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樣東西在你看來特別重要项乒,那一定要特別小心,別被過于重視蒙蔽了思維梁沧。在重要的東西上,人常會因此犯錯蝇裤。比如說錢廷支,很少會有人認為錢不重要,但是人圍繞錢犯下的錯誤也非常多栓辜,有些錯誤還經(jīng)常讓人啼笑皆非恋拍。比如因為貪便宜買回來一大堆自己不會用的東西。
丹·艾瑞里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jīng)濟學教授藕甩,也是暢銷書《怪誕行為學》系列的作者施敢。他最新的一本書是《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錢》(Dollars and Sense:How We Misthink Money and How to Spend Smarter)。在這本書里狭莱,丹·艾瑞里從行為經(jīng)濟學的角度出發(fā)僵娃,介紹了一些人在處理金錢問題上的常見心理誤區(qū),以及應該怎么做才好腋妙。
第一個心理誤區(qū)是默怨,忽視機會成本。
有一個行為心理學上的實驗骤素,是請參加實驗者決定匙睹,是要買一臺價格1000美元的音響、價格700美元的音響济竹,還是700美元的音響外加300美元的CD套餐痕檬。結(jié)果,選擇700美元音響加300美元CD套餐的人最多送浊。
為什么會這樣梦谜?行為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300美元的CD看上去更具體,獲得感更強改淑。因此碍岔,雖然其實一個人可以只花700美元,然后拿著剩下的300美元去買任何東西朵夏,但大家還是選了套餐蔼啦。
我們會忽視機會成本。在這個實驗中仰猖,我們就忽視了用來買CD的300美元的機會成本捏肢,也就是它本來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要破解這個心理誤區(qū)饥侵,就要求我們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思考一項消費或者交易鸵赫。比如說,同樣一筆錢躏升,還可以用來做什么辩棒?再比如,可以更進一步把錢轉(zhuǎn)化為時間:這筆錢相當于多少小時的工作膨疏,或者多少個月的薪資一睁。
第二個誤區(qū)是:凡事都是相對的,因此我們會把不同商品或者同一件商品打折不打折的價格進行比較佃却。
這個誤區(qū)最常見的被利用的場景者吁,就是商場和電商網(wǎng)站的各種打折。打折后的價格和原價的對比饲帅,特別容易讓我們沖動消費复凳。已經(jīng)有不少人發(fā)現(xiàn),其實商家會調(diào)高價格灶泵,然后再打折育八。盡管如此,打折還是能激發(fā)起人的購買欲赦邻。
正確的做法是单鹿,看到一個特價時,不應該考慮原先的價格是多少深纲,現(xiàn)在買可以省下多少錢仲锄,應該考慮的是,實際上要支付多少錢湃鹊。比如儒喊,買一件從1000塊降價到600塊的襯衫,并不是“節(jié)省了400塊”币呵,而是“花了600塊”怀愧。
這個誤區(qū)的另一個常見場景是侨颈,在買一個昂貴的東西時,往往就會對另一些沒那么貴的產(chǎn)品消費得很隨意芯义。比如哈垢,當你花600萬買房子時,很容易就會覺得一臺5萬塊的電視也沒那么貴扛拨,順手就可以買了耘分。
正確的做法是,對于比較大宗的消費绑警,把各項費用分開來考慮求泰。因為你會在購買大宗商品,比如汽車或房子時计盒,很容易對相對便宜的其他物品放松警惕渴频。所以,買房子歸買房子北启,家電是買家電卜朗。
此外,不要用百分比來思考咕村,當呈現(xiàn)給我們的資料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現(xiàn)時聊替,就花點功夫,算出這個百分比實際上代表多少錢培廓。100美元就是100美元,不論它是一筆1000美元消費的10%春叫,還是一筆一萬美元的1%肩钠。
第三個思維誤區(qū)是:我們善于劃分,把錢分門別類暂殖。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yè)名詞叫“心理賬戶”价匠,指的就是這種現(xiàn)象。人會建立不同的心理賬戶呛每,把錢劃分為:工資踩窖、獎金、意外之財?shù)瘸亢帷D憧赡軙苄⌒氖褂媚愕墓べY洋腮,但是對獎金和意外之財,就可能像個富人一樣大肆揮霍手形,一點都不心疼啥供。
正確的做法是凳干,牢記一個簡單的原理:錢具有可替代性羡亩,也就是說琐簇,這一塊錢跟那一塊錢是完全一樣的。當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揮霍所謂特定類別的錢阿迈,比如獎金或者贏來的錢時,必須暫停下來舀奶,提醒自己:“這仍然是我的錢蹲缠,錢就是錢,沒什么分別唉侄≈渫拢”
