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通勤路
夏天來了从撼,三番五次“倒春寒”的杭州氣溫迅速攀升,“五一”過后啃奴,騎行上下班的機會也多了起來老厌。只要不下雨醋拧,早上我就騎“小紅車”穿村丹壕、過茶園痊焊,一路上坡下坡賞著每天都會有變化的風(fēng)景出門去。
這短短的一段“通勤路”刁愿,有緩沖帶滤钱,有限高桿叔遂,有亭子痊末,有人家盒件,有農(nóng)場舱禽,有茶園,路程也是曲折起伏——爬個短坡,到了一處高點立馬下坡再爬個稍長的坡片吊,只要爬上這第二條坡协屡,后面一路就都是下坡了,甚至連一下腳蹬都不用踩爷贫,痛快到你想來個“大撒把”漫萄,張開雙臂去擁抱風(fēng)盈匾,去做只鷹启昧。
當(dāng)然饼拍,只是想想而已,那茶園小路汽車還是不少的涵叮,安全為要京髓。在下長坡之前诬烹,我?guī)缀醵紩T慢點或者稍稍停頓看看四圍的遠山门粪、煙云酝锅、天空和茶園。陰天的日子璧尸,連山都看不見,霧蒙蒙灰撲撲的次企;大晴天時視野極好型诚,遠處連綿蒼翠的山看不到盡頭,近處的茶園總有忙碌的農(nóng)人在修整土地宇挫,裸露的紅土任斋,園間一棵一棵的樹,天空飛過的鳥,能讓人稍稍忽略燥熱的溫度构舟;還是最喜歡雨過后的早晨羔沙,清爽又帶著潤濕碟绑,氣味鮮冽否过,云霧聚散色彩變幻,陽光也沒那么直接,看那薄霧在山頭緩緩騰起,凝成大片的白涕俗,不過杠巡,傍晚雨后悶熱的天氣就沒那么妙了氢拥,氣壓低得快讓人透不上氣锨侯,還濕膩得很囚痴。
最開始深滚,兩道坡我都是爬不了的耳璧,騎多了才發(fā)覺,那坡并不算長蹬昌,而且皂贩,后半程的一路下坡簡直就是對爬坡后的獎賞明刷,剎著車閘飛馳而下,忽然上班路就結(jié)束了愚争,多么快樂挤聘。偶爾下班騎這條路组去,就是相反的體驗了从隆,大部分時間是在吭哧吭哧爬坡,晚霞的美寿烟,權(quán)當(dāng)是安慰了韧衣。
我總結(jié)了騎車上班的三大好處:省錢省時間鍛煉身體购桑,并沒去想——灰塵勃蜘、曬缭贡、有一定危險性這些劣勢辉懒,難得不下雨就可以騎車眶俩,珍惜吧快鱼。說到省錢抹竹,是因為“小紅車”算是杭州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窃判,交了押金,每次騎行一小時內(nèi)都是免費的询件,況且住處遠離市區(qū)雳殊,也沒有共享單車可以使用窗轩,不過“小紅車”有落鎖的樁子和固定還車點痢艺,必得尋到這些地方才能騎和還堤舒。
相對來說,它騎起來還是很方便的箕戳,車也一代代在升級陵吸,外出騎行壮虫,“小紅車”是不錯的選擇环础。
虎跑虎跑,一路飛跑
騎行虎跑路至少有三四次了徐伐,這條路太過好騎呵晨,風(fēng)光美麗還一路下坡熬尺,以至于有兩次騎出了共享單車范圍好遠還沒發(fā)覺粱哼,再酸爽地返回送車檩咱。
虎跑路北端分別連著楊公堤路和南山路刻蚯,同樣是兩條景色很好的路炊汹,嗐讨便,誰讓這些路都是處于西湖風(fēng)景區(qū)呢,路邊要么是兩排大樟樹伴找、水杉技矮,要么是湖光山色衰倦、寺廟塔樓旁理,看不完的景韧拒,人在畫中游,隨走隨停塑悼,閑散逛蕩厢蒜,簡直不要太舒服斑鸦。
