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陪”才能培養(yǎng)好習慣
- 佳句
- 一個人灿里,首先是個自由的人凿叠,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 陪孩子寫作業(yè),不是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昆淡,而是在瓦解好習慣锰瘸,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 圓圓故事
- 圓圓剛上學時,學校給新生開家長會昂灵,提出家長應該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避凝,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yè)等要求。但我們每那樣做眨补,我們只是在最初幾天管削,當孩子對學校生活、寫作業(yè)這些事都還比較陌生時撑螺,在旁邊給予她一些指導和提醒含思。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yè),最多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yè)了含潘。這不是家長不作為饲做,而是意在培養(yǎng)他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yè)習慣
- 一天回家后,一直沒寫作業(yè)遏弱。先看動畫片盆均,飯后玩了一會玩具,然后有看書漱逸,又看會電視泪姨。到了該睡覺時,才想起來今天忘了寫作業(yè)饰抒,急得哭起來肮砾。作者和她爸其實早著急,但是一直裝著沒注意她的作業(yè)問題袋坑。這是才表現(xiàn)出微微的驚訝唇敞,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最后圓圓自己決定在客廳寫作業(yè)咒彤,把作業(yè)完成了。犯了幾次以后咒精,再也沒有忘記寫作業(yè)
- 作者認為镶柱,對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世,不要大驚小怪模叙,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他只是個“小時”歇拆,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范咨,他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故觅。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渠啊,不要責怪输吏,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替蛉,否則的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 在培養(yǎng)習慣的過程中贯溅,如果總是制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習慣躲查;如果經常讓孩子不自由干和內疚感它浅,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 前蘇聯(lián)家瑜伽蘇霍姆林斯基人文,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镣煮,那么他就回憶批判的態(tài)度看自己姐霍。正式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人士。沒有自我人士镊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胯府,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
- 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產生討債心理腌乡,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盟劫,就會說:我話那么多時間陪你培養(yǎng)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与纽!這樣的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
- “陪”與“不陪”不是形式上界定侣签,而是教育理念。有的家長忙著喝酒打麻將急迂,確實也沒時間每心思陪孩子影所,但是與文中說的“不陪”,是兩個概念
懲罰你僚碎,不讓你寫作業(yè)
- 佳句
- 成人在教育兒童時之所以屢屢采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猴娩,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勺阐,二是太相信自己卷中。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yè),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來變得不愛寫作業(yè)渊抽,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蟆豫,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yè)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懒闷。被罰寫作業(yè)十减,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 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
-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他處于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愤估,人文只有成年人去知道孩子該做那些事帮辟,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fā)展玩焰。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由驹。所以家長和老師在管理孩子時,一定要小心震捣,不要占到教育的對立面去荔棉。遇到沒意見具體的事情都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
- 想讓一個人喜歡和珍惜什么蒿赢,就不要在這方面給得太多太滿润樱,更不能以此為交換條件或懲罰手段,強行要求他接受羡棵,
- 他人案例
- 一位家長說她兒子忘了帶英語作業(yè)本壹若,被老師罰寫一百遍“我忘記待英語作業(yè)本是不對的”這句話。老師這樣做,已完全不是為了教育店展,僅僅是報復心理下的濫施淫威
- 北京某所小學养篓,要求孩子作業(yè)本不許有一個錯別字,如果出現(xiàn)油罐車錯別字赂蕴,不要這個字要寫一百遍柳弄,整個這一頁內容都要重寫一次。這種方法概说,他們早已忘了為什么要寫作業(yè)碧注,他們只是在為“不出錯”寫作業(yè)。孩子們剛剛進入學習的征途糖赔,就已經開始迷失學習的方向了
- 2007年4月25號萍丐,廣東增城某中學一名初一的學生,因為英語考試時說話放典,被老師罰抄單詞逝变,從第一課到第十四課,每個單詞罰抄10遍奋构,這個孩子當晚自殺