第四個誤區(qū)是:逃避痛苦。
花錢會帶來痛苦美旧,所以行為心理學家曾經(jīng)給出一個有趣的建議渤滞,那就是吃飯不要AA制,而是輪流買單榴嗅。因為一個人買單承受的花錢之痛妄呕,要少于AA制下每個人承受的花錢之痛的總和。
但是花錢之痛也有它的好處嗽测,因為它可以至少讓我們考慮一下這項消費的價值绪励,以及花這筆錢的機會成本。它能讓我們在購買之前暫停一下唠粥,考慮是否該在此時花這筆錢疏魏。
但是,為了減少這種“花錢之痛”晤愧,設計付款機制的人用了各種方法來幫助我們大莫,讓我們不要暫停,不要考慮其他選擇官份,爽快地付錢只厘。比如,信用卡舅巷、各種快捷支付方式羔味、一鍵下單等等。
所以钠右,行為心理學家會說赋元,買東西時都用現(xiàn)金,可以極大降低你的消費飒房。當然搁凸,現(xiàn)實中幾乎沒人能做到全用現(xiàn)金付款。
第五個關(guān)于錢的心理誤區(qū)是:我們太相信自己狠毯。在用錢時坪仇,我們會相信自己以往對價格的判斷、選擇以及反應垃你。相信以往的決策椅文,這會讓我們經(jīng)常犯下錨定喂很、從眾等錯誤。
錨定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皆刺。它指的是少辣,人很容易被一個隨機給出的參照數(shù)字影響。心理學做過很多相關(guān)的實驗羡蛾。比如漓帅,事先給兩組參與實驗的人看不同的數(shù)字,一組看到的數(shù)字大痴怨,另一組看到的數(shù)字小忙干,然后,請他們?yōu)橐粋€產(chǎn)品開價浪藻,看到大數(shù)字的一組捐迫,開出的價格會更高。他們之前看到的數(shù)字爱葵,就是錨定數(shù)字施戴。
很多產(chǎn)品所謂的建議零售價,也是為了給出錨定價格萌丈。
正確的做法是:質(zhì)疑那些看似非常隨機的數(shù)字赞哗,明顯標出來的建議零售價,以及定價非常高的產(chǎn)品辆雾。
一款定價非常高的產(chǎn)品肪笋,真實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賣后面那些相比之下沒那么貴的產(chǎn)品。丹·艾瑞里說:“當你看到一雙定價2000美元的鞋子度迂,或者標價150美元的三明治時藤乙,要特別擔心次高價格的鞋子或三明治∮⒘耄”
第六個誤區(qū)是:我們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或可能失去的東西的價值。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稱之為“稟賦效應”湿右。當我們擁有了一樣東西之后诅妹,這樣東西在我們看來,就有了更多的價值在里面毅人。
與之相關(guān)的還有一個名詞叫“宜家效應”吭狡。它指的是,因為有了我們自己的投入在里面丈莺,某樣東西在我們看來就有了更多的價值划煮。比如,自己組裝起來的宜家家具缔俄,自己認為就要更好一些弛秋;自己動手做的手工板凳器躏,其實質(zhì)量顯然不如工廠做的,但我們認為自己做的應該更貴更好蟹略。
在買賣房子時也很容易產(chǎn)生這種誤區(qū)登失。正確的做法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房屋裝修的很好,因此將來賣房子的時候挖炬,就認為自己房子的價格應該更貴揽浙。應該認識到,我們的品味很有可能只是我們的品味意敛,別人或許有不同看法馅巷,因此不會給房子帶來價格增值。裝修本身沒什么不對草姻,只要我們認識到這一點:裝修可能只是提高房子對我們而言的價值钓猬,對其他人而言未必如此。
第七個誤區(qū)是:我們很在乎公平性和費力程度碴倾。
著名的最后通牒實驗逗噩,就說明了人對于公平性的重視,很多時候是可以讓人做出損害自己的利益的決定的跌榔。
最后通牒實驗最簡單的版本是异雁,兩個人平白得到了100塊,然后由其中一個人進行分配僧须。如果理性地來看纲刀,即使分給另一個人1塊錢,他也會接受這個分配担平,因為反正是白給的示绊。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暂论,在少于一定數(shù)額時——實驗者發(fā)現(xiàn)在每個國家這個數(shù)額都不同面褐,分配都會被拒絕,因為另一個人認為不公平取胎。
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是展哭,在高峰期打車非常困難,這時候需要加價才能打到車闻蛀,當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匪傍,有的人就會認為,這不公平觉痛,因而拒絕再打車役衡,寧肯走回家⌒桨簦或者即使付了高價手蝎,此后也會有一段時間拒絕使用同一個打車軟件榕莺,因為認為這個公司做事不公平。
再比如柑船,平常一把傘只賣10塊帽撑,雨天商家賣20塊,你會選擇淋雨還是選擇多掏10塊鞍时?
