愈是浮躁,內心惶恐不安甥雕。
不過細細思索踩身,其實這也在預料之中,行書漸寫漸入佳境社露,故一時追趕不上書法家的腳步也是正常挟阻,而且字有易有難,人學字也有生疏與熟練之分峭弟。故不必過于妄自菲薄附鸽。
行書學時,未學筆畫和結構瞒瘸,直接學字坷备,不知是否心太急,但我已有楷書基礎情臭,故直接學本書體應該是可行省撑。
楷書大字倒可隨意書之,行書大字卻缺乏魄力俯在,轉筆和提按不過嫻熟自然丁侄,有斧鑿之痕。
往后學書戒躁戒自得朝巫,專心學腕法和筆法。
圖片發(fā)自 淺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