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醒來,第一時間把剩下的兩章讀完凰萨。原本一直以為這是本給孩子看的書继控,還真是太武斷了械馆。
看了以后的心情是有些激動的,這是一本太值得推薦看的書了武通,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霹崎,除非是你已經具備非常成熟的理財能力,但環(huán)顧身邊冶忱,能做到的太少尾菇。哪怕是有很高賺錢能力的人,也只是做到了第一部而已囚枪。
摘抄一段最后一章的原文:
我們推崇一種聰明的派诬、簡樸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链沼,寧愿購買一件一流產品默赂,也不要不停地買許多的二流產品。而且括勺,不要僅僅因為一件產品的外觀不再時髦而新產品正在流行缆八,就不斷追逐新鮮的東西。
生活質量不是由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堆砌而成的疾捍,而體現在一些別的方面奈辰,比如悠閑地享受一下生活,增進鄰里關系乱豆,表達感情或者從事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奖恰。
以上這段不是這本書前面大幅篇章所描述的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但卻可以是我們的終極生活目標咙鞍。
還有下面這段:
由于西方國家經濟條件優(yōu)越房官,使二戰(zhàn)之后出生的這代人和他們的下一代在物質生活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對于孩子們層出不窮的愿望续滋,大人們把迅速滿足他們的需要當作一劑速效鎮(zhèn)靜劑翰守。于是孩子們失去了在發(fā)展心理學中被稱作進取心和承受力的能力。被寵壞的孩子缺乏應對艱難時刻的心理準備疲酌。
這段描述幾乎就是我們的孩子所經歷的現狀蜡峰,孩子習慣了提要求,甚至不需要提朗恳,我們就已經迅速滿足他了湿颅。
就像我家兩歲半的娃現在的玩具已經多到我即使收起來一半,整個客廳還是被鋪滿的感覺粥诫。我只是隱約覺著不好油航,也開始限制再無休止給他買一些沒有意義和重復性的玩具,但看了本書以后怀浆,想到些更深層次的東西谊囚。
如同我小時候父親就帶著我和哥哥參與家中他“創(chuàng)業(yè)”的各種小項目怕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還特別喜歡跟著父親到處跑镰踏,父親也會分配些我們“工資”函筋,所以童年的印象里,我的零花錢相比其他孩子還是比較充足的奠伪,但可惜的是跌帐,我并沒有從小跟著學會一些管理金錢和合理支配的能力。
很多人覺得這些無需教給孩子绊率,或者自己本身也做不好谨敛,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對金錢的支配與管理即舌,背后隱藏的就是很大程度的自我管理佣盒,從事保險學習的時候挎袜,常聽到我的老師北京的顏丙祥先生說顽聂,保險就是應對人的貪婪、恐懼盯仪、隨性最好的工具紊搪。這是保險人眼里對財富管理的看法,一個家長的眼里全景,我很看重對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耀石,以及規(guī)劃未來、應對問題抗挫折的能力爸黄。
所以這兩天因為這本書也冒出來一些小靈感滞伟,想做圍繞孩子乃至整個家庭理財能力培養(yǎng)的系列活動,方案還在完善中炕贵。不知看過本書或即使沒看過本書梆奈,但想了解財商的朋友有什么好建議~盼交流