跟朋友三三曾一起順著楊公堤路一直騎下來騎到虎跑路再到之江路宋城巷屿,楊公堤路有幾處拱橋嘱巾,騎到橋上的高處,正好能看湖景和落霞篙螟,經(jīng)過路邊的親水平臺遍略,再坐下來欣賞訓(xùn)練皮劃艇的運動員在余暉中奮力劃槳的豐姿墅冷,轉(zhuǎn)個彎就到了虎跑路或油,路上人車稠密顶岸,劃分出來的自行車道卻并不擁擠辖佣,仿佛是乘著小舟順流而下卷谈,騎著自行車一順就順過了動物園、順過了虎跑公園端逼、順過了錢塘江大橋顶滩,到了車流量大的之江路上礁鲁。
所以才會一順到底地騎啊騎仅醇,一點兒也不覺得累。第一次騎是不知道錢塘江大橋以西就出了某藍色共享單車的還車范圍粉洼,巴巴地得再往回騎到白塔公園還,第二次我自己騎行虎跑路准谚,就純粹是因為飛奔直下樂過頭完全忘記超出范圍這回事了柱衔,還是虎跑路太短了吧唆铐,根本沒騎夠啊奔滑。
虎跑這條路是串起西湖核心景區(qū)的必經(jīng)之路朋其,平日就堵梅猿,更不用說周末和節(jié)假日了袱蚓,還好休息的時間是避開周末的,不用擔(dān)心騎行過程磕磕絆絆走不通梭稚。如果要推薦硕勿,它在我心中還真是條必騎路線呢源武。
梅靈路粱栖,痛并快樂著
三天竺闹究、中天竺渣淤、上天竺价认,這個順序和方向用踩,一路向南,是上坡碎乃,上天竺法喜寺處在最高點梅誓,再繼續(xù)往南证九,就是一路下坡愧怜、過隧道拥坛、穿茶園猜惋、品梅塢、賞云棲竹徑缓窜、別致又清幽的梅靈南路了禾锤。
梅靈路北接靈隱路恩掷,可以通到靈隱寺黄娘,這一整條路上寺廟不少逼争,足以見得環(huán)境有多好誓焦。曾從別的地方騎行到靈隱罩阵,再到法喜寺,因為大部分是上坡歉备,路途有一點點艱難蕾羊,可一切都是值得的龟再,到了法喜寺利凑、梅靈隧道北口哀澈,就可以開始拽拽地割按,準備“起飛”了适荣。
隧道很長束凑,內(nèi)部兩側(cè)是隔開、加高的非機動車道废恋,僅能單人通行鱼鼓,一出隧道迄本,彎彎曲曲的道路兩邊是逼近的山嘉赎、山坳里和山坡上成片的茶園公条,一會兒左邊的茶園多靶橱、平地大关霸,一會兒又變成了右邊,峰回路轉(zhuǎn)杰扫,移步換景队寇,山有些陡,所以山上的茶園也很傾斜章姓,但你不論眼睛往哪兒看佳遣,滿目都是綠炭序,山,樹惭聂,茶,溪相恃,石辜纲,看到哪里,哪里就是一處美景拦耐,看著看著耕腾,就忘記了自行車是在小方石鋪成的窄長車道上跑著、屁股已經(jīng)被顛得有些痛了杀糯。
于是站起來騎車扫俺,反正也不用蹬,過了茶園是有名的梅家塢固翰,路兩邊茶室多狼纬,居民多,車也多骂际,倒不曾在那里停留過疗琉。便繼續(xù)騎,到了云棲竹徑歉铝,一邊是平整方正的大片茶地盈简,另一邊是看不到深處的修竹茂林,準備鎖車去玩太示,哎呦嘿柠贤,怎么又又又超出共享單車的范圍了——原來上天竺那里就是還車邊界了呀,這一路暢快騎行类缤,都是建立在“越界”的隱憂之上的啊臼勉。
多騎多跑幾次,費點事親身經(jīng)歷呀非,才能明白那莫測的范圍到底在哪坚俗,當(dāng)然镜盯,下次岸裙,這條路還是騎“小紅車”的好。
閑行北山街速缆,游蕩南山路