- 許多家長和教師壳影,一方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一方面又把“學習”當做暴力手段運用與對孩子的懲戒上弥臼。從本職上來說态贤,它只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一種施暴手段
- 圓圓案例
- 一年級時寫作業(yè)不認真,爸爸無意中瞥了一眼醋火,批判圓圓。圓圓激怒爸爸箱吕,爸爸把圓圓的作業(yè)本撕掉芥驳,要求她重寫。但是比之前寫的更差茬高,爸爸又撕掉兆旬。作者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如果你人文寫作業(yè)是件不好的事,從今天開始怎栽,就不用再寫作業(yè)了丽猬。”圓圓慌了神熏瞄,得以和圓圓繼續(xù)聊脚祟,解決問題
替孩子寫作業(yè)
- 佳句
- 替孩子寫作業(yè),不是家長幫孩子進行學習舞弊强饮,而是以理性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一些錯誤由桌,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生活的更快樂一些
- 圓圓案例
- 圓圓上小學后,作者對作業(yè)才去“不管”態(tài)度行您。但是一天圓圓對作業(yè)很不耐煩铭乾,原來每個生字要寫3行甚至5行。作者確認圓圓都會寫后娃循,幫圓圓寫生字炕檩。而且從那以后,經常替圓圓寫作業(yè)捌斧,寫那些由圓圓自己了做確定笛质。而且自從開始替圓圓寫作業(yè),她對寫作業(yè)這件事越來越坦然了骤星,心理上輕松了经瓷,反而更自覺。保護了學習興趣洞难,有了更多業(yè)余時間
- 孩子中小學階段舆吮,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流出自由安排的時間队贱,切不可讓寫作業(yè)色冀、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占滿柱嫌。正像空氣對于健康是必不可少的锋恬,自由時間對于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编丘,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与学,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學生的時間被各種功課塞得越滿嘉抓,給他留下供他思考雨學習直接有關東西的時間越少索守,那么他負擔過重、學業(yè)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抑片÷逊穑“自由時間”絕不可以拿來看電視上,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讀書敞斋、找小伙伴玩截汪,或者和家長一起跑步、打球植捎、下棋等
- 他人案例
- 一位家長衙解,孩子已上小學四年級,平時總是不喜歡寫作業(yè)焰枢,家長一方面覺得作業(yè)太多丢郊,另一方面有總擔心孩子學得不扎實盔沫,天天嚴格地檢查孩子作業(yè)。聽了作者故事枫匾,準備實施架诞。本來孩子非常高興,過了一會來考孩子干茉,結果還有兩個不會谴忧,又罰孩子寫10遍,孩子情緒非常抵觸角虫,結果還要繼續(xù)懲罰
- 一開始就缺乏誠意沾谓,與其說想幫助孩子,不如說知識想用這種方式試探孩子戳鹅,實施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別人的孩子那樣均驶,家長一改變,他就能跟上趟枫虏。本來替孩子寫作業(yè)是為了讓孩子擺脫不合理作業(yè)的役使之苦妇穴,到頭來卻又把作業(yè)變回“刑役”
不寫“暴力作業(yè)”
- 佳句
- 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隶债;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第一的文化腾它,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然若和缺乏獨創(chuàng)性
- 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yè),但暴力作業(yè)中含有的奴役死讹、敵意瞒滴、壓抑,會全面滴破壞兒童人格與意志的完成和健康
- 圓圓案例
- 數(shù)學老師突然要求默寫定理赞警,要求一字不差妓忍。結果全班覆沒。作者對圓圓說愧旦,寫一遍就行单默,因為已經理解和默寫正確了,把圓圓從為老師寫作業(yè)拉回到“學會”寫作業(yè)忘瓦。可是老師第二天因為遍數(shù)不夠引颈,要把整本書罰抄耕皮,作者通過餅干來說明作業(yè)多少才合適。
- 死記硬背壞處多蝙场,對學生智力和學習的傷害真是再怎么過都不為過凌停,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要求學生司機硬背的行為多有譴責。而且破壞了學生興趣
- 作者理解這位數(shù)學老師售滤,主觀上很想把數(shù)學教好罚拟,但由于文化底子淺台诗,使她在教學中力不從心。一個自身學習能力低下的人其實也不會教別人如何教學赐俗,另一方面骨子里很自卑拉队,經常有些很變態(tài)的做法。比如體罰學生阻逮,捏學生臉蛋粱快,連圓圓都被捏哭過,跟學校反應也沒用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 佳句
-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叔扼,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 不關注環(huán)境中的培養(yǎng)要素事哭,只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沓鈔票一樣沒來由瓜富,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 理論
- 培養(yǎng)孩子在學習上用功勤奮是必須的鳍咱,但用“刻苦”的言語和思路來要求孩子,則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轅北轍的事
- 提到“刻苦”或“吃苦”這一類學習態(tài)度与柑,我們習慣于欣賞它所表達的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谤辜,總是忽略它里面包含的哪個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作為成人仅胞,在考慮一個問題的因果關系時每辟,會為了結果忍受過程的痛苦。把這種經驗推廣到孩子身上干旧,要求他接受學習過程的苦渠欺,換取學習成績的甜-這樣的思路在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但它到了孩子那里椎眯,卻很容易變成一種不良暗示挠将。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感覺聯(lián)系到一起
- 杜威認為,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離到什么程度编整,活動的意義就減少到什么程度舔稀,并使活動成為一種苦工,一個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會逃避”
- 不刻苦的孩子好像忘記了學習這回事掌测,他們總是把時間消磨在看電視内贮、打游戲、踢球打電話等事上汞斧。這樣的情況夜郁,家長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簡單地把責任歸到孩子一個人頭上
