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相信韩脏,新生是好缩麸,
老是衰頹,病是不幸赡矢,死亡是悲杭朱?
別被世俗觀點騙了阅仔,
這一切取決你怎么想。
不怕死的自殺炸彈客在想什么弧械?
女兒養(yǎng)的倉鼠八酒,老了。背毛亂蓬蓬刃唐,失去光澤羞迷,無論早晚看起來都是頹廢。睡眠時間越來越長画饥,玩耍時間越來越短衔瓮。算算日子,兩歲半抖甘,在鼠界已經(jīng)高壽热鞍。
老公開始憂慮:“如果倉鼠死了,不知道女兒會怎么樣衔彻?”
這讓我開始思索薇宠,該怎么為女兒進行人生中第一場的生命教育。
過往的心靈修行經(jīng)驗告訴我:情緒艰额,取決于想法澄港。只要想法不同,涌現(xiàn)的情緒將會大不同悴晰。對死亡的態(tài)度也是如此慢睡。
當我們看到電視上出現(xiàn)自殺炸彈客,或恐攻劫機犯時铡溪,通常想不透漂辐,怎么會有人這么無知,為了捍衛(wèi)信仰棕硫,竟能犧牲自己的生命髓涯,拉那么多人陪葬?難道他們不害怕嗎哈扮?是什么讓他們這么義無反顧纬纪?他們不會擔心下地獄嗎?
某天我與一位對中東文化深有研究的朋友聊起滑肉,他的詳細說明解答了這些疑問包各。
原來炸彈客被灌輸了另一套信念系統(tǒng),在那個世界里靶庙,為宗教獻身不但不會下地獄问畅,相反的,他死后會榮登極樂。在那里护姆,有如山的黃金矾端,成群的美人,華麗的宮舍卵皂,所有他活著時享受不到的榮寵秩铆,在他壯烈犧牲后,都將獲得灯变。
所以殴玛,他們不但不怕死,甚至還搶著出任務(wù)柒凉,早早奔向死亡族阅。
一個人的想法篓跛,影響他的情緒膝捞、態(tài)度和行為,這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愧沟。
兩位失去孩子的母親對照
多年前蔬咬,澎湖群島發(fā)生空難。這空難讓我印象深刻沐寺,因為我在電視上林艘,看見兩個反應截然不同的母親。
兩位母親混坞,都是在這場空難中失去了兒子——年輕壯健狐援、人生前景大好的青年。
第一位母親究孕,跟我們想象中的一樣啥酱,哭得呼天搶地,幾乎癱軟厨诸。她說:“我不甘心跋庖蟆!我痛心拔⒊辍绘趋!還那么年輕,怎么突然之間就走了颗管?老天爺怎么會這樣對待他陷遮?”
記者問:“很舍不得吧?”
這母親簡直崩潰垦江,悲憤交加地說:“當然帽馋,我當然舍不得啊!”隨后就陷入長聲哭嚎里茬斧⊙看到這一幕,少有人不鼻酸项秉。
可是绣溜,畫面一轉(zhuǎn),定格到一位神情平靜的婦人娄蔼。這是另一位母親怖喻,穿著慈善機構(gòu)的古典袍子,與幾位相同裝束的友人岁诉,一同為死去的兒子摺著紙蓮花锚沸。記者要她說句話,通常這樣會引來當事人涕淚交加涕癣。
不料哗蜈,她淡定而穩(wěn)靜地說:“人生在世,沒有人不會邁向終點坠韩。我兒子這一生的路已經(jīng)圓滿距潘,我們在世的人,只需要好好送他只搁,就可以了音比。”
原來這位母親信仰堅貞氢惋,平時就參與慈善活動洞翩,為往生者助念。她對于死亡焰望,已經(jīng)相當坦然骚亿,或許相信在世的人越能平靜,越能幫助往生者靈魂順利離開柿估,因此能如此迅速地順應接受循未。
看著這兩位母親的對照,對生死秫舌,我仿佛懂了什么的妖。
面對死亡的心靈實驗
于是,我想著要用什么態(tài)度面對倉鼠的死亡足陨。
孩子對死亡的看法嫂粟,多半學習自旁人的態(tài)度。孩子很聰明墨缘,會參考星虹、模仿大人的反應零抬,而建立他們的世界觀。在事前我就探問過她的口風:“如果倉鼠死掉了宽涌,你會怎么樣平夜?”
她想了想,說:“那我就要哭了卸亮『龆剩”
這不奇怪,她八歲了兼贸,多少知道段直,世上的人幾乎都將死亡視為至悲。
我想做一場心靈實驗溶诞,看看能否轉(zhuǎn)換她的看法鸯檬。
那天終于來了,倉鼠在睡夢中螺垢,平靜地與世長辭喧务。這天剛好是連假,女兒回爺爺奶奶家玩甩苛,沒有看見這一幕蹂楣。我稍微感謝了上天的安排,這會讓女兒對此事的接受讯蒲,更容易些。
去到爺爺奶奶家肄扎,女兒正與堂妹玩得開心墨林。我趁她們興奮時,也一派興奮地對她們說:“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犯祠⌒竦龋”
“什么消息?什么消息衡载?”她倆眨著眼睛搔耕。
“就是,倉鼠壽終正寢了痰娱∑ィ”
“什么是壽終正寢?”
“壽終正寢是最棒的梨睁【ňΓ”我耐心地講解道:“壽終正寢就是,睡覺的時候坡贺,他的靈魂就進到天堂去了官辈∠湮瑁”
女兒愣了一愣,“你是說倉鼠死了嗎拳亿?”
“是的晴股,但是他一點都不會痛苦,是睡覺的時候肺魁,做著美夢就到天堂了队魏。”我告訴女兒:“你真的是個好主人万搔,鼠鼠在的時候胡桨,你把他養(yǎng)的這么好,養(yǎng)到成鼠瑞了瞬雹,現(xiàn)在他壽終正寢了昧谊,很不容易!”
“噢酗捌∧匚埽”女兒想了想,似乎在考慮該怎么反應胖缤。
也許啼哭曾經(jīng)是最可能的選項尚镰,只是,看著我歡慶的樣子哪廓,她好像就覺得……這多少是一件值得歡慶的事吧狗唉。
事后,老公很驚訝女兒竟然沒哭涡真》指看來,這場心靈實驗大獲成功哆料。
有情緒缸剪,不奇怪;有情緒东亦,不可怕杏节。當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是最好的機會典阵,讓我們扒開腦袋奋渔,檢查自己相信了什么。因為想法萄喳,是情緒發(fā)動的源頭卒稳。
所以,如果相信死亡是永別他巨,是悲慘充坑,必然傷心减江。若相信死亡是生命圓滿的歡慶,靈魂會到一個更好的地方捻爷,就能以祝福和平靜來面對辈灼。
倪采青,身心靈療愈愛情小說家也榄、知名書評家巡莹、報章專欄作家、暢銷塔羅作家甜紫、小說創(chuàng)作講師降宅、芳療品牌“晶荷花精”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