只騎行過一次北山街降允,這條路北邊是各式吃喝玩樂的場所,背靠寶石山艺糜,南邊直面西湖,道路又被臨時柵欄隔開人車分流揉忘,顯得較混亂擁擠米同,一路上建筑雖多,風(fēng)格各異尉剩,給我的感覺卻不突兀,如同它們本就跟山毅臊、樹理茎、湖并生共長的一般。
這一路故居管嬉、名店多皂林,是打卡的好地方,騎行的話蚯撩,車流熙攘础倍,得一直往前走到人少處才能停下來。北山街從最東頭的少年宮起胎挎,往西的一路上有不少民國時期的舊址沟启、別墅,還有曉風(fēng)書屋犹菇、新新飯店美浦,寺廟也多,西頭臨路的岳王廟氣勢恢弘项栏,大門朝路大開著浦辨,似乎門庭若市的樣子。一路上有岔道通往北邊的寶石山沼沈,它就是著名的寶石流霞景點流酬,山上有保俶塔、葛嶺列另、抱樸道院芽腾、棲霞嶺、紫云洞等等页衙,騎著車拐到小道上去摊滔,隨意地攀登不太高的山游玩一番,會遇見驚喜店乐。
南山路艰躺,恐怕是杭州景點最密集、最金貴的地段了眨八,從楊公堤向東腺兴、向北到“一公園”,有太子灣廉侧、花港觀魚页响、蘇堤篓足、凈慈寺、雷峰塔闰蚕、古清波門栈拖、柳浪聞鶯、錢王祠没陡、古涌金門等等等等美景辱魁,還有浙江美術(shù)館靜待其中,所以南山路雖寬闊幽靜诗鸭,又總是繁忙浮華的染簇。
游客行人,汽車公交强岸,有著五湖四海的斑駁聲色锻弓,跟著導(dǎo)游小旗子走的大隊人馬,一群群騎車的年輕學(xué)生蝌箍,招攬生意的大小店鋪青灼,公園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合影拍照孩童奔跑的一家老小……車流不息妓盲,人聲喧嚷杂拨,騎行在這條路上,自然的景悯衬、人造的景弹沽、人群的景,都值得觀賞筋粗,路兩邊高大的樹木是隨手拍出“杭州綠”的標志策橘,還好很少在周末和節(jié)日去玩,從美術(shù)館看展出來在南山路騎一騎車娜亿,已經(jīng)足夠愜意了丽已。
梵村村、九溪and大清谷
剛到杭州沒多久時买决,總被三三帶著到各種她亂跑亂玩發(fā)現(xiàn)的小眾“寶地”去溜達沛婴,梵村位于去往云棲竹徑、三天竺的南線上督赤,它初見就是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地方嘁灯,村口的路邊也有大片整齊的茶園,茶園與通行道路用絲網(wǎng)隔開够挂,有一側(cè)的絲網(wǎng)很高旁仿,不知是環(huán)衛(wèi)工還是工地上的人把洗過的制服外套甚至內(nèi)衣褲都高高地掛在網(wǎng)上晾曬藕夫,有飛機從天上飛過孽糖,幽碧的茶園枯冈,橙的藍的衣物,青綠的粗菱格網(wǎng)办悟,還有小紅車停在一旁尘奏,有一點安詳,還有一點荒誕病蛉。
往村里騎去炫加,一開始進的是一個開放式的小區(qū),樓層不高铺然,一棟一棟都是自建房的樣子俗孝,每一家都整潔精致,前庭后院魄健,栽花種樹赋铝,老人鄰里閑聊著,生活氣息很濃沽瘦,從小路往深處走革骨,路邊有竹叢,有破墻而出伸到路上長的大樹析恋,墻上釘?shù)你懪茖懼拌蟠宕濉钡淖謽恿颊埽幸稽c的土氣,透著十分的可愛助隧,像一個小朋友古靈精怪的名字筑凫,你好哇,梵村村并村。