- “刻苦”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粘勒,不會憑空產生竞端,它是在理性和興趣的土壤上生長的
- 作者認為,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庙睡,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事富,高中階段拼的才是勤奮
- 只要要用我們的眼神和行動告訴他技俐,學習是件“不苦的事”。至少讓他覺得這件事像睡覺吃飯一樣正常而必需
- 圓圓案例
- 圓圓上高中后统台,學習很累雕擂,表現(xiàn)出松懈。作者采取兩個辦法饺谬,找了高考狀元談經驗的資料捂刺,二是和她一起讀了《科學的故事》。高考結束后募寨,很多孩子仿佛一下子從地獄中鉆出來族展,圓圓奇怪自己怎么沒有這種感覺
- 他人案例
- 一個中學所在老師高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男孩所在的家長被邀請給在校家長們講自己如何培養(yǎng)孩子拔鹰。這位家長經驗就是“沒別的仪缸,就是逼著他用功”。黃安家長不善于捕捉細節(jié)列肢,沒發(fā)現(xiàn)自己行事的精髓恰画,往往只能按俗套談出一些表面的東西
- 經常看到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瓷马,藝術家如何廢寢忘食地工作和學習的故事拴还,這些故事經常當做“刻苦努力”的例子來激勵后人。平撑菲福看到的是他們在飲食起居上的“苦”片林,看不到他們身于喜愛的事情的“樂”
不考一百分
- 佳句
- 正因為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shù)
- 庸俗目標只能帶給孩子庸俗的刺激怀骤,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费封。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shù),會使孩子行程畸形的學習動機蒋伦,變得目光短淺弓摘,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痕届,影響考試成績
- 他人案例
- 小女孩興沖沖地對來接她的媽媽說“我數(shù)學考了98分韧献!”她媽媽聽到人家考了100分,臉上頓有不滿研叫,孩子原本興奮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 一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锤窑,孩子期末考試語文98,數(shù)學99蓝撇。我們一聽連連稱贊孩子真棒,媽媽倒也高興陈莽,愉快的白孩子一眼渤昌,嗔怪的說:“看你這臭顯擺虽抄,班里有好幾個孩子考雙百呢”
- 話語中的價值觀的就是100分才是好樣的,把學習變得急功近利独柑,不但讓孩子有虛榮心迈窟,還教唆孩子去嫉妒
- 把學習目標定位在滿分上的的得到滿分上,而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忌栅,態(tài)度车酣、方法、興趣索绪,以及對知識的真實把握狀態(tài)沒去關注湖员。學習動機上誤導孩子,對孩子考出滿分后的種種許諾瑞驱,看似和藹娘摔,實則粗暴,沒有多少激勵作用唤反,卻給孩子施加了很大壓力
- 精明的商人每逢期中凳寺、期末考試,他就個給兒子各科請來家庭教師彤侍,對兒子說“爸爸不怕花錢肠缨,只要能考出好成績就行”。不斷把學習目標定位在“考試”上盏阶,使孩子目光短淺晒奕;不斷地關注“名次”來擾亂孩子的學習動機;不斷地制造孩子的內疚感般哼,使孩子在心態(tài)上變得虛肝馔簟;不斷地用錢來輕薄知識蒸眠,讓孩子學會庸俗思維
- 理論
- 心理研究表明漾橙,學習上,成功共計國強或過弱都不好楞卡,一是對學習不利霜运;二是對保持不利。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蒋腮,如果在訓練中或賽場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淘捡、起跳、躍過橫桿池摧,而總是考慮場上觀眾如何看他
-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焦除,現(xiàn)代生活最突出的一個心理特征是,許多未實現(xiàn)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動作彤,已經越來越攛掇了目的的地位膘魄,而目的本身卻成為模糊的乌逐、非真實的存在
- 圓圓案例
- 作者和先生絕不因為孩子分數(shù)的高低興奮或失望,引導她踏實下來创葡,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浙踢。如果一張考卷85分,經由自己修改又作對了灿渴,那么就用鉛筆在原分數(shù)上寫上“94”洛波。讓圓圓認識到,只要去解決一個錯題骚露,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績蹬挤;如果把錯題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試的最終成績都會是100分
- 學習不是為了分數(shù)荸百,不是為了和別人比闻伶,而是為了自己學會
考好了不獎勵
- 佳句
- 把獎勵當做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够话。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蓝翰,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女嘲。這讓孩子總是懸浮在半空畜份,患得患失,虛榮浮躁欣尼,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騖爆雹、腳踏實地的狀態(tài)
- 圓圓案例
- 考好不獎勵,考壞不批判愕鼓。放假了帶她去買一件非常好的衣服钙态,但只是因為這衣服好看,絕不把她的考試成績和這件衣服聯(lián)系起來菇晃〔岬梗考試成績本身就是獎勵,父母合上成績冊時一句 談談的“很好”和嚴重的愉悅磺送,就已經足夠激勵孩子再接再厲了
- 他人案例
- 一位媽媽用考好了去游樂場驻子,名牌運動鞋,吃西餐估灿,甚至出國旅游崇呵。可每種辦法只能用一兩次馅袁,然后就沒效了域慷。其實只有一種辦法,就是物質刺激,區(qū)別只是獎品的不同
- 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犹褒,卻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
- 學習上變得功力
- 敗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
- 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
- 最好考試前什么都不說兄纺,也不對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當孩子那會第十二名這個成績時化漆,贊賞敵對孩子說:“不錯,都快進入前十名了”
- 一位家長用獎勵時間的方式钦奋,考試85分以上就可以上網玩游戲2小時座云,其實和獎勵物質一樣。把學習和玩游戲對立起來付材,那么愈發(fā)討厭學習朦拖。可以把上網變成一種任務厌衔,每玩一次掙10元錢璧帝,買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