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共享單車”的快速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但是共享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帶來一些需要研究的新問題憎瘸,其中一個問題跟財產(chǎn)權有關系。
為了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陈瘦,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概念幌甘。這里從兩個維度來討論分享經(jīng)濟的產(chǎn)權問題:私產(chǎn)和公產(chǎn)。一些資源是屬于個人的甘晤,屬于家庭的含潘,屬于某個團體的,其產(chǎn)權有排他性线婚;有一些公共物品是共用品遏弱,大家一起使用,其產(chǎn)權具有不排他性塞弊。
從法律上把非共用品和共用品放在一起會出現(xiàn)四類象限:第一類法律上和技術上都排他的物品漱逸。比如,我的手機別人不能用游沿,我不用的時候別人也不能用饰抒,因為有大量的私人信息在里頭。第二類法律上排他诀黍,技術上有可能不排他袋坑。比如,我的車我不開時眯勾,如果別人要用技術上是可以用的枣宫,這就有共享的可能性。第三類法律上不排他吃环,技術上排他也颤。比如,大學校園郁轻,大學是公辦大學翅娶,按道理說中國人都可以看,但是校園有一個容量好唯,必須限定參觀人數(shù)竭沫,這屬于技術上排他。第四類法律與技術都不排他骑篙。比如百度百科蜕提,無數(shù)人貢獻,不斷往里加內(nèi)容替蛉,所有人都可以分享贯溅,法律與技術都不排他拄氯。
我們討論共享經(jīng)濟財產(chǎn)權問題的時候要做區(qū)分,有兩類排他性:一類是基于歷史它浅、文化译柏、傳統(tǒng)的原因,法律上規(guī)定是誰的姐霍,但對其他人不具有排他性鄙麦;一類是物品本身使用和消費上是否排他。如果用這個四維空間來討論镊折,那么與共享經(jīng)濟有關的有兩個重點胯府。
第一個重點:第一象限的物品由于技術的變革變成第二象限。這是共享經(jīng)濟的特點恨胚。比如這部車骂因,以前的情況是別人不知道我什么時候不開車,我不開卻把它閑著赃泡,原因是想開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寒波。出現(xiàn)了可以轉化物品象限的信息技術后,這個技術知道我的車什么時候不開升熊,誰需要俄烁;同時依賴技術形成一個信用系統(tǒng),別人用這個車跟我一樣在乎它级野,等到我會議結束后我的車依然能回到這里页屠。利用這樣的不排他性來進行交換,是所有共享經(jīng)濟的重點蓖柔。當然辰企,如何從第一象限轉向第二象限,是共享經(jīng)濟討論得非常熱烈的事情渊抽。
第二個重點蟆豫,很多法律和技術上本來不排他的東西议忽,其實技術上是排他的懒闷。比如交通擁堵的問題,無論是滴滴栈幸、摩拜愤估,過了一個臨界點就變成了一個城市問題。如果共享太便宜速址、太方便玩焰,共享汽車會增加,自行車會增加芍锚,到一定臨界點后昔园,不排他的公共道路就會變成第三象限的東西蔓榄。很多公共政策的辯論焦點就遇到這個問題。
共享經(jīng)濟的難點是什么默刚?共享資源被從第四象限往第三象限推甥郑,這就是公共政策討論時面臨的困難。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