往九溪煙樹去的那條路漏健,不是一條很好的騎行路線,進到景點處沒多久橘霎,路都成了石頭砂礫泥土方磚鋪的小路蔫浆,騎不了車子,那就往回走姐叁,遇到分岔小徑拐進去瓦盛,就會發(fā)現(xiàn)溪流疊瀑、青石板路外潜、斑駁生銹的鐵橋原环,還有茅亭、茶園处窥、山路錯落而成的景致嘱吗。騎著車能走的路很窄,不一會兒就到了盡頭,但那樣的小景也是挺特別的谒麦,一記俄讹。
有一次兩人從上城埭騎行到了大清谷,清谷路這個路绕德,如果不自駕患膛,往里去的區(qū)間公交是很難等的,只有騎車去耻蛇。清谷路看起來又寬又新踪蹬,大太陽曬著,路邊卻沒什么樹能遮陰臣咖,往谷里去是一路上緩坡跃捣,車少人少,路邊的房子透著股“壕”氣夺蛇,沒想到的是枝缔,這里也有茶園,順著路右的一條白水泥岔路一直蜿蜒進去蚊惯,越往里茶園越大片愿卸,只是山坡有點陡,被開發(fā)的區(qū)域有限截型。
清谷路的道路盡頭趴荸,不算密集的住家戶群落背后,也是靠山的茶園宦焦,住戶大都掛著售茶的牌子发钝,而大路兩邊還有特別之處——有好幾家大型戶外燒烤場所,音響大聲放著歌波闹,白煙一縷縷騰起酝豪,大人吃喝、孩子嬉戲的笑聲夾雜其中精堕,這些跟清雅的環(huán)境有些不協(xié)調(diào)孵淘,可誰又不喜歡在自然里開心地放松享樂呢?
騎士的旅行
小時候歹篓,我和妹妹在上小學(xué)低年級瘫证、還沒自行車高的時候,就學(xué)會了騎家里有橫梁的“大二八”庄撮,坐在座椅上夠不著腳蹬背捌,都是從橫梁下的大三角伸過去一條腿歪歪斜斜地騎,人小膽子大洞斯,摔個兩三次毡庆,一準兒能學(xué)會騎車,然后,就能跟小伙伴咵噠咵噠一起蹬著車在家附近野了么抗,再然后毅否,就是上下學(xué)偶爾騎騎車、大學(xué)時跟室友們很多次騎車出去玩的記憶了乖坠。
我第一次騎共享單車搀突,正是在杭州刀闷,2017年跟老三他們兩口一起出行時騎的熊泵,騎的是現(xiàn)在大概已經(jīng)退出市場的藍色的小鳴單車,之后回到鄭州甸昏,也會越來越多地騎共享單車顽分,那兩年很多品牌涌現(xiàn),大殺四方施蜜,又很快落得凄慘收場卒蘸,我爸交的“小黃車”押金,到現(xiàn)在也沒退還翻默。
騎車這件事缸沃,不能說是喜歡吧,至少我覺得是很自然很日常的修械,尤其到了杭州以后趾牧,看景、出行肯污、閑逛翘单,隨處都能找到車騎一騎,自己或是跟朋友一起騎過很多次蹦渣、去了很多地方哄芜。跨上車柬唯,快慢由你认臊,路線隨心,走走停停锄奢,怎樣都好美尸,最喜歡下緩坡轉(zhuǎn)彎的時候,慢慢地捏著閘斟薇,覺得到車輪和地面摩擦的鈍感师坎,兩側(cè)的環(huán)境一點點地變化、鋪展堪滨,由著兩個輪子和雙腳引著自個兒往前方去胯陋。
帶起的風(fēng)很輕,衣袂揚起,躬身上坡呼嘯下坡遏乔,抬頭看天看云义矛,遇到人叮鈴鈴扭響車鈴,仿佛一個少年盟萨,無憂無慮地飛馳在放學(xué)的路上凉翻,挾了一身的晚霞余光。那是暫時的飛揚與自由吧捻激,是假裝身騎白馬的騎士獨有的浪漫與瀟灑制轰,敬,這風(fēng)光無限的一場場都市騎行胞谭。
往期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