行為心理學家給出的建議就是:“不要糾結(jié)某樣東西的價格是否公平亏拉,只需思考它對我們值不值∧嫖。”如果你覺得值及塘,那就痛快付錢,不要糾結(jié)于自己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對待锐极。
除了公平性之外笙僚,我們對某樣東西是否費了很多功夫的判斷,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灵再。
舉個例子肋层,你的車壞了,你把它開到修車鋪去翎迁,如果師傅費了半天勁才把車修好栋猖,你就認為自己的錢花得值;但是如果師傅很快就把車修好了汪榔,你可能認為蒲拉,原來這么簡單,憑什么要收我這么一大筆錢痴腌?
但是雌团,在修車人看來,“知識和經(jīng)驗是有價值的”士聪。修車人服務的價值锦援,“并非來自我們看到的時間與心力投入,而是來自他們一輩子發(fā)展自身專長所投入的時間和心力剥悟×樗拢”盡管看起來毫不費力,但是在背后他們可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懦胞,才達到這種境界替久。否則凉泄,為什么你不自己稍微學習下修理手冊躏尉,把自己的車給修了呢?
商界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后众。所以胀糜,有些廣告會強調(diào)颅拦,自己的產(chǎn)品,經(jīng)歷了多少能工巧匠教藻、多少道工序才做出來距帅;還有一些商家會把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流程給透明化了。因為括堤,可以通過透明化來表現(xiàn)自己多么費功夫碌秸。這些,都是為了讓用戶產(chǎn)生錢花得值的感覺悄窃。這個時候就要當心讥电,不要被表面上的費工夫給騙了。還是要看產(chǎn)品和服務轧抗,最后到底好不好恩敌,對自己有沒有價值。
第八個在花錢方面的誤區(qū)是:我們會相信語言文字和儀式的神奇力量横媚。
如果某樣東西消費的流程冗長纠炮、浮夸,我們大概就會為這個冗長浮夸的過程多付錢灯蝴,盡管這些描述恢口、過程和儀式可能并沒有給產(chǎn)品本身增添什么實際價值。
舉個例子绽乔,一瓶葡萄酒弧蝇,如果只是簡單的包裝,拿到辦公室用一次性紙杯喝折砸,我們可能不會覺得有多好喝看疗,也不會覺得值得為這瓶酒花多少錢。但是睦授,同樣是這瓶酒两芳,放到一個高級餐廳,配上餐廳的氣氛去枷、專屬的酒杯和服務生對這瓶酒釀造年份和方法的講解怖辆,價格就會貴上好幾倍。
當然了删顶,語言文字和儀式確實能夠改變我們體驗某項產(chǎn)品或服務的品質(zhì)竖螃。因此,如果你已經(jīng)花了錢逗余,那么就擁抱它們特咆,讓它們幫助你來增進體驗。你可以盡情去感受一瓶酒背后的歷史和匠心录粱。
第九個誤區(qū)是腻格,我們會把期望化為現(xiàn)實画拾。“期望為我們提供理由,使我們相信某個東西將是好的或者壞的菜职,美味的或者難吃的青抛,期望并沒有改變這個東西的本質(zhì),但是期望改變了我們的想法和體驗感受酬核∶哿恚”
因此,有時候其實我們是在為我們的“期望”花錢嫡意,而不是在為這個產(chǎn)品的本質(zhì)花錢蚕钦。如果想要改變這一點,就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現(xiàn)實分開鹅很,提醒自己嘶居,不要把期望當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