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有多少人曾在自我救贖這條路上艱難前行鹤树?
對于喜歡從書本中找答案的我喊积,認(rèn)為我所受的所有教育都是為了找尋自我。在凌晨一點半嫉称,我讀完了塔拉?韋斯特弗的《你當(dāng)像鳥飛往你的山》侦镇,對此的評價是:如果在大學(xué)時候讀到這本書,或許我也能改變很多東西织阅。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壳繁,其次是現(xiàn)在。我羨慕作者最后成為了劍橋的博士荔棉,對此書中沒有過多篇幅描寫闹炉,更心疼她走的這一路,真的非常不容易润樱,這和很多的勵志故事不一樣渣触,她所經(jīng)受的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一遍遍推翻自己壹若,又一遍遍重塑自己的精神折磨嗅钻,想象她半夜無意識地跑到街上大喊大叫,這是有多痛舌稀。明白事物的真相有時并未有多好啊犬,人就是這么矛盾。她得到了對這個世界壁查,對自己的真正認(rèn)識觉至,但也失去了她愛的家人,兩種相左的信念無法在同一狹窄空間存在睡腿,失去和獲得同樣重要语御。塔拉說:“你可以愛一個人峻贮,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应闯,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纤控。”她最后找到了讓自己平衡的方式碉纺,不再為二者發(fā)瘋船万,她把這些歸為:教育。
或許我們的童年不像她的那么離奇骨田,甚至要幸福很多耿导,最后也不像她那么有成就,但很多時候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态贤,有這么一句話:幸運(yùn)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舱呻,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不管如何悠汽,我們仿佛一直都在找答案箱吕。大多情況是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逼迫你按他們的信念生活,仿佛只有他們是對的柿冲。小的時候不自知茬高,后來外出讀書,一直覺得是個幸福的人假抄,直到回家鄉(xiāng)工作雅采,才發(fā)現(xiàn)家的另一面:父母經(jīng)常因為想法不同發(fā)生爭吵,曾經(jīng)我認(rèn)為很偉大的爸爸原來思想如此偏執(zhí)慨亲,我們家很孤獨婚瓜。常常會因為“愛他們”和“做自己”兩者困擾,有時真希望自己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刑棵,這樣是不是我會自在很多巴刻。我是孩子,但也是個獨立的生命個體蛉签,希望可以平等交流胡陪,而不是一堆必須和命令,也經(jīng)常令人感到很自卑碍舍。我想過逃避會不會讓生活更好些柠座,但想到自己的責(zé)任,我選擇留下用其他方式與自己和解片橡。這條自我救贖的路很長妈经,問題也不會因為改變減少,好在我選了一個喜歡的方式:讀書。也好在吹泡,有幾個愛我的人骤星,才能堅持。
想到父母曾經(jīng)有過某些遭遇爆哑,才會像如今這般洞难,便也覺得心疼。未來的我們也會成為不完美的父母揭朝,又影響新來到這世界上的生命队贱,只希望